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15-05-30 05:39罗瑞彭涵杨志超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因子分析

罗瑞 彭涵 杨志超

摘要: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以2012年我国装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成效三方面构建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七大类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价和分析,从而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优劣势,并就如何提升中小装备制造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一、 引言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本密集,就业吸纳能力强,其发展水平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的数据,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1/3,居世界第一位。技术创新是装备制造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提高装备制造型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准确客观地评价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制定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和提升该行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本文各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各指标数值根据该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来,数据统计口径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七大子行业中的规模以上企业。

三、 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输出结果,以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标准得到3个公共因子。这3个公共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583%,即表示3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92.583%的总方差,据此可以做出比较满意的测评结果。

根据旋转成分矩阵,X1、X2、X3在第一公共因子上的荷载较大,分别为0.827、0.960、0.711,故第一公共因子F1由这三个指标表示,它代表了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同理,F2由X4(0.958)、X5(0.901)表示,它代表了技术创新产出能力;F3由X6(0.926)、X7(0.607)表示,它代表了技术创新成效。

采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系数得到函数为

F1=-0.139X1+0.465X2+0.380X3-

0.117X4-0.154X5+0.270 X6+0.175X7

F2=0.021X1-0.215X2+0.129X3+

0.494X4+0.460X5+0.068X6-0.048X7

F3=0.596X1-0.089X2-0.426X3-

0.077X4+0.247X5+0.088X6+0.263X7

F=0.399F1+0.331F2+0.270F3

四、结果分析

根据排序结果(如表2)可以看出,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排名第1),该行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评价得分为0.777(排名第2),技术创新成效评价得分为2.012(排名第1),但该行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得分为0.089,仅排名第4位,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综合能力排名第2,该行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名列第1位,但该行业技术创新成效得分为-1.085,排名第7,表明该行业创新资源投入产出效果不佳,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3,该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得分为-0.706,排名倒数第2,但其技术创新产出与成效排名分别为第3名与第2名,说明该行业虽然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较低,拥有较少的技术创新资源,但其技术创新转化吸收能力较强,该行业技术资源利用率较高。

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综合实力排名第4,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得分-0.237(排名第4),验证了创新资源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关系。

仪器仪表制造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分为-1.191(排名第5),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排名第7,但该行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得分为1.217(排名第1),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类似,该行业在技术创新资源利用上效率较高,创新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及成效的评价得分均为负数,排名分别为第6位和第7位。通用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得分为-0.378(排名第5)。金属制品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得分为-0.074(排名第3),但其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排名倒数第1,技术创新成效排名第5,说明该行业虽然拥有较多的技术创新资源,但技术创新的转化吸收能力较弱,该行业在创新资源利用上效率较低。

五、建议措施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装备制造业企业纷纷涌入中国。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业市场正趋向于饱和,长动集团原有行业地位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对中小装备制造企业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建议措施如下。

(一) 政府层面

第一,应注重完善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的环境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鼓励银行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第二,加强对中小装备制造企业新产品的采购力度,以形成有效市场需求,为其新技术开发使用提供沃土。第三,通过设立专项计划、专门研究机构,以扶持引导产业界进行共性技术研究,为提升国内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奠定技术基础。

(二) 企业层面

第一,寻求战略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依托航天科技集团及航天六院的发展平台,争取更多相关部门研发项目支持,努力实现转型升级,向航空装备、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发展。第二,积极有效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在对外贸易中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挑战时,能够以知识产权为武器,保护企业利益,降低出口风险。第三,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将重点放在再创新上。充分认识到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尖端设备方面始终对我国有所保留,努力改变主要技术装备过分依赖进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崔华华,任敏敏.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基于DEA和Granger检验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2(30).

[2]任亚磊.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0).

[3]赵琳,范德成.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7).

[4]吕品,项日锋.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测度[J].产经评论,2013(03).

[5]鲁艳玲.装备制造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关系研究院[J].经营管理者,2014(07).

(作者单位: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因子分析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二胎概念股投资价值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