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初探

2015-05-30 06:34杨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新课标数学教学

杨斌

【摘要】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新课标;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创新精神

一、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只凭教师口头的说教和黑板上呆板的板书是很难体现出情境创设中的悬疑性、惊诧性和疑虑效果,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如图文并茂的视觉画面、形式多样的感观感觉、美妙悦耳的音乐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其学习的好奇心和渴求新知识的欲望,进而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益.

利用计算机可以较为方便地处理一些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教学中将下面几幅图利用计算机制作成动态演示动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在画抛物线时的平滑曲线.

利用计算机制作成动态演示动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通过观察图像变化特征理解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图像特征,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就会将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二、信息技术的操作演示直观化,降低学习难度

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些“公式”推导的教学中,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例如,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时,可以利用教师用书随书的课件做点的运动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动态地感受点的运动.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由于难以进行“动态处理”,“动”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演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因而难点内容得不到解决. 若能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形思想结合起来,使动点的运动过程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观察动点的变化过程中发现规律,这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 因此,信息技术介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使高密度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既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如,在整式乘法的教学中,利用面积动态课件及计算过程动态课件就可以使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多项式乘单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为学生动态地呈现整式乘法的数形结合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整式的乘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中数形结合的意识,有效地解决学生数形结合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难题. (新人教版教师用书光盘中有相关动态课件,只需教师灵活利用)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数学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在学习中,容易使学生造成表面的形式理解,具体表现在只记住内容丰富的形式符号,而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完全没有感知,或与它的形式表示没有联系起来,表现出形式和内容的脱节、具体和抽象的脱节、感性和理性的脱节.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对周围的事物的理解,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课堂教学效果好.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必须积极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加强与课程教育的整合,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效率,从而达到丰富课堂内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又激发思维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新课标数学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