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分析

2015-05-30 03:59张楠程现光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张楠 程现光

摘要: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事业单位的整个工作都以此为展开依据,它起着一个牢固的保障作用。事业单位将预算管理作为资金筹集、经费分配依据,要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事业单位的资源整合更为有效,就必须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不过,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问题众多,不少单位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而且形式化问题比较重,和新时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发展要求不适应,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本文主要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着手,探讨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综合效益良性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

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才能让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顺利开展,使之能够将财务资金用在正确的地方,提高资金使用率。不过,目前从事业单位的管理现状来看,受管理漏洞以及体制不完善的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不然对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正视问题,将预算管理中的诸多漏洞进行完善,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策规定及执行,针对预算管理的关键之处,采取及时的措施优化预算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扫清障碍。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现实意义

预算管理的含义就是指事业单位通过业绩考评、内控制度执行、预算编制等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财务核算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顺利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从事业单位发展大局上来看,预算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囊括了整个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控制好执行预算、编制预算,才能让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事业单位的整个预算管理中,尤以资金管理最为重要,而预算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又包括了两大部分,即预算支出和收入预算。从不同的时间跨度来讲,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业分为两大部分,即长期资金收支预算和短期资金收支预算。由于事业单位各自有着不同的经营发展策略,因而不同的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详细规划发展对策,并通过预算管理来合理使用资金,让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要想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现代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内部机制的科学运行,就必须从预算管理着手,只有做好了预算管理工作,才能让事业单位的每个部门顺畅协作,促进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好财力、信息、物力、人力等资源,优化财务管理,实现单位效益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认识欠缺科学性

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还是很重视的,但是仍然欠缺科学性。全面、科学是预算管理的两大特性,必须要所有员工都重视并积极参与。不过,在不少事业单位当中,中层管理及基层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片面地将预算管理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误以为预算编制是会计工作的事情,只要财务部门负责就行,和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在财务部门中,一些财会人员对预算编制的关键内容认识不深,不能深刻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这些错误的认识,都使得事业单位违反科学、完整、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这就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不能做到位,执行力不强,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由此漏洞百出。

(二)预算编制方法粗放

战略性、粗放性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的普遍问题。事实上,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全面性,需要花费长时间来进行编制,过程也有些复杂。而在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通常在预算编制时间一般没有超过两个月,预算编制没有经过详尽的调研取证,缺乏科学性。零基预算是当前比较常用的预算编制法,该编制方法忽略了往年的发生费用,将全部预算支出记为零,并依此作为实际预算编制方法。该方法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预算的计划和执行不会受到以前的预算编制的影响。而很多事业单位依然还是以增量预算编制为主,这种编制方法就是根据去年实际支出为依据来安排今年的预算编制,并根据当前新出现的因素做出预算安排,这是一种不科学的预算编制。

(三)预算执行不到位

通常来讲,经过批准的预算管理需要被严格执行,不能盲目进行更改。然而,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不够强,对预算指标盲目变更。具体来说,一是事业单位缺乏明确的预算财务指标。预算执行的事后分析、监督、考核有缺失,使得当年的预算编制无法以指标作用影响下一年的预算编制。二是监管不到位。某些事业单位尽管有监督制度,但是也没有全面监督预算执行的整个过程。三是奖惩机制不完善。预算执行中,工作做到位的员工应该受到一定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在预算执行中盲目增加支出,资金没有合理使用的人则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当员工的绩效考评和预算执行挂钩时,预算管理才会出成绩。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方法

(一)创新预算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应该一改过去的预算管理理念,让员工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尽管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相关的硬指标制度,不过,很多事业单位还没有对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有实质性的认识。因此,打破传统预算管理思想,深化预算管理认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必须做好带头示范作用,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以便于能够至上而下地认真执行预算管理。在执行预算管理之时,既要重点做好财务部门管理工作,又要将其它各部门的员工积极性调动起来,以绩效考评和预算挂钩的管理方式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度。通过良好的自我约束与监管,保证编制预算的科学性,使预算能够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符,最终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出预算管理的效益。

(二)合理运用预算编制方法

事业单位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利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保证编制过程的有序进行。预算编制涉及时间长、范围广、程序多,因此,应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编制,如果仅仅只用一两个月,那么预算编制的效果肯定不理想。要让预算编制有充分的时间,事业单位就应该将预算编制时间提前或者推后,让编制人员能够真正根据单位情况和总目标来确定预算编制流程,编制出高质量的预算方案。在预算编制中,运用先进的方法很有必要,因为过去的预算编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形式, 和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矛盾。所以,应该运用零基预算来进行编制。

(三)完善预算管理考评体系

预算编制只是预算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有认真配合执行预算编制,才能让预算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要以层层分解任务的方式分配预算执行任务,各部门的所有员工都要积极落实预算执行工作,以岗位绩效考评挂钩预算管理的方式,引导到内部员工自觉、认真地参与预算管理,让预算执行的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另外,预算的内容和任务安排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被严格执行,禁止对资金用途私自篡改,杜绝资金浪费与超支超额问题,以全面的监管促进预算项目的顺利实施,并通过预算执行和预算安排比较,找出预算执行效果较差的环节和个人,以事实为依据解决相关问题。

(四)加强预算监管机制建设

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离不开监督机制的保障。完善的监管机制能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编制科学、执行有效。因此,事业单位可以通过成立监督小组的方式对预算管理部门及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如果部门或者员工被查出问题,既要记录在案,还要进行追责,将之纳入绩效考评里,这样才能督促员工重视预算执行工作,让预算管理真正深入人心。另外,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聘请其它社会审计机构复审,不断实现预算管理工作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当然,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也需要外部社会的监督。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向社会公示预算编制执行状况以及监督体系的方式提高管理的透明性。

四、结语

新时期,事业单位对于内部预算管理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知道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如何整合管理资源,制定完善而可惜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然而,良好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并非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管理工程,需要事业单位长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并辅之以相关配套制度,以先进的预算管理技术作为支撑。不过,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在经济大发展的时代,事业单位也会认清形势,不断强化预算管理体系,丰富管理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海燕.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9).

[2]何柳萍.小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

[3]张华清.如何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与财务,2013(07).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