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景区公示语汉英误译归因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2015-05-30 02:17王海妹李领娣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启示大学英语

王海妹 李领娣

【摘要】在对三亚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误译归因基础上,认为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客观存在是译者的天然障碍,而译者翻译能力是译文质量关键所在。该分析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误译 启示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93-01

1.前言

近年来,从各高校陆续开设本科翻译专业到翻译硕士变得炙手可热均体现社会发展对英语能力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蔡基刚早在2003年就指出,要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就要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一方面社会发展对英语能力要求提高不断提高;一方面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则表示普遍不满 (蔡基刚2012.9)。这不满背后实则折射出社会对学生英语应运能力不满,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不满”。

蔡基刚分析这不满背后是中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扩招压力问题的凸显。刘晓民,刘金龙从教学目标,教学主导思想,教学模式等角度分析大学英语硬伤,其特别指出,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汉语言能力普遍较差,严重制约其翻译能力的提高。

非重点本科院校由于生源问题,情况更为严峻。鉴于此,本文在对三亚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误译归因基础上,思考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2.公示语汉英误译归因

邹彦群, 满颖, 孟艳梅指出译者水平有限是公示语汉英误译一大成因;其他原因还包括对原文理解不准确,母语负迁移等。在此基础上,王海妹将译者水平有限,对原文理解不准确等皆归结为译者原因。其认为公示语汉英误译系客观因素和译者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公示语汉英误译归因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3.1英汉互译对比分析

宋天锡指出大多数中国翻译工作者对英文的熟练程度不如自己对母语的熟练程度;再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一些语言现象尚且发生误解,更何况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国人。

换言之,译者翻译能力固然是译文质量的关键所在,但英汉语言在语法,词汇,结构等方面差异的客观存在,是译者水平发挥的天然障碍。翻译是跨越这座天然障碍的过程,是汉英语言﹑文化“较量”的过程。因此,英汉互译对比分析对翻译教学尤为重要。这是学生英语习得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认知,也是提高其翻译意识的重要手段。当然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以下对比例子均出自教材《大学英语体验英语第三版》第2、3册内容。

例1:他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直到把它完全解决为止。

参考译文:He kept chipping away at the problem until he had completely solved.

简析:英语主语核心往往要在句子中体现出来。汉语主语则具有隐蔽性。受此影响,汉译英时,学生往往漏掉主语,把翻译等同于两种语言词语的对等替换。所以例1中,学生译文结构往往为: He kept chipping away at the problem until had completely solved.

例2:He is not only responsible for the sale of products, but also for the product advertisings.

参考译文:他不仅负责产品销售,(他)还负责广告宣传。

简析:原句语序,结构与汉语基本一致。译文保留(他)是方便读者与原文复原对比。在一定语境下,汉语往往把主语省略。英语也有类似情况。不过,英语省略的不仅仅是主语。

例3:Take a risk, and you may lose again, but you would have improved your chances to win.

参考译文:冒一下险,你可能会再输,然,赢的机会增加了。

简析:汉语无主句较多,译成英语时,绝大部分需要增加主语(如例1﹑2)。英译汉时,要倒过来(宋天锡,2010)。

例4:现在我们知道了网络的意义:鼠标一点就能知晓天下事。

参考译文:Now that we see the point of Internet: we can get informa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y clicking the mouse.

例5:She went back home to take care of her husband. He was seriously ill.

參考译文:她回家去照顾病重的丈夫。

对比分析:英汉互译过程中,在句子,结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理解障碍小,一般按原句的语序,结构进行翻译(例1、2、3)。当两种语言语序和结构存在不匹配情况下,为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和流畅性就有必要灵活处理,对句子进行重组(如例5和例4划线部分所示)。汉译英时,注意主语或是主干信息的确立,如例4、例5对原句进行大调整,使译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且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便于理解。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思维和习惯等不同,在表达中也千差万别。本文仅从以上例子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旨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间的积极互动;培养学生对语言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认知和敏感性。因为没有一劳永逸的译法,所以要注重译文的修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责任感。翻译之难正是其魅力所在。

3.2 译文评介灵活

文秋芳(2001,2014)提倡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译文要求﹑评介灵活把握。学生基础较好,可设定高目标,提出“高”要求。学生基础较弱,就注重译文的可读性。

在不影响交流效果情况下,鼓励译文标准多样化,灵活化,以此培养学生翻译意识,提高其翻译视野。

4.结论

公示语汉英误译系客观因素和译者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重要的启示:适当对英汉互译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的认知和敏感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翻译意识。当然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专业能力至关重要,但翻译能力的提高,最根本还在于学生是否发挥其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晓民,刘金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问题与对策 山东外语教学[J].2013年第5期

[2]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中国翻译[J].2003.1

[3]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9

[4]王玉西.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翻译[J] .2010第7期

[5]王海妹,李领娣.三亚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实例剖析.安徽文学[J].2014.12期

[6]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第6版[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12

[7]邹彦群,满颖,孟艳梅.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2002-2010) [J].上海翻译2011.04期

作者简介:

王海妹: 琼州学院外语学院讲师;海南大学翻译硕士在读研究生。

李领娣:琼州学院外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启示大学英语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