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油用牡丹丰产栽培技术

2015-05-30 12:58鲁丛平杨彦伶陈慧玲��柯尊发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凤丹间作牡丹

鲁丛平 杨彦伶 陈慧玲 ��柯尊发

‘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是芍药属牡丹组中结实率高,且种子含油率高,适宜作油料作物栽培的种类。其根系发达,粗根为肉质根,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并有一定的保墒能力,喜肥、喜钙,忌重茬,对湿热气候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近年来,‘凤丹牡丹在我国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都有栽培,性状表现良好。

1选址

油用‘凤丹牡丹栽培地选择是丰产栽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其高产、稳产。‘凤丹牡丹的栽培地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地块,土质以沙质壤土为佳,质地粘重的地块和重茬的地块不宜栽植,土壤pH值以55~80较适宜。

2土壤处理

2.1除草

采用人工方式或除草剂等药物对杂草较多的地块在夏秋之交,草籽尚未成熟前予以根除。除草剂一般使用1次即可,局部杂草严重或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地块可酌情使用两次。

2.2深翻施肥

栽植前需提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施肥,宜晴天进行,翻地前施腐熟的有机肥800~1 500kg/6667 m2,40~50 kg复合肥做底肥,同时配合土壤杀虫、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耕作深度30~50 cm。

2.3整地作畦

苗木定植前,将处理好的土地浅耕耙细整平,作高畦,畦宽以120~150 cm为适宜,畦面做成弧形利排水,畦沟深40 cm、宽50 cm。

3苗木选择与处理

3.1苗木选择

为尽早开花结实,选择3 a生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无损伤苗定植为宜。

3.2苗木处理

栽植前将种苗剪去病残根、过长(超过20 cm)根,按50~100株/把捆扎好,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全株浸泡10~15 min消毒,捞出沥干后备用。

4苗木种植

4.1种植时间

为促新根生长及保证苗木的种植成活率,油用‘凤丹牡丹的栽植时间以9月下旬~11月中旬为宜。

4.2种植密度

根据土地实际情况,株行距可以选择30 cm×70 cm,或者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80~100 cm,窄行40 cm,株距30~40 cm。初植密度3 000株/6667 m2,后期可随苗木长势进行间伐,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空间,定植密度不超过2 000株/6667 m2为宜。

4.3种植方法

挖30 cm深的种植穴,将苗木放入穴内并保持根系舒展;穴内添土后将苗木轻轻上提,使根茎部低于地面2 cm左右,然后踏实封土。也可使用专用栽植器或锨插地面,开宽8 cm,深约30 cm的缝隙,然后放入‘凤丹牡丹的幼苗,定植时苗木应栽直。

5间作套种

在‘凤丹牡丹进入盛果期前,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土地前期经济效益,可进行田间间作套种。

5.1间作原则

间作应避开高杆和匍匐型作物,如玉米、瓜类等,以直立的矮杆作物为最好,其次尽量选择病虫害较少、生长特性较近的作物,另外所选间作物旺盛生长期应尽量避开牡丹的旺盛生长期,以便合理调配它们之间的营养时空关系。

5.2间作模式与方法

目前‘凤丹牡丹可供选用的间作模式有以下4种:一是与1 a生中草药如丹参、板蓝根、知母、天南星等间作,二是与如油菜、菠菜、大蒜、洋葱等蔬菜间作套种,三是与豆类、芝麻等粮油作物间作,四是与如紫薇、紫叶李等绿化苗木间作套种。

间作药材、蔬菜、粮油作物等可采取撒播方式,间作绿化苗木可采取条播方式,行距5~10 cm,播种1~2行,最多3行,同时应逐年减少播种行数。无论采用哪种播种方式,间作带与牡丹苗木之间均须保证留有30 cm的空间,以保证凤丹苗木正常生长。

在进行田间综合管理及收获时,应选择对‘凤丹牡丹无害的药剂、肥料种类,少用或不用除草剂,尤其不能伤到‘凤丹的根、茎及嫩芽。

6田间管理

6.1中耕除草

‘凤丹牡丹的生长期内,树冠尚未郁闭,杂草易于滋生,要经常灭除杂草,松土保墒。除草以“锄早、锄小、锄了”为原则。

6.2肥水管理

‘凤丹牡丹喜肥。合理施肥,不断培肥地力,是丰产栽培的基础。栽后第二年开始追肥,第一次在春分前后,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40~50 kg/6667 m2;第二次在入冬前,每6667 m2施150~200 kg饼肥加40~50 kg复合肥。第三年开始可施肥三次。开花前15~20 d内喷1次叶面肥,开花后15~20 d内施1次复合肥。采籽后,8月施用1次有机肥和复合肥,一般每次施肥复合肥40~50 kg/6667 m2,有机肥100~200 kg。油用牡丹耐旱,但大田过于干旱时应适当补充水分。最忌根部积水,雨季来临时要注意及时清沟排水。

6.3病虫害防治

‘凤丹牡丹对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综合防治,以防为主的原则。

(1)病害防治。‘凤丹牡丹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褐斑病、灰霉病、叶斑病等。根腐病是‘凤丹牡丹的主要病害。发病部位在根部,病重植株老根腐烂,新根不生,地上部分叶黄、萎凋。枝条细弱,发芽迟,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根腐病首先要选择好‘凤丹牡丹的栽培地,不在土质粘重、地势低洼、不易排水的地块种植,不重茬种植。消灭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等),对发现的病株要挖出深埋,并在种植穴内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结合阳光进行土壤消毒。或采用福美砷、腐必治或者多福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处理。灰霉病、褐斑病、叶斑病都是因阴雨潮湿、通风不畅等原因引起的叶片真菌病害,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液与叶面施肥混合,在发病初期或雨季多发病季节进行预防或防治。每7天1次,3~4次为一个防治期。

(2)虫害防治。种植‘凤丹牡丹的地块常有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为害,可采取辛硫磷乳油或甲基异柳磷灌根处理防治,或用乐斯本乳油或辛硫磷乳油拌入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麦麸、豆粕等制作毒饵,傍晚均匀撒施诱杀。蛴螬危害严重时,可设置诱杀其成虫金龟子的灯具设施。

6.4整形修剪

(1)平茬。平茬可增强牡丹树势,促进分枝,是一种极为简单有效的修剪技术手段。2 a生幼苗宜在定植1 a后平茬。使用3 a生苗定植时,可于栽植前在颈上部3cm左右将上部茎干剪除,经消毒处理后栽植。

(2)修剪。‘凤丹牡丹定植后2~3年内培养主枝,每株选留3~4个主枝,在主枝上逐年增加侧枝。成型后的株丛每株花枝数视生长空间保持在12~15个,形成适度开张且较为牢固的丰产树形。

每年秋季落叶后,进行1次全面修剪。剪去开花结实后退缩的枯枝,过密枝。注意通过上位芽的选留。调整枝条开张角度及分布空间,使树冠圆满,通风透光,同时防止结果部位迅速外移。落叶及剪下的枝条应及时清出,集中焚烧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害发生。

7种子采收

‘凤丹牡丹的果实一般在7月下旬成熟。当蓇突果呈蟹黄色且顶端果皮微裂时则应及时采收。此时,种子内干物质积累及脂肪酸含量均已达到最高值。采收过晚,果皮沿腹缝线开裂,种子会自行散落。采下的果实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0 cm,并要经常翻动,促进果皮开裂,爆出种子。不能开裂的果实可以使用剥壳机。种子脱出后,继续摊晒到水分12%左右时即可收藏或运往加工厂加工。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凤丹间作牡丹
凤丹形态及其生理特性的季节动态研究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三不够”牡丹节
不同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特征及凤丹光合特性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凤丹籽油对小鼠H22肿瘤的抑制作用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