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2015-05-30 02:46冯国月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急诊手术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冯国月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急诊手术患者为为研究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升高、心率及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神经损伤发生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97.06%)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7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急诊患者的紧张程度,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84-02

手术室进行急诊治疗过程中,由于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引起诸多不适,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长期的身体疼痛导致患者丧失冷静与理性,若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患者会感到极大的委屈和愤怒,极有可能发生护患纠纷[1]。本文以68例急诊患者展开研究,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手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诊手术各项标准。采用随机分配的办法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8例,患者的年龄为23—79岁,平均年龄为(28.7 12.5)岁;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8例,患者的年龄在25—76岁,平均年龄为(29.5 13.1)岁。比较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由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理人员与病房护士要详细交流,争取最短的时间了解患者的大量信息,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告知患者的注意事项和心理状况,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必须注意事项。接诊患者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处理各项复杂情况,采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获取患者的信任,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②术中心理护理: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全程陪伴患者,使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进行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静脉输液状况,并密切注意患者情绪变化情况,例如:发现患者情绪比较紧张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慰,果断判定正确的处理方法,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器械手术要操作熟练、眼疾手快为主治医生提供相应的手术器械,尽可能减少手术器械碰撞次数,避免为患者带来负面影响。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主治医生、巡回护士要轻声交流,不要探讨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尽量做到轻声说话、轻操作。③术后随访:手术完成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能帮助护理人员更准确的评估护理效果并积累相应的护理经验,提升整体的护理水平。如果患者得知手术室护理人员依然关心其术后状况,会感受到温暖和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标准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组共出现2例血压升高、1例心率加快、3例神经损伤患者,对照组有5例血压升高患者,心率加快和神经损伤者分别为3例、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7.06%、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室急诊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通常心理状况比较复杂,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急诊患者诊治及抢救时间比较长、痛苦较大,部分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严重者会拒绝治疗[3]。护理人员要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开导患者,实施相应的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突发的意外事故会致使患者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大忌,如交通事故导致年轻家庭成员死亡,患者家属情绪比较波动,这是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影响,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较大。因此,对患者实施抢救时,要合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患者及家属获取良好的心理护理,确保急诊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其心理状况变化比较复杂,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由被动手术转变为主动接受手术治疗,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者早日康复[4]。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神经损伤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特征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全程关心。引导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急诊手术患者行心理护理措施,能帮助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趙运琼.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66,36.

[2] 肖虹.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12):107-108.

[3] 孙东兰,王银中,张艳萍等.73例急诊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6):155-156

[4] 任冬云.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34-236.

猜你喜欢
急诊手术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急诊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2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非产科急腹症手术时机选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