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

2015-05-30 18:36戴叶花贺棋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

戴叶花 贺棋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本科护理学生90人设为对照组,2013级本科护理学生86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以工具(挂图、模型及光盘)为核心综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理学生充分认可以实践教学模式。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但体现了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更充分展示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并且还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护理教育;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19-02

基础护理学教学内容非常琐碎,它涉及的范围不仅有医学,而且还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与临床联系密切,教学难度较大,不易掌握,怎样才能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在此浅谈一下探索体会。

1对象与方法

选择我校2012、2013级护理本科生为教学对象,2012级为对照组90人,2013级为实验组86人。年龄18-20周岁,平均年龄19.12岁,2012男生8人,2013男生7人,2组男女比例X2=0.027,P=0.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深入临床,收集资料

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到医院实践一段时间,不仅要进行护理实践,还要在医疗实践,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熟悉护理操作规程及护理术语等,熟悉临床护理新技术,有利于教学,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典型临床病例,为课堂教学积累有用的临床资料。

1.2备好课,写好教案是提高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

为了搞好基础护理学教学,教师要做到的是刻苦钻研,认真备课。首先,要熟悉和掌握教材,熟悉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努力把教材的精神内化为教师的教学思路。年轻教师更容易在集体备课中把握住某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其次,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内容还要备学生。教师只有明确所教学生知识水平,才能设计出一套相适宜的互动方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再次,写好教案。教师只有详细、认真地设计书写了教案,才能克服上课时的主观随意性,不至于跑题,而且还可以提前演练即将上课的有关内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2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动之以情,善于利用无声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传达信息,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努力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情感充沛,精神饱满,要善于用眼神、姿态、面孔来表达自己思想,这样才能具有感染力。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信息总量效果=7%(文字)+38%(音调)+55%(表情),无声语言,尤其是情感对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该敢和学生对视,严肃中有温情,教师可以针对扰乱课堂纪律、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分别投以批评和赞扬的眼神,这种作用是任何形式也不能替代的。“无声胜有声”,无声语言不仅能替代有声语言,而且能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表达的效果,美化教师形象,充分反映教师的气质和人格。

2.2灵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要想做到“得法”却是比较困难。教学方法的选择设计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

首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课堂教学中,本人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鉴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中,为了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动脑子的习惯,本人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既然他们没有勇气也不习惯率先提出问题向老师“发难”,那么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仔细听课,随着教学内容的讲述引导学生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2.3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物质文明的提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教育手段上要加以革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现行的教育要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放录像的方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增强他们学习基础护理学的兴趣。

2.4增强课堂表达和调控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一堂课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和较强的表达能力,那么就会更加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样,教师不要将舞台局限于讲台,在讲课过程中要走进同学,利用无声语言与学生交流,加强互动效果。

其次,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教师本人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及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本人不局限于讲授知识,还经常给学生讲述一些临床见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尊敬学生的个性,对学生采取表扬鼓励为主,批評得道,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也营造了相对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4强化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要很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计划,本人在即将结束课程时经常加上必要的反馈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课本人都留出一定的时间,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重点提出几个需要掌握的问题,当堂掌握;还会让同学做练习,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儿课护理学的知识树。结束本节课之前本人还会提一些问题,让同学下课后通过预习下次课的内容自己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下节课课堂教学效果作铺垫。

3结果

2组护生2个月后收集他们的期中考试成绩,成绩≥60分为及格,≥70分为达标,≥80分为优秀。2012级为对照组90人,不及格2(22.22%)人,60-70分59(65.56%)人,70-80分18(20.00%)人,≥80分11(11.22%)人,2013级为实验组86人,不及格0(0.00%)人,60-70分42(44.67%)人,70-80分26(28.89%)人,≥80分18(20.00%)人,两组比较,X2=6.499,P=0.011。

4讨论

4.1培养护理学生的沉静力是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

现代媒体的发展可以在网络上方便快捷地获得知识,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浮躁,不愿意反复做某一件事,这样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沉静力。而沉静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沉静力让他们对于高深的知识反复练习,正如中国古代所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同时沉静力的培养还要多吃偏碱性食品比如蔬菜水果和中性食品比如谷类,少吃偏酸性食品,比如肉制品,这样可以保持体内的偏碱性环境,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提高记忆力和思维力。

4.2 懂得放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基础护理学越来越多的名词,概念,护理理念,有些甚至是外来理论,使得年龄较小的护理学生,由于思维各个方面发展尚不成熟,难以理解和记忆,或者随记随忘。这样告诉护理学生可以把自己十分难以理解的内容放一放,等到不久的将来就會知道,比如一个干涸的湖面停泊一艘大船,船越大需要的漂浮的浮力越大,这就需要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每天悄悄地问自己:“我确定是在努力学习而不是在玩耍?”久之,我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足以载动我们的大船(难题)。

4.3因材施教

有些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可以过目不忘,而另外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这一个方面可能是先天因素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兴趣爱好。到大学里这些智力能力已基本定型。教育他们充分发扬优势,弥补劣势,对于机械记忆能力较强的学生,教他们在记忆的基础上逐步涉及一些逻辑问题;而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同学教育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此时的情绪智商可以大大提高,俗话说:“六月天,小孩脸”,青少年仍然处于情绪的波动期,而平静的心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教他们提高情商,心情平静,学会待人接物,给他们推荐优秀的古今中外的文化和人文社科书目,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热爱探索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孙丽梅. 如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OL]. 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8-07-01.

[2] 孙宇.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J]. 中国教师, 2009, (S2): 185.

[3] 付先丽. 护理教学改革中的人文渗透[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1, 26(06): 62-64.

[4] 李静, 姜安丽, 沈宁. 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5] 张红, 崔广智, 董淑云.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民办本科院校护理教育模式改革[J]. 新课程(中学), 2014, (09): 325-326.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研究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