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干予效果评价

2015-05-30 18:36蒲永红秦从喜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蒲永红 秦从喜

摘要:目的:对幼儿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市某幼儿园2012年5月-2014年10月间66例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幼儿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儿不予处理,对两组患儿实验后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幼儿口腔卫生评价良好的15例,尚可11例,有效率为78.8%;对照组幼儿口腔卫生评价良好的5例,尚可7例,有效率为36.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幼儿刷牙正确率为75.8%;对照组幼儿刷牙正确率为21.2%,两组幼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腔保健能够改善幼儿口腔状况,提升幼儿口腔卫生。

关键词:幼儿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口腔卫生

【中图分类号】R3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1-01

幼儿牙齿尚在生长发育阶段,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幼儿龋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幼儿口腔保健工作迫在眉睫,幼儿在学龄前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降低幼儿龋齿的发生率。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10月间对幼儿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某幼儿园2012年5月-2014年10月间66例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幼儿分为两组,每组33例,实验组进行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患儿不予处理,实验组幼儿平均年龄为(2.8±1.7)岁,男性16例,女性17例;对照组幼儿平均年龄为(2.9±1.6)岁,男性15例,女性18例,所有幼儿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两组幼儿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1.2.1制定保健内容:根据《幼儿保健学》和《幼儿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中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相关内容,并将制定的内容印刷成册。

1.2.2健康教育:实验组幼儿的家长也要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中,因此對于家长来说,要告其龋齿的危害、龋齿发生的原因、相关预防措施,同时要告知家长幼儿正确的刷牙方式,将制定的手册发放给家长,并叮嘱家长仔细阅读。家长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式指导幼儿进行牙齿清洁,同时纠正幼儿日常生活中不良的卫生习惯。老师在幼儿园也要开展口腔卫生知识讲座,可以采用动画、绘图等方式,将龋齿发生的过程以及龋齿的危害讲给小朋友,让小朋友自觉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幼儿进行为期半年的教育干预,对两组幼儿刷牙方式正确率、牙菌斑指数进行调查,根据牙菌斑指数来评价幼儿口腔卫生状况。所有内容均由我院医师进行统计,并将结果进行记录。

1.4评价指标

1.4.1口腔卫生状况

良好:牙齿表面无牙菌斑,或有少量牙菌斑分布于牙颈部,刷牙方式正确;尚可:幼儿牙齿表面存在线状牙菌斑,宽度不超过1mm,能够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但刷牙方式或可不正确;一般:幼儿牙齿表面存在超过1mm的牙菌斑,但未超过牙齿三分之二,刷牙习惯较差,刷牙方式错误;差:幼儿表面牙菌斑超过牙冠的三分之二,刷牙方式不正确。有效率=良好率+尚可率。

1.5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幼儿口腔卫生情况:实验组幼儿口腔卫生评价良好的15例,尚可11例,有效率为78.8%;对照组幼儿口腔卫生评价良好的5例,尚可7例,有效率为36.4%,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

2.2两组幼儿刷牙正确率比较:实验组有8例幼儿刷牙方式错误,有25例幼儿刷牙方式正确,正确率为75.8%;对照组有26例幼儿刷牙方式错误,有7例幼儿刷牙方式正确,正确率为21.2%,两组幼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龋齿已经成了幼儿最常见的口腔问题,龋齿会导致牙周病发生,且一旦方式龋齿,病情将无法逆转。牙菌斑是导致龋齿、牙周病的主要因素,牙菌斑长时间侵袭会导致龋齿发生。因此,牙菌斑是评价幼儿、患者口腔卫生的主要标准。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减少牙菌斑残留,降低龋齿发生率。我院针对幼儿园幼儿、幼儿家属开展了一系列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实验组幼儿口腔卫生评价良好的15例,尚可11例,有效率为78.8%;对照组幼儿口腔卫生评价良好的5例,尚可7例,有效率为36.4%,且实验组幼儿刷牙方式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我院的结果充分说明,有效的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能够纠正幼儿错误的刷牙方式,提升幼儿口腔卫生指数。

我们认为,口腔健康教育不仅仅要在幼儿中进行,在小学、中学中也要开展口腔教育工作,帮助儿童、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我院调查时间较短,尚未对幼儿龋齿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刷牙是影响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导致龋齿发生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教育,同时还要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降低幼儿龋齿发生率。

总的来说,幼儿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干预能够达到纠正患儿错误刷牙习惯、提升幼儿口腔卫生指数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少萍,张斌,杨蓉,侯莉,沈慧芬,王慧.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07):972-974.

[2] 钱哲.在托幼机构保健医生中开展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06):348-349.

[3] 胡光美,赵青.对婴幼儿母亲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135.

[4] 叶芳.2428例学龄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贵州医学杂志,2008,32(9):850.

[5] 柳宏波,韩 波,刘振虎 et al.威海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现状及家长有关知识、行为分析[J].中国幼儿保健杂志,2007,15(1):97.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
甘肃省卫生学校一年级学生口腔卫生知识和习惯调查分析
口腔卫生差者心血管和炎症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