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bert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2015-05-30 17:08万秀敏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黄疸胆红素

万秀敏

摘要:目的:探讨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2000-2011年住院的34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4例均予以苯巴比妥30mg口服,3次/d,共5~7d,分析其临床表现,诱因及治疗结果。结果:34例患者均有皮肤巩膜黄染,乏力24例,食欲不振21例,肝区或腹部不适14例,恶心6例。劳累、饮酒、饥饿、应激、感染及受凉是其诱因。药物治疗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降至正常27例,不同程度下降6例,无效1例。结论 Gilbert综合征以轻度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为特征,苯巴比妥治疗可以使患者黄疸减轻或消退,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关键词:Gilbert综合征;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32-01

Gilbert综合征(Gilbert syndrome GS)又称特发性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肝组织摄取非结合胆红素障碍或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使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而发生黄疸的一类遗传性疾病。为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现对我院收治的34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2011年住院34例Gilbert综合征患者中,男28例,女6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50岁,平均年龄25岁。病史最长30年,最短1年。

1.2 方法 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患者均检查甲、乙、丙、丁、戊肝病毒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巨细胞病毒(CMV)、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BV)、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含铁血黄素尿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沉、补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四项、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铜蓝氧化酶吸光度、血清铁及血、尿、便常规。并排除其他肝脏病变、胆道梗塞、溶血等。所有病例均接受骨髓穿刺、肝脏B超及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并对所有病例进行2年随访。

1.3 治疗 34例均予以苯巴比妥30mg口服,3次/d,共5~7d,停药后再次测定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34例患者均有皮肤巩膜黄染(100%),乏力24例(70.6%),食欲不振21例(61.8%),肝区或腹部不适14例(41.2%),恶心6例(17.6%)。

2.2 誘因 劳累22例(64.7%),饮酒21例(61.8%),饥饿17例(50%),应激14例(41.2%),感染11例(32.4%),受凉10例(29.6%)。

2.3实验室检查结果

2.3.1肝功能检查 34例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均正常。血清结合胆红素均正常,非结合胆红素度增加,非结合胆红素30~40μmol/L 16例,41~50μmol/L9例,51~80μmol/L 6例,>80μmol/L3例。

2.3.2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甲、乙、丙、丁、戊肝病毒标志物均阴性,HIV、RPR、CMV、EBV、ANA、SMA、AMA均阴性,含铁血黄素尿试验阴性,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补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凝血四项、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铜蓝氧化酶吸光度、血清铁及血、尿、便常规均正常。Coombs试验均阴性。所有病例骨髓穿刺检查均无明显异常,B超示34例均提示肝实质回声增粗;血管网走向欠清,未见占位性病变声像2例;发现肝内及胆囊结石2例。34例肝组织光镜检查均示肝小叶结构完整,肝板排列拥挤,界桥完整,小叶内肝细胞轻度疏松变性,其中肝细胞胞浆轻度淤胆1例,小叶内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均未见扩大和纤维化。病理诊断为大致正常肝组织。

2.4转归 停药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降至正常27例,不同程度下降6例,无效1例。

3 讨论

Gilbert综合征以慢性、间歇性、轻度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为特征,无溶血依据和肝脏疾病表现,男女比例为1.5~7.3∶l,多见于20~40岁。本病的发病主要为Y蛋白缺陷、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下降以及非酯型胆红素与白蛋白脱离障碍[1],导致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临床有以下表现时可考虑Gilbert综合征:(1)慢性间歇性或波动性轻度黄疸,黄疸常在疲劳、饮酒、失眠或感染等情况下出现或加重;(2)除个别患者在黄疸加深时有乏力、消化不良或腹部不适感,一般无自觉症状,全身情况良好,肝脾肿大极少见;(3)男性多见,常有阳性家族史;(4)患者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可正常,其他肝功能指标正常;(5)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本文资料34例均符合上述特点,诊断Gilbert综合征明确。

苯巴比妥可以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增加肝细胞中Y蛋白的浓度,促使结合胆红素排泄和增加胆汁流量,故苯巴比妥治疗可以使患者黄疸减轻或消退,但并非所有Gilbert综合征患者对苯巴比妥治疗有效,其中以肝摄取胆红素障碍为主的患者往往疗效欠佳[2],本文资料有1例经该药治疗无效,可能与此有关。该药仅有轻度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即消失。

近年来随着肝穿刺活检术的广泛开展,有关该病的病理学研究明显增多[3-4],证明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确诊本病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对本病患者,有条件均应作肝活检,并将此作为重要诊断依据之一。本病对健康无碍,预后良好,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绍武,王慧文,杜淑雅,等.Gilbert及Rotor综合征各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1984,7:463.

[2] 梁志强,陈益平.一家三口患吉伯特(Gilbert)综合征[J].浙江临床医学,2002,4(11):802.

[3] 童永喜,卢德容,李冰如.Gilbert综合征43例临床及肝组织病理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2):257.

[4] 孙艳玲,赵景民,辛绍杰,等.几种主要的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性肝病的临床及病理研究[J].传染病信息,2008,21(5):287-290.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生物检材中苯巴比妥的测定*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