长阳毛竹产业发展探究

2015-05-30 12:58杨万富邓代钧汪燮��刘金波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毛竹产业发展探究

杨万富 邓代钧 汪燮 ��刘金波

摘要:为提升清江画廊“5A”级景区森林景观,寻求木材替代产业,为山区农民找准一条致富之路,对毛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资源条件等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深入探讨了该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毛竹;产业发展;探究

中图分类号:S7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6-0062-05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又名楠竹,属禾本科刚竹属,是我国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因其竹杆粗壮通直,竹材坚韧轻强,用途广泛,深受山区农民的喜爱。据长阳198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县散生的竹林面积为290 hm2,其中三分之一面积为毛竹,全部为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园。该县历史上曾多次号召发展竹产业,但由于产业定位不准,规划不严,单位投资少,管理粗放,最终没有形成规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为扭转这种局面,让毛竹产业直接服务长阳旅游和经济建设,长阳林业局组织了专题调研,为发展毛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长阳毛竹产业现状

近几来年,为寻找一条农民致富之路,发展木材替代产业,长阳在努力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以林业重点工程为契机,引进毛竹、雷竹等优良竹种,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部分农户获得了一定的收益。2012年以来,高家堰镇政府为打造 “丹水竹海”项目,组织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村干部、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先后8次考察湖南、江西、江苏、浙江、重庆以及湖北咸宁6省(市)全国竹产业主产区,搜集了大量典型材料,为毛竹产业发展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2013~2014年,高家堰镇为推进秀美乡村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利用林业重点项目的机遇,整合农、林、水、扶贫、畜牧等部门可利用资金,完成毛竹基地造林近667 hm2,“丹水竹海”初具规模。

高家堰镇毛竹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使“丹水竹海”成为全县竹产业发展的样板。目前,以清江隔河岩库区和清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清江国家森林公园和崩尖子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是直接维系和服务清江画廊5A级景区的两大品牌。自治县委刘新平副书记提出的《长阳清江库区生态治理(林业)规划》中发展毛竹、县人大田文大副主任在考察清江国家湿地公园后建议发展毛竹、县政协胡志明委员提出建设“清江竹海”的提案等,为长阳大力发展楠毛竹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发展毛竹产业的意义

毛竹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其产业链长,带动力强,产品绿色环保,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开发价值极高。随着木材资源的日益减少,加快毛竹产业发展,对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持续经营利用。毛竹生长快、成材早、周期短、间伐期短、产量高,造林要做到适地适竹,成林后每年进行抚育间伐,一次种植可以永续利用。竹子是地球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一般5~6年成林成材,只要做到科学合理经营,“砍不败”,就可实现可持续经营利用。

二是应用领域广泛。竹制品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是中国农村大部分家庭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近年来,我国竹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湖南、浙江等省份在竹产业的发展和竹工艺品开发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随着科技的进步,已开发竹系列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建筑、造纸、家具、医药、食品、纺织、旅游等行业。

三是产业低碳环保。毛竹速生,根系发达,水土保持能力强,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竹产品加工时原竹浑身是宝,提高原竹综合利用率,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四是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木材供给紧张,实行以竹代材、绿色消费已受到国际认同和重视,竹产品开发利用促进了竹产业的蓬勃兴起,竹制品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3长阳发展毛竹产业的有利条件

3.1自然条件适宜

3.1.1地貌条件

长阳属于鄂西山地地貌,地形破碎,高差起伏大,各种立地小环境类型多。主要分为亚高山、低山坡面与河谷坡面三类地形环境。根据毛竹生物学特性,结合长阳海拔高程、坡度、土层厚度、pH值、土壤肥力等指标综合分析,发展毛竹适宜选择海拔800 m以下的坡地、河谷和丘陵地带。

3.1.2气候条件

长阳气候条件可分为低山河谷热带温湿气候、低山湿润气候和亚高山温带气候三种气候类型,且呈立体式分布。低山河谷地区终年无雪无霜,热资源丰富;中山地区属温带气候,夏季不太热,冬季不太冷;高山地区为寒带气候,冬季寒冷,冰雪覆盖。毛竹栽培适宜选择低丘河谷区和中山温润潮湿地带,丰富的气候资源为毛竹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3.1.3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为低山黄壤土类、低山黄棕壤土类和亚高山棕壤土类等垂直地带性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分为厚土层、中土层与薄土层三个类型。毛竹适宜沙岩、页岩、石英岩、花岗岩等为母岩发育的厚、中层酸性土壤,长阳仅中土层以上的土壤面积就达到60 000 hm2。丰富的土壤资源,为毛竹基地建设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3.2国家强力支持

2010年11月国家林业局召开了“竹资源培育和产业发展座谈会”,将竹产业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并从环保、低碳、绿色、可持续的角度的赋予竹产业新的生命力和竹文化内涵。这是国家林业局20年来首次召开的竹产业专题会,对竹产业明确的进行了战略定位。2012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从强农、惠农、强企统筹考虑,使竹产业真正成为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产业[3]。

3.3栽培经验丰富

长阳毛竹栽培历史没有文字记载,从现有保存面积林分质量分析,结合走访调查,长阳毛竹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929年,已有86年栽培史,可谓历史悠久。全县11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均有毛竹分布,分别是龙舟坪镇刘家冲村和郑家榜村、隔河岩电站南山公园、资丘镇对舞溪村和万里城村、都正湾镇塘坊河村、渔峡口镇沿坪村、榔坪镇八角庙村、高家堰镇木桥溪村等。成片保存较好的有刘家冲村、南山公园、木桥溪村,其它均为零星分布。近几年,农户在开发竹、笋两用产品时得到了实惠,尝到了发展毛竹产业的甜头,也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种植经验。

3.4种苗基地健全

2013年,在高家堰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长阳小玉苗圃园和长阳金竹园苗木专业合作社率先在流溪村和青岩村租用耕地33 hm2,发展毛竹苗。该苗圃园和专业合作社重点围绕毛竹种子穴盘育种、容器育苗,以一年生实生苗出圃上山造林,开展试验和研究,截止目前,两家育苗单位已为高家堰镇 “丹水竹海”项目输送苗木62万株,现有留床苗30万株,达到了年可出圃合格苗100万株的能力。高家堰镇种苗基地的建立,实现了种苗生产市场化、专业化,为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和良种壮苗奠定了基础,也为毛竹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3.5技术力量雄厚

长阳林业管理站、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林科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是发展毛竹产业坚强后盾和保障。长阳现有林业技术人员114名,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38人,初级68人,完全可以胜任毛竹产业基地建设的专业技术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人力保障。

3.6土地资源富余

据长阳2014年可造林绿化面积普查统计,全县现有可供用于产业基地建设的宜林地面积19 3867 hm2,其中宜林地300 hm2、无立木林地4467 hm2、村庄成片绿化面积2 6667hm2、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8 200 hm2、可改造低产林面积6 8667 hm2,其它可造林地面积9066 hm2,分别占宜林地面积的15%、23%、138%、423%、354%、47%。丰富的宜林地资源,为毛竹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4存在的问题

从长阳现有毛竹保存面积和新发展的基地进行综合分析,长阳在毛竹产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4.1认识不足

长阳现有毛竹成熟林存量很少,发展方式主要靠农户分散式自由经营。通过调查发现,城镇周边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对开发竹笋有一定的兴趣,有的也获得了收益,偏远的农户根本没有认识到毛竹的经济价值,普遍思想落后,小农经济意识强,没有市场经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竹产业的发展。

4.2管理不当

长阳现有毛竹林普遍经营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的培管技术,任其自生自灭。从调查中发现,其一是有的毛竹林过度砍伐或挖竹笋,每公顷立竹不足1500株,产出率低,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效益。其二是在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经营措施,从不进行施肥、垦复和防虫治病,造成竹林林龄结构不合理,病虫蛀害严重,竹林整体质量差。其三是大部分农户从思想上根本没有将毛竹当一项收入来源,对自己经营的竹林爱护不够,存在轻培轻管和重伐重采行为,没有发挥毛竹应有的效益。

4.3机制不活

近几年,长阳成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百家,从事毛竹育苗生产和服务的只有2家。尽管高家堰镇新发展的毛竹基地近万亩,但依然还是沿袭村组干部发动、部门技术指导、农户各自为阵的发展老模式,没有推出如大户承包、联合建场、公司+基地+农户等新型集约化经营模式,这对毛竹的培管和产业的兴起极为不利,投资者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益。

4.4规划不严

一是在发展毛竹过程中没有进行本底资源调查,基本情况不清,对毛竹适生区域情况掌握不够,没有做到适地适竹,随意性强。二是没有制定长远目标和发展规划,各自为阵,一哄而上,重点区域不突出。三是没有落实抚育管护措施,缺乏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预案,成林成效差;四是产品加工和销售与市场脱节,网络和渠道不畅。

5毛竹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目前,长阳毛竹产业虽然还未形成支柱产业,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将会给毛竹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要想做大做强这个产业,就必须将这个产业提升到同农业、木本油料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当一项富民工程来抓。通过调查研究,为建好毛竹产业基地,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5.1精准定位,战略规划

目前,全国许多省份将毛竹产业作为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已形成了一种战略意识。长阳虽有“五个一”工程支撑,但低碳、环保、富民、可持续性产业后劲不足,因此,县委、县政府要树立超常规的发展思维,在毛竹产业上做足文章,确立毛竹产业发展优势地位。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要及时成立毛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县级领导抓毛竹产业,成立毛竹产业发展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毛竹产业发展办公室,有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具体负责,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毛竹产业发展要作为全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产业来打造,既符合长阳的资源条件定位,也符合山区农民致富的愿望,坚持建成示范林,起好步,开好头。二是制定考核与激励政策。县委、县政府要将毛竹产业发展业绩作为政府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并制定鼓励毛竹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励各级各部门积极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开发毛竹产业。三是加大资金与金融扶持力度。县委、县政府将毛竹产业发展融合到农业项目中,将有限的资金科学安排,最大限度为毛竹产业发展所用。长阳虽然可调度资金吃紧,但是没有政府资金垫底和引导,社会资本也难以注入。县委、县政府要做好毛竹产业与金融部门的桥梁与纽带,搞好银企对接,加强资金扶持力度。要积极推行林权抵押贷款途径,放活民间资本,鼓励多元化、多渠道经营模式,创优产业发展空间。四是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好的产业须有好的组织,单干、蛮干、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产业的绊脚石,因此,鼓励发展毛竹产业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建设,充分发挥组织的自律、责任、服务与创新等作用,提高个体适应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毛竹产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在毛竹产业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强农、惠农政策,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户放活林地经营权,推进毛竹集约化经营,鼓励推行大户和加工企业建基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基地,实行规模生产、集约经营,提高毛竹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加快毛竹产业基地建设步伐[3]。

5.2摸清本底,合理布局

为确保长阳毛竹产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进行精准调查,摸清家底,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全县毛竹产业总体规划。一是深入开展专业调查。对长阳现有毛竹种质资源分布、数量、质量、适应性、加工利用等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实事求是反映长阳毛竹实际,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要科学规划布局。在产业布局上,以清江库区、“三大通道”、沿头溪流域、丹水流域、榔坪河流域五大片区为重点,营造景观林,提升县域生态景观。三是科学制定发展目标。规划建设期为10年,即按“十三五”和“十四五”两个阶段进行规划,争取到2020年以五大片区为重点建成毛竹示范基地3 3333 hm2;2021~2025年五大片区为核心向周边及偏远地带辐射,最终形成5 3333 hm2高标准、高产出率的毛竹产业基地。

5.3强化管理,科学经营

长阳要将毛竹产业做大做强,一是要观念更新。林业生态建设中有条经典宣传标语叫做“山当田管,树当粮种”,发展毛竹产业要树立“竹当粮种”的经营理念。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不精耕细作就没有好的收获。因此,在发展毛竹产业时要视同种植农作物的态度,要摒弃粗放管理的传统习惯,接受科学的管理方法,优化生产管理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二是要落实主体责任。林业部门是毛竹产业发展的承办单位和职能部门,是每个务林人的职责所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既是部门职责,也是个人职责,产业建设过程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成以资源管理、森林公安、基层站(场)、木材检查站等综合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从源头强化对毛竹资源的管理。要坚持对现有毛竹林的限额采伐计划,严格用途管制,确保每年增量大于存量。在经营过程中,做好抚育管理环节,坚持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幼的原则,确保科学经营。

5.4精深加工,培育龙头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的丰富多样,塑料制品、木产品等逐渐取代竹产品,传统竹工艺制作者就业机会越来越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前,国际主流社会倡导环保、低碳、可持续经营利用,再次开辟了竹产品空间。长阳境内现有毛竹存量虽然很少,但城市服务行业、建筑等领域对竹材、竹制品的引进和消费需求逐渐加大,竹资源一直呈紧缺状态。发展毛竹产业,不仅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县域竹资源枯竭的需要,是恢复农村传统产业的一项惠民工程。为加强毛竹产业发展后劲,培育加工企业尤为重要。一是充分调动外来资金和县内民间资金,组建有一定生产规模、能够开拓市场、带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出现一大批从事毛竹加工、经营的专业村。二是改变粗放加工产品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率。要大力开发新产品,着力延伸产业链,引进配套加工业,在加工竹筷、竹帘和竹地板的基础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培养长远市场竞争力。三是在市场建设上下功夫,对重点企业要从技术上、资金上、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全力打造产业龙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培育壮大竹制品市场潜力。

5.5健全网络,拓展市场

一是逐步建立和培育竹产品

市场,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建立销售网络。要鼓励兴办毛竹加工龙头企业,以优惠的政策将外地客商请进来,扩大毛竹产品的市场份额。要大力拓展畅销渠道,积极培育销售队伍,建立广阔的营销网络。二是发挥毛竹产业组织作用。县乡两级都要成立毛竹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发挥组织功能,提高竹农适应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毛竹产业健康发展。三是营造毛竹景观林,助推旅游发展。要在清江库区、通道两旁,大力营造毛竹林,形成竹海景观,推出以竹风景、竹文化、竹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通过开发毛竹市场,做大做强毛竹产业,不仅可以发挥毛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还能让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国家增税,同时,能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长阳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5.6强化服务,科技兴竹

一是要大力转化科技成果,加大毛竹产业科研力度,重点围绕育苗、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等项目,组织科技人员重点研究,不断探索,积极开展毛竹栽培技术培训。同时,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加工企业对接,开展科技合作与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开发新产品。鼓励有条件的竹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科研课题,加大科研扶持力度,深度开发竹产品。二是要选择一些自然资源条件好、发展毛竹热情高的种植大户和能手,建立科技引领和示范区,推动毛竹产业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加大科技服务指导力度,培养村组技术骨干,推广毛竹丰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下册)[M].农业出版社,1978:852867.

[2] 中共绥宁县委,绥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毛竹产业发展的意见.2011, http://www.hnsn.gov.cn/display.asp?id=11860.

[3]刘光胜.国家林业局召开“竹资源培育和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情况介绍.20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078c80100mqnehtml.

(责任编辑:唐岚)

猜你喜欢
毛竹产业发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节骨草和毛竹苗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毛竹护笋养竹技术探讨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