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2015-05-30 19:41王志师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治疗进展老年痴呆发病机制

王志师

摘要:老年痴呆系指各种痴呆綜合征,主要包括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混合性痴呆,病理特征为大脑萎缩、脑血管沉淀物、脑组织内老年斑,临床症状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及非认知功能损害。老年痴呆给患者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已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将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并总结治疗措施,希望能为老年痴呆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45-02

老年痴呆为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痴呆患者也日益增多。临床研究指出[1],老年痴呆对老年人群产生的生命威胁作用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脑卒中,由此可知,老年痴呆已经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医疗卫生问题。本文将探讨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现综述如下:

1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

老年痴呆的发病病机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认为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现对其进行汇总。

1.1基因 老年痴呆主要包括血管性痴呆、Alzheimers病以及混合性痴呆,临床研究指出,Alzheimers的发生与4种基因突变存在密切的关系,这4种基因分别为:APP、PS-1、PS-2、APOE4[2]。

1.2钙浓度失调 钙参与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可导致细胞结构破坏或功能破坏,损伤神经元,继而降低脑记忆功能。

1.3中枢胆碱能损伤 发病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存在胆碱功能缺乏症状,目前,多数临床医学工作者已经将中枢胆碱能损伤作为老年痴呆症的病理性因素[3]。

1.4胰岛素抵抗和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所致的代谢紊乱

1.5自由基 自由基可对生物体及生物组织产生较强的杀害作用,是各种疾病发病机理的交汇点。自由基可促使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内钙堆积,该堆积又会加快自由基生成速度,继而形成恶性循环[4]。

1.6炎症机制 炎症免疫反应与神经元损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老年痴呆患者大脑内存在炎症反应,患者经抗炎治疗后,痴呆症状可缓解。

2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

老年痴呆起病隐匿,多见于7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

3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

全面性智能损害;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见顶叶、颞叶、或额叶受损;疾病呈进行性发展。

4老年痴呆的治疗进展

药物疗法是治疗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目前,抗痴呆药物作用于神经递质传递系统,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继而缓解老年痴呆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4.1胆碱能药物

4.1.1AchE抑制剂:AchE抑制剂主要包括他克林、多奈哌齐、石杉碱甲、利斯的明、加兰他敏、美曲膦酯[5]。①他克林是治疗中轻度老年痴呆疗效最肯定的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他克林具有高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抑制血浆Ach和组织中的Ach,还可直接兴奋烟碱型受体,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识别功能。从其自身局限性看,他克林对肝脏的毒性较大,患者耐受性较差[6]。②多奈哌齐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作用于机体,能抑制脑内AchE活性,增加脑血流量,减轻神经变性及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缓解学习功能缺陷。需注意的是,多奈哌齐可引起轻度胃肠道不良反应,不适用于心脏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严重哮喘患者。③石杉碱甲能通过血脑屏障,提高海马、颞叶、额叶等脑区内Ach含量,继而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舒适度。临床研究指出[7],石杉碱甲能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与其他AchE抑制剂相比,石杉碱甲的安全系数较高。④利斯的明对皮质小脑同路和纹状体通路影响小,可抑制椎体外系症状,口服吸收快,特别适用于晚期重症老年痴呆患者。⑤加兰他敏能刺激AchE抑制剂,提升脑内乙酰胆碱浓度,延缓疾病进展。⑥美曲膦酯为有机磷化合物,在体内可降解为DDVP,对脑内AchE具有抑制作用,能较好的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8]。

4.1.2胆碱受体作用药物 占诺美林为胆碱受体作用药物,对M1受体亲和力高,能提高痴呆患者认知能力,目前,其透皮吸收贴剂正在研究之中。

4.2脑细胞代谢激活剂 拉西坦类药物主要包括吡拉西坦、萘非西坦、阿尼西坦等,此类药物能增强内磷脂酶活性,促使ATP运转,增加RNA合成,提高大脑对葡萄糖、氧、磷脂、氨基酸的利用度[9]。

4.3脑血循环促进剂 ①双氢麦角碱能阻断a受体,提高脑神经元对葡萄糖的利用度,改善脑血流循环,可引发恶心、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轻度不良反应,心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以及低血压患者禁用[10]。②尼麦角林为麦角碱衍生物,除能抑制a受体外,还能扩张血管,改善脑代谢,增强神经传导,提升脑功能,可引发的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失眠、恶心。③甲氯芬酯疏应为属于中枢兴奋药物,具有调节神经细胞代谢的作用。临床研究指出,甲氯芬酯能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脂褐素沉积,提升AchE水平,还能增加大脑皮质、基底节、丘脑等部位的血流量。甲氯芬酯可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胃部不适、失眠、兴奋,颅内感染患者慎用。④都可喜是一种可以改善脑代谢的药物,能扩张血管,增强动脉血氧分压,改善脑循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都可喜不宜与MAOI联用[11]。⑤银杏叶提取物作用于机体,能清楚改为除自由基,保护内皮细胞,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还能降低血液粘滞性,是治疗梗塞性痴呆及脑机功能不全的理想药物。

4.4钙离子拮抗剂 ①尼莫地平能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能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扩张脑血管,缓解缺血性脑损伤,促进智力、记忆恢复,尼莫地平不适用于颅内压增高及脑水肿患者。②西比灵为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能解除血管痉挛,缓解血管收缩,降低血栓形成风险,适用于外周循环障碍患者,可见毒副作用包括疲倦、嗜睡。

4.5营养神经因子 ①血活素是一种肽能神经营养药物,能改善神经元代谢,促进神经元分化,保护神经细胞,延缓老年痴呆进展。②脑活素能直接进入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效率,修复受损神经细胞,还能提高葡萄糖运转速度,保证脑能量供应充足,利用脑记忆功能恢复,偶见毒副作用有发热、过敏[12]。

4.6抗氧化剂 ①维生素E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对海马区Aβ沉积具有清除作用,长期服用可延缓衰老。②司来吉兰能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氧化分解,降低神经毒素水平,长期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可延缓神经细胞变性进程,但会产生低血压反应。③褪黑素能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Aβ形成。

4.7其它治疗方法 除以上抗老年痴呆药物外,临床医生还会为老年痴呆患者应用抗炎药物、雌激素、他汀类药物治疗。

5小结

老年痴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AchE能减少脑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可将AchE作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首选药物,为提高疗效,临床医师还可以视患者实际病情联合应用脑代谢激活剂、钙拮抗剂等药物。

参考文献

[1] 孙惠杰,程秀丽,赵勇等.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726-2727.

[2] 李华,慕琍萍,常亭玲等.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28-31.

[3] 张睿,杨莘,王玲等.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589-592.

[4] 姚朝輝,张少锋,刘涓等.老年痴呆患者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认知功能、脑灌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11):993-996.

[5] 何锡珍,刘欣彤,丁福等.早期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照顾者压力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6):535-537.

[6] 王利群,关青,王军辉等.吉林市老年痴呆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05-1906.

[7] 杨萍萍,沈军.老年痴呆照顾者虐待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642-644.

[8] 汪婷,沈军,傅志蓉等.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3429-3430.

[9] 肖增平,吉爱国.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95-97.

[10] 李燕,方莉娜,陈静等.系铃铛法在预防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坠床跌倒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6):553-554.

[11] 陈敏,徐晓筑,任渝江等.老年痴呆患者院外照顾者健康教育指导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97-1798.

[12] 石景洋,付卫云,毛秉豫等.治疗老年痴呆病中药应用频次及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8):355-361.

[13] 梁汉周,梁雁,黄波.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3,06(22):150-151.

[14] 南鹤,王秀霞,李爽,等.老年痴呆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13,13(28):5876-5878.

[15] 叶娟,张海燕.当归有效成分及抗老年痴呆药效特点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03(32):114-115.

[16] 陈琴,徐春丽.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概况[J].贵州医药,2012,12(04):361-364.

[17] 马海舰,唐农,李盈盈,等.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08(02):84-86.

[18] 李爱萍.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2,12(27):16-17.

[19] 邓华明,梁林源,李子行,等.老年痴呆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23):96-98.

[20] 刘婧,付小梅,吴建华,等.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09(11):43-46.

猜你喜欢
治疗进展老年痴呆发病机制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进展研究
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治疗进展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剂量多奈哌齐有效性和经济性比较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
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治疗进展
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损害的机制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