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稀土资源储量分布及供需现状分析

2015-05-30 05:39黄静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需求储量供给

黄静丽

摘要:近年来稀土资源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国对稀土的争夺也愈演愈烈。文章先从稀土资源的储量分布状况着手,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说明稀土资源的国际市场供需状况,得到稀土资源供给和需求都在不断增加的结论,并根据此结论为我国稀土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缓解我国稀土资源的供给压力。

关键词:稀土资源,储量,供给,需求

稀土资源素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它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如农业、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一些传统领域以及军事国防、电子信息等高科技领域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稀土元素也是核能、风能、飞机等高科技领域最核心的原材料。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范围在地域上相当广泛,同时各品种在各地的分布又相对集中。近年来,世界各国稀土资源消费增长迅速,2013年稀土行业协会公布了2011年和2012年稀土资源的全球消费量分别为161000吨和172600吨,而我国的消费量均占到了总消费量的60%以上。稀土资源消费量的迅猛增长,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稀土行业的乱勘滥采,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何合理的开采稀土资源,实现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世界稀土资源分布

(一) 国外稀土资源分布状况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它在世界上的分布极不均匀,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一直居于世界首位,另外,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稀土资源储量相对来说也比较丰富,近几年在越南也发现了一些较大型的稀土矿床。这些国家的稀土资源量也都在一百万吨以上,有的达到了上千万吨,个别甚至超过了一亿吨,构成了世界稀土资源的主体。

当然,由于稀土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稀土矿勘探的困难性以及统计周期和统计技术的各不相同,各个国家所统计到的数据会有所不同,根据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稀土矿储量占全世界储量的比例已下降到23%,俄罗斯占到19%,美国占比为13%.

美国稀土资源主要是独居石和氟碳铈矿,另外还有在分离其他矿物的时候作为副产品而回收的稀土矿物。澳大利亚的稀土资源储量相比于八十年代的统计数据高出十倍多,其矿种主要是独居石,独居石是作为生产金红石和锆英石以及钛铁矿的副产品而加以回收的。印度的稀土资源也主要是独居石,分布在内陆砂矿和海滨砂矿中。稀土总储量约为11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1%左右。巴西是世界上生产稀土的最古老国家,他在1884年就开始向德国输出独居石,也因此一度名扬于世。

(二)我国稀土资源分布情况

早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考察时就说过“中东有石油 ,中国有稀土”,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也是矿种最齐全的国家,同时中国的稀土资源品位较高,地理分布上不仅面广而且也相对集中。中国稀土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包括四川凉山、江西赣南、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山东微山以及广东粤北,其中仅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已探测到的稀土储量就占全国稀土总储量的83%左右;另外,在广西、湖南、新疆等地也探测到了不少稀土矿床。

我国的稀土矿床在北、南、东、西四部均有分布,分布区域不同,所蕴含的主要稀土类型也不同,中国的稀土资源在总体上呈现出南重北轻的分布格局,如内蒙古白云鄂博、山东、湖南等地就盛产氟碳铈矿以及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福建、云南等地主要开采中重型稀土,而江西赣南以包头为例则盛产混合型稀土矿。

(三)世界各国稀土储量变化情况

虽然我国的稀土资源不论是从已探明储量、远景储量还是从稀土矿种类来看都在世界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中国对稀土资源的保护意识非常薄弱。不可否认,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理应承担相应的供给,但是中国在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对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都是严重过度的,特别是在2009年前后中国用占世界30%多的储量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需求,这种无节制的乱开滥采不仅导致了中国稀土可采储量的不断下降,也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然而其他一些稀土资源储量相对较丰富的国家,比如说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他们在2010年之前的稀土资源开采量均为零。

来自千讯行业研究网的数据显示,在稀土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之前,中国的稀土资源在全世界的份额还在57.71%,但是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在全世界的份额只占到了23%,另一方面,其他几个稀土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国家,它们的稀土资源在全世界的占比几乎都是呈上升趋势的。

中国稀土资源储量的这种下降幅度及下降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为此中国政府从2010年开始对稀土行业准入、开采、出口等各方面制定的政策措施也是无可厚非的,当然,我们知道这些限制措施只是从量上加入控制,并不是完全禁止,中国拥有丰厚的资源禀赋,理应承担相应的国际社会责任,但是其他国家不能把稀土的这个供给责任都推给中国,像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这些国家,它们也拥有一定份额的稀土资源,相应的也应承担一定的供给责任。

二、世界各国稀土资源的生产

(一)国外稀土资源生产情况

伴随稀土资源利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全球各个国家对稀土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也不仅仅只有中国,像印度、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一些独联体国家都拥有较丰富的稀土资源,但是它们长期以来几乎没有稀土供给,美国的一位能源政策分析家在2010年向美国国会递交了一份分析报告——《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条》,报告中详细说明了世界各国在2009年的稀土矿产量水平,其中,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产量都为零,中国产量为12.9万吨,占世界稀土矿总产量的97%,印度产量为2700吨,占总产量的2%。

另外,2013年巴西国际矿物生产部对2008~2013年世界各稀土资源国的稀土矿产量也做出了统计,如表1所示。

(二)我国稀土资源生产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大,矿种最为齐全的国家,同时也是稀土产品的生产、出口及消费最大国家。中国政府意识到这种无规制的开采不仅会使中国的这种优势资源很快的消耗殆尽,同时对中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从而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以及福利水平后,从2010年开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冶炼、出口等各个环节的管制,但是中国的稀土矿生产量在2010年至2012年也分别达到了8.93万吨、8.49万吨和7.6029万吨,均占到了该对应年份世界稀土总产量的80%以上。

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中国稀土开采量及出口量就开始一路攀升,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市场份额,不惜低价售出稀土产品,导致中国珍贵的稀土资源就这样以“白菜价”在国际市场售卖。中国政府在1998年就开始对部分稀土产品实行出口配额政策,但那时的政策力度显然不够,直到2009年中国的稀土资源从开采到出口仍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行业规范来进行指导。2010年开始,我国政府对稀土开采、生产、环保、进出口等环节进行全面整治,下调稀土出口配额,启动稀土国家储备计划等,稀土资源被贱卖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稀土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在2010至2013三年中上涨了1~5倍。

三、世界各国稀土资源需求

(一)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需求情况

目前,世界上对稀土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是日本、美国、法国和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首先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领先,像电子、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领域对稀土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另外,韩国和日本的国土面积有限,资源相对匮乏,他们需要大量的向资源丰富国家进口稀土产品以满足本国发达的电子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据统计,日本目前的稀土资源储备足够其在没有外界供给的情况下使用50年。美国的稀土资源占到全球稀土储量的13%,但是美国出于对本国环境的保护和其稀土资源战略储备计划,早在20世纪末就停止了对本国稀土资源的开采,转而向其他国家进口价格低廉的稀土产品。

从各方面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消费国,消费量占到了全世界消费量的50%,除此之外,美国、日本和一些欧盟国家稀土消费量也较大。另外,对于整个国际市场而言,稀土资源的消费量在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

(二)我国稀土资源需求状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科技领域创新不断增强,对稀土资源的需求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来自中国稀土信息网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01年的稀土消费量为2.26万吨,接下来的几年也在不断扩大,到2005年就突破了全世界稀土消费量的50%,直到2013年稀土资源消费量在全球占比仍然在50%以上。

我国稀土消费领域众多,冶金机械、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农业以及新材料等行业都需要大规模用到稀土产品。据统计,稀土资源在稀土新材料领域包括永磁材料、荧光粉、抛光粉、储氢合金以及尾气净化器等方面应用最为广泛,这一领域稀土消费量占到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四、 结论

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而中国是稀土资源储量最多、品种最为齐全、品位较高的国家,同时也是稀土供给量最大的国家。但是中国长期粗放式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使得中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稀土资源的储量下降迅速。随着全球稀土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资源压力也在逐渐加大,因此,从稀土资源勘探、开采、生产和环保等环节加强对稀土行业的整顿,制定切实可行的稀土国家收储战略,这对我国乃至全球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我国缓解稀土资源压力,实现国际稀土资源的供需平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陈娅兰.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江西财经大学,2012.

[3]邓炜.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争夺稀土定价权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1(01).

[4]魏龙,潘安.中国稀土资源供给水平及其可持续发展评价[J].产业经济,2012(11).

[5]吴志军.我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反思与研讨[J].当代财经,2012(04).

[6]Marc Humphries.Rare Earth Eleme

nts:The Global Supply Chain[R].Congress Research Service,2012-06-08.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需求储量供给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