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主体发展 提高教学实效

2015-05-30 06:34陈秀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学创设主体

陈秀钦

【摘要】 当前教育改革首先要关注人的发展,建立旨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新数学课程体系,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在课堂中科学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主体发展;教学实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搭建平台,为每名学生提供观察、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参与有效学习.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主体探究意识

有效的情境是指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思考,满足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赖以借助解决问题的情境.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强不在于教师的强制灌输,而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有效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变灌输为参与,激活学生内部动力,诱发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意识,推动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

(1)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积极的主体.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那么教师讲授的知识就能被学生接受,并且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在教学中,既要借助多媒体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中,使枯燥无味的知识产生美感,提供生动的动感画面,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要充分挖掘一些幽默有趣的、能激发求知欲望的趣味性游戏去吸引学生,尽量使死板的数学知识变活,赋予它丰富的内容、变化的动作,用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探究意识.如教学《可能性大小》时,教师创设了“非常六加一”李咏砸蛋的游戏情境,只有生动吸引的画面,没有砸蛋的声音和其他辅助成分;不是刻意渲染砸蛋表演,而是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砸蛋背后可能性的问题.让学生不受声音、气氛的干扰,在情境过程中引领学生走向数学学习,情境非常有效.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思维才有动力.提出问题是思考、分析问题的起点.教师必须科学而又积极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引思发问的情境,激发学生自觉发问.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学目标旨在探究公式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公式不是那个公式.新课导入在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大小时,学生意见不一致,这样就充分点燃了学生心中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之火,把学生引入提问题的有关情境中.有的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和邻边的长度相乘,有些同学是把测量出的底边乘高,当产生问题冲突时,教师用变形模具演示把平行四边形拉伸为长方形,定格在那里,让学生上前描绘出面积的变化,对多出的面积进行剖析,从而找到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成功推导出计算公式.实践证明: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开启他们的思维大门,从而驱使学生积极而又主动地参与和完成学习活动.

二、关注学习过程,培养主体探究能力

有些知识不用教学生也知道,有些知识教了学生也不太清楚.因而要通过感受体验让学生主动建构,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留下学的痕迹、学的过程.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师要教什么为学生想学什么,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学教师导,尽量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思考、讨论、发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过手、动脑、动口,让每名学生都拥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始自终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重视培养自学能力.知识的获得除了靠教师的传授,更多的则是通过自学获得,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尤为重要.以往的教学,重在教师传授学习的结果而忽略课本的作用,而课堂自学必须在教师精心组织下进行.自学前要明确地提出目标,即:看什么?怎么看?看了要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学后要及时反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学中发现了什么疑难问题……这样既使学生交流了学习心得,又交流了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主观能动性.

(2)鼓励质疑问难,加强小组讨论学习.“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说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大脑在积极地思考.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潜能是否充分挖掘,主要看问题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哪怕有的问题超越教学内容.学生提的问题越新颖,表示他的创新意识越强烈,教师应不予制止.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宜直接告诉正确的答案,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充分的交流、自由的讨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让每个主体既能充分表现自我,又在多向交流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3)重视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动手操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提高兴趣,便于建立表象,帮助理解算理等优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更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注重在学生心中建立一把小尺子.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剪剪纸条、捏捏硬币、卡片感受1分米、1毫米,这些体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烙印,从而对1分米、1毫米有了精确的认识.

又如在“吨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通过抱每袋10千克大米的体验让学想象100袋这样的大米有多重,感悟由重—更重—1000千克—1吨迈进,对吨的认识形成有根据的认识.第二,采用小组掂量的方法体验1吨:第三,播放同学们往儿童游泳池中倒水的视频,拧50桶的过程就让学生感受很累.这只是半吨水,要装满两个游泳池才是1吨水,这样的体验让学生对1吨的重量有了深刻的感悟.

(4)注重自我评价.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知道参与学习的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明确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如课堂练习中的自我校对、同桌校对;又如,在课堂小结时,通过提问:“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让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对学习进行归纳总结.既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再次唤起学生对学习方法、思维策略的关注,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地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主体学习意识.

三、重视因材施教,激励主体持续发展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偏爱优秀生,更不能歧视后进生,应该给每一名学生以平等、充分的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用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充分发挥民主,把课堂教学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创建活跃、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联系和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由喜欢数学教师而喜欢数学.首先,教师要爱护、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等同的参与成功的机会,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长处促进短处,让每名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创造潜能和特点,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喜悦,并给予高度的赞扬,激励学生不断持续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在新课堂改革的大环境下,要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就必须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充分关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创设灵动、智慧、创新的课堂,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自学创设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