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核桃产业发展阶段性问题及对策

2015-05-30 12:58李细牛肖小华孙文勇张琳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核桃产业调查问题

李细牛 肖小华 孙文勇 张琳

摘要:为了全面掌握十堰市核桃主要栽培区核桃基地建设、管理、生长、结果和病虫害发生现状。通过对十堰市核桃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核桃基地现状调查,深入分析了调查资料进行,对我市现阶段核桃产业发展现存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行业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桃产业;问题;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S7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6-0066-04

核桃Juglans regal原产东亚,是胡桃科核桃属多年生落叶乔木,素有“木本油料之王”的称号。我国核桃分布广泛,全国24个省市均有栽培,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核桃居世界四大干果之首,核桃仁富含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种壳是制造活性炭的优良原料,叶含没食子酸、反油酸、核桃甙、胡桃醌及高抗炎的多酚复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匀,密度、硬度、干缩及强度中,韧性高,弯曲性能良好,是珍贵家具和装修材料。

1十堰市核桃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核桃是十堰地区优良的乡土树种和传统的林特业种植品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核桃具有适应性较广,易栽培,不变异,抗性强等栽培特点,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单株产量可达40~50 kg/年,个别单株产量可达80~120 kg/年,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良经济林品种。目前全市已发展核桃基地面积超百万亩,各县市都发展有规模化核桃产业示范基地,技术支撑、种苗培育、栽培管理、加工销售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当前核桃规模栽培多被纳入退耕还林重点工程管理以及产业基地建设范畴,由各级政府给予扶持,能够达到重点工程造林的要求。各地采取如扶持大户、林地流转、建立股份公司和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探索出核桃经营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了核桃产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引进先进的栽培、管理和加工经营技术。与河北、河南、陕西等核桃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开展合作,开办技术服务分公司或签订技术协作协议,开展核桃栽培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倡导和发展全产业链经营,通过招商引资,扶持优惠,目前已组建了湖北强生园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房县古月香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湖北丰神林果有限公司、湖北五龙河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圣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专业核桃产业基地开发和加工贸易公司,在核桃种植、加工与贸易、食品类的产品开发、核桃精油与化妆品、有机肥制售及旅游休闲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

2调查方法与内容

2015年8月下旬至9月初,分别对全市核桃产区开展了秋季调查工作,重点对郧阳、郧西和丹江口市三地具有代表性的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和种植户,对11个乡镇19个调查点就基地建设、管理、生长、结果和病虫危害情况以及经营户的收益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为了摸清核桃种植产业存在的问题,探寻核桃产业发展的健康之路,服务区域核桃产业发展。

3核桃产业种植基地调研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核桃种植方面的一些问题逐步显现,一方面种植户对核桃种植的前景充满期待,把其作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和预期的差异心存疑虑。

3.1核桃种植户对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一些种植基地和种植户对发展核桃种植业很为重视,把核桃种植作为增加收入和致富的重要途径。郧阳南化镇青岩村、郧西香口乡董家坪村对核桃栽培立地条件把控严格,高标准建园,村委会也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核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上,农户积极配合,基地核桃树势强健。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朱家院村农户朱辉涛,2009年起自行发展核桃1067 hm2,几年来,全家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核桃种植上,今年核桃投产,预计收益3万元,虽然离年投入的6万余元费用支出差距较大,依然充满信心,计划下一步加强管理,开展配方施肥,完善病虫害防治工作,争取核桃种植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湖北林业科技第44卷

第6期李细牛,等:十堰市核桃产业发展阶段性问题及对策

3.2科学种植原则重视不够

核桃是多年生深根性喜光果树,土壤和气候条件对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日常生产管理及气候环境条件对经营效益影响显著。当前的产业由于缺乏对气候、地势、土壤、交通以及品种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和选择,常采用集中连片大规模高密度种植模式,对后续管理措施及可持续经营办法不多,加之对林业产业发展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造成局部区域产业效益较差。经多年观察,本地区不同年份的气候波动常造成授粉不良或病虫害异常发生,不能保障核桃栽培获得持续产量和收益。从调查情况看,今年核桃授粉和早期座果情况良好,由于夏季雨水较多,后期病虫害发生异常严重,落果(黑皮:多由黑斑病、炭疽病和核桃举翅蛾[3]为害造成)现象普遍。郧阳丰神林果有限公司20 hm2示范基地,树势良好,管理规范,后期落果依然严重,黑皮超过30 %,每公顷产600 kg左右,收益不抵投入。郧西县安家镇神雾岭村2006年建设的10667 hm2核桃基单株落果率超过70 %,该村还组织了核桃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进行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管理,管理较好的地块亩产大约15 kg。郧阳南化镇关帝村、青岩村核桃基地几乎绝收。郧西上津镇刘家窝、香口乡董家坪基地树势良好,因大量落果亩产普遍不超过10kg。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石鼓镇千亩样板示范基地,树形树势优良,管理规范,由于近年黑斑病发生严重,虽然采取多种方法防治,但效果仍不理想,相对于管理上的巨大投入,受益几乎为零。

3.3种苗体系有待加强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种良种推广嫁接苗栽培,目前引种的品种超过30个,大多数没进行区域栽培试验而直接用于生产,忽视了所谓良种的区域性和适生条件,各自为政、盲目引种现象普遍,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品种建设体系。过分追求早实薄壳,而忽略了早实核桃容易早衰,要求较高管理水平的缺陷。且由于把关不严,早期引进的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实生苗栽培现象大量存在,后期嫁接措施不能跟上,导致一些地方早期栽植核桃不结果或结果少,效益低下。近几年各地由政府部门组织对重点基地进行高接换优,由于改造成本较高(每株综合改造成本20元左右),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个人改造由于投入产出比和比较效益,除了政府部门扶持的示范大户,普通农户对高接换优投入积极性不高。近几年重点推广的清香核桃,在本地区受黑斑病影响也很严重,成为造成核桃减产的首要因素之一。

本地散生核桃与引进品种连片栽植的核桃表现出明显反差。本地品种多在“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和“五边”(田边、地边、坎边、沟边、林边)实生苗分散栽植,多为散生和小面积种植,虽缺乏管理,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虫害较多,但病害相对较少,一般可获丰产丰收。如郧西县湖北口有数百株本地核桃实生群里,树龄一般30~70年,今年座果较好,由于缺乏管理,今年举翅蛾发生严重,黑皮、落果在30 %左右,株产仍大多在10~40 kg,部分大树甚至高达50 kg,农户单核桃一项收入就可达数千元,最高可达两万元。这里海拔较高,花期低温常影响座果,加上大小年因素,年度结果稳定性较差。同为湖北口的2006年统一营造的333 hm2核桃基地,引进品种为辽核,今年同样落果严重,预计亩产不到5 kg,2010年挂果至今,收益一直不理想,农户目前以套种其他作物为收益来源。丹江口市凉水河镇农户约20年前开始在房前屋后、路边地边种植本地种实生核桃,一般5年挂果,6~8年见收,多年来大多农户年核桃收益数千元,比较稳定,今年结果良好,落果10 %以内,2005年栽植树单株产量普遍10 kg左右。竹溪县某国有林场,从海拔1 000~1 300 m间,在农户房前屋后,分布1 200余株40~60年实生核桃树,几乎没有任何管理措施,如今仍枝繁叶茂,病虫害危害较轻,年年结果,核桃仁色泽乳白,醇厚香糯,味道好,品质优。除遇到极端天气年份,每年为农户带来户平至少1 000元收入。另外,竹山县柳林乡,房县上龛乡、九道乡均是十堰市本地核桃传统乡镇,有很丰富的核桃遗传种质资源。十堰各地原生核桃多为多年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品种,以实生苗栽植,散生为主,对病虫害和不良气候抗性较强,为开展核桃良种选育提供了优质的种质资源。

3.4忽视科学经营观念,重栽轻管现象严重

对科学经营观念把握不够,在推动产业建设的过程中,有时过于重视规模效益,对小生境的适应性、合理密植原则、后续管理措施、可持续经营等方面不够注重,忽视了生产管理对经营效益的重要性,重栽轻管现象严重。生产者的传统观念浓重,靠天吃饭的现象普遍,体现在粗放的土水肥管理、不科学的整形修剪、普遍发生的病虫害以及采摘过早或方法不当等方面。

一是产业基地设计密度普遍过大,早期栽植一般亩植60株,后期在30株左右。由于核桃生长快,树体高大,靠整形修剪控制密度难度极大,树冠郁闭度过大不仅影响花芽分化和核桃授粉,加重病虫为害,并且加大管理难度和成本。郧西县神雾岭村2006年建设的千余亩核桃基地,10年进入盛果期,管理较好的一般亩产能达到50 kg,后因密度过大进行重剪整形,基本无效,核桃产量反而下降,近几年一般亩产在10 kg左右,农户认为砍树可惜,不愿降低密度。核桃每亩植种植密度应保持在10~15株,并尽可能靠近“四旁”、“五边”发展,鼓励间作套种,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经营收益,提高比较效益,增强经营者积极性。

二是经营收益、投入产出比与预期有差距,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经营能力和经济能力的大多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农民虽然顺应政府引导投入核桃种植,但大多作为副业经营,资金和劳力投入积极性不高。大部栽培区都存在重造轻管现象,农户管理意识淡薄,不愿意投入抓管理,有的农户在栽植核桃树时选址不当和没有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导致少数地块出现积水、土壤板结、生长不良的现象;有的农户没有接受技术人员的指导,轻视核桃栽植的科学性,在栽植核桃苗时未按照科学方法在职,导致核桃树生长不良,形成小老树甚至死亡;在核桃病虫害防治上未进行连续的、系统的防治,导致有部分基地核桃枝枯病、黑斑病严重,而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还有的农户核桃树种下去基本放任生长,不进行施肥、不进行除草、不进行抹芽,不进行修剪整型,不防虫、不治病任其生长,造成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挂果率低、座果率低、空苞率高,核桃产量低。各地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资金、技术等各种途径扶持经营大户(公司)和重点基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期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由于短期内效益不突出,难以达到预期的示范效应。郧阳南化塘镇谢家沟村核桃种植大户谢晖,个人经济实力较强,1999年投资百万开发山场,自陕西引种辽核等品种,种植核桃20 hm2,现有核桃成林1667 hm2约6 000株,2005年即挂果投产,年管理费投入十余万元,好的年份亩产达40 kg,差的年份不到20 kg,半数年份入不敷出,投入产出极不均衡,靠种植黄姜及其它收入填补发展核桃的亏空。

3.5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

由于本地没有专业核桃栽培技术研究机构,核桃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起步较晚,自身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在核桃发展过程中,多依赖传统种植区的专家和技术服务机构,包括陕西、河南及河北等地区,他们确实帮助取得了育苗、嫁接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当地的品种和管理技术,但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引进的品种多属当地良种,一些品种对本区域环境的不适应性问题逐步体现。各地的管理技术因气候环境等因素各有差异,在本地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郧西县包括香口董家坪村等多个基地和陕西的一些专业化公司进行技术管理的合作,但多数由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中途中断合作。霖煜农业公司应用河北母公司的管理技术在本地开展核桃技术服务,以推广清香为主,然而清香品种在十堰黑斑病的易感性比河北要强很多,且目前并没有有效的防治办法。推广的配方施肥措施年亩投入持续超千元,也难以大面积应用。

4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要重视本地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工作

近年来,我市从各种渠道引进了很多核桃品种,其中有些品种来源不明,也未经引种试验就直接大规模应用于基地建设中,这种情况其实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即使通过正规渠道引进的优良品种,经过几年的试种对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抗性问题,早衰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将逐步暴露出来。对经济林品种而言,由于生产周期长,不可预见性因素多,最好的核桃品种应该是当地的乡土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已经适应了本地的气候等环境因素。因此应重视本地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大力提倡发展本地优良品种。争取在未来3~10年期间在本地核桃实生种群中选育出2~4个省优良种,积极开展科学试验,探索适合本地环境的核桃栽培模式和技术。对我市核桃栽培区域进行详细区划,从品种、栽培模式、栽培技术等方面入手,探索适合我市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小气候、不同立地类型的核桃产业发展模式。

4.2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目前全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大户种植效益明显高于散户种植,同时大户种植规模效益明显、栽培管理水平明显高于散户种植水平。一是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起点高、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核桃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加粗产业链,带动核桃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发展。二是壮大专业合作组织。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组建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努力营造合作社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发展的格局,提高核桃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加强核桃品牌建设。充分发挥核桃品种优势,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办法,并积极申报品牌专利权,完成产品的注册登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四是基地规模建设与农户房前屋后分散种植相结合。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坎地边空闲地、土层肥沃地块,以核桃本地优良品种为主,栽植实生苗,虽然可能结果晚,但实生核桃树寿命长,管理简便,可以保证至少30~40年收益期。

4.3要充分发挥核桃科研及推广机构的作用

十堰市要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强力支撑,建议以十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基础,设立十堰市核桃研究所,以充分发挥各级核桃科研及推广机构的作用,同时可借鉴其他省市产业发展模式,组建成立我市核桃产业创新团队,团队人员应涵盖林业技术、森防、区域经济等方面专业化人才,主要针对我市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可行性措施,为十堰市核桃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4]。

参考文献

[1]高海生,朱凤妹,李润丰.我国核桃加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经济林研究,2008,26(3):119126.

[2]杨武松,胡孙杰,桑子阳,等.五峰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5,(4):6971.

[3]张炳炎.核桃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4]李细牛,张琳,孙文勇.十堰市核桃产业基地秋季调查报告[R].十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15.

(责任编辑:唐 岚)

猜你喜欢
核桃产业调查问题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水竹乡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病虫害防治在福贡县核桃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