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5-30 09:26唐锡悦
求知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会计教学中等职业教育渗透

唐锡悦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近几年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较差,学生之间水平差异较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校后不思学习,对自己放松要求,轻则得过且过、自由散漫,重则打架闹事、违纪违法,给学校德育和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尤其是进行本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操守,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已经是中职教育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又比较特殊,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文章从中职教育的现状出发,对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及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德育;渗透

一、会计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懂得会计工作在企业里的重要性,是把守“钱袋子”的重要一环,其最紧要之处就是要如实记账。纵观国内外不少财务欺诈案件,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在会计数据处理上大做文章,采取乱摊成本、费用,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用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手段,以达到转移国家财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包装上市的非法目的。而这些,都与会计人员缺失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相关,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财会教学中,教师应该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教育。

2.一个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德育渗透

不管是一年级就开始讲授“基础会计”,还是“珠算”等会计专业课程,如果一开始教师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和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在操作中养成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那么对于二年级开始进行的会计实务操作教学,学生会把逐渐养成的良好职业习惯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会计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

1.运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教育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曾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个时期的诚信,主要体现在个人的道德要求上。《周易乾坤》写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从而在立身创业层次上将诚信的内涵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教师应运用国内外真实发生的案例充分说明诚信在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比如震惊中外的“厦门远华案件”就是这种逃税案例的典范,经查阅相关报道可知,厦门远华集团内部控制尤其混乱,这么庞大的集团公司,期间管理层都是裙带关系,财务部门更是有一笔供其“挥霍”的账本。这种组织管理结构和我国许多小企业类似,没有严格的部门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监管不到位,使得诚信危机就更容易显露;又如在讲到“财务管理”中的商业信用时,可以引用典故“屠龙酒店”的故事阐释无论个人或企业,守信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发展机会,失信就会失去商机,受到惩罚,用“双赢来自信用”的思想进行德育。

2.运用讨论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给学生讲述大量案例的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准备材料,搜集论据,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会计的职业道德的认识。帮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白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技能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才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要善于因材施教,注意因势利导

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又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虽然渴望一技之长,但认知能力又比较差;乐于接受信息,但厌恶理论学习;思维灵敏活跃,却懒于思考;兴趣爱好广泛,却缺乏积极的理想和追求。因而很多学生上课不想听课,特别是理论课,精心准备的课,一番苦口婆心的话,很多学生都听不进。所以教师在渗透德育思想时要十分注意找到“兴趣点”,它是否被学生接受。教师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

三、会计实训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要想让学生在会计实训中真正感知和运用到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模拟实训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模拟实训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仅是进行会计技能的演练,更是会计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方法和工作环境。

通过会计理论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学,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企业真实的产、供、销全过程的核算综合模拟实训,达到学生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学生分到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比如会计岗位、出纳岗位、会计主管、材料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银行和税务工作人员等。通过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功能权限,使学生对职业道德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懂得在从事与会计相关的工作时在遵守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下努力实现企业的会计目标,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具体的做法是:按照国家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给学生使用模拟的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从建立总账开始,到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让学生对会计工作形成有系统的、直观的认识。首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里的成员就相当于企业里的财务科,各科设置的会计岗位有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明确每人在科室里的岗位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和协助同事做好科室工作,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让学生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后开始模拟实训,从拿到原始凭证开始,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分析每一笔经济业务,这时就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严格按照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T”型账,做好试算平衡、登记明细账和总账,到了月末再编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 表;最后再把凭证装订好交给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完成,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错误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进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假设安排某一组学生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做假账,造成企业的利润虚高,但最终仍被审计查出,而使企业受到严重处罚;而那些坚持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小组,则受到了表彰,企业的信誉也由此得到大大的增强。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增强了本专业能力的运用,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使学生感受到了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靠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来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

模拟实训结束后,还要给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打分,做账的结果正确与否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还要看学生在实训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敬业精神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计职业道德是何等的重要。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方法以外,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还有很多方法,比如还可以改变期末的考核方法、或是将理论课与实训课同时进行德育渗透等,德育不仅需要科任老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教育,还需要学校多开展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各种活动,树立榜样,使学生增强爱岗敬业和专业的自豪感,使学生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作者单位:广西商贸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会计教学中等职业教育渗透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