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经典诵读的深度融合

2015-05-30 09:45王芙蓉
关键词:经典诵读深度融合语文教学

王芙蓉

【摘要】 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抓好一个“诵”字积累经典,落实好一个“用” 字巩固内化,双管齐下实现语文教学和经典诵读的深度融合,把经典诵读与学生听、说、读、写语文活动相结合,才会真正丰盈学生精神世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关键词】 经典诵读 语文教学 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36-01

0

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它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改变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通过抓好一个“诵”字积累经典,落实好一个“用”字,把经典诵读和学生听、说、读、写语文活动紧密结合,学以致用,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抓好一个“诵”字

1.保证诵读时间。每天早读10分钟、每节语文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对“经典内容读本”诵读,可采取师生对诵、生生对诵、集体诵读、学生领诵等多种形式,让校园内充满琅琅的诵读声,从而落实诵读内容,大量积淀经典。

2.创新诵读方式。实践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讲、诵、画、书、唱、演、拼、写”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声情并茂讲经典,有声有色唱经典,快快乐乐玩经典,五彩缤纷画经典,独具匠心拼经典,神采飞扬仿经典,漂漂亮亮写经典,生动活泼演经典。

3.用好民俗节日。在中国传统节日到来时,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经典。如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毛主席的词《采桑子·重阳》,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之前,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诵读杜牧的诗《清明》,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情景。其它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诗词歌赋,背诵、赏析。

4拓展“链接”经典。教师要牢固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教材、拓展教材,“链接”更多的经典。如以课文作者为基点,“链接”这个作者的其它经典作品;以课文单元、主题为基点,“链接”突出这个主题的经典诗文、名言;以课文题材为基点,“链接”同题材的经典作品等。通过这样的拓展链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经典诗文。

如在教学《劳动的开端》结束时,我出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学生赏析,并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文诵读,这样既积累了经典,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像教学“诚信”这样的主题单元时,可以在结束或开始时让学生搜集关于诚信的经典诗文、名言诵读。

另外在识字中也会不失时机的学经典。如教学《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时,让学生在认识十个数时,由十个数字带出成语:一马当先、二龙戏珠、三羊开泰等积累,并找另一首数字诗《飞雪》让学生诵读,学生通过“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积累经典。

二、落实好一个“用”字

在日常的教学中,把经典诵读与语文课程教学有机整合,让诵读经典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

1.品读中仿用经典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品析感悟,结合自己的体会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归纳课文或段落内容,仿写经典,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2.日记中“用火”经典

“多读胸中藏汇,勤写笔下生花”,为了克服学生写日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现象,我让学生及时记载自己课内外诵读的古诗文,将自己的感想、受到的启发写进日记中,或对古诗文的理解意境配上自己的图画,或将经典改写成现代诗文,或给经典配上现代诗画,在与经典丰富多彩的交流中提高学生写日记的水平。

3.说话中引用经典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成语、格言警句和精美句段的积累。我经常鼓励学生说话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经典,提高运用经典的能力,学生积极性很高。例如在上《秋思》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后时,我要求学生以“我思念的……”为主题进行说话训练,鼓励学生用上积累的成语、格言警句和精美句段表达自己的心情,有的引用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的引用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的引用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名句。

4.习作中活用经典

学生的习作是最好播种经典之花的园地。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灵活运用经典,在习作中恰当的明引、暗引或使用生活化了的词句,就会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隽永。例如写借物喻人的作文《小草》,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时,就引导学生引用白居易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教学《雪》这篇习作时,引导学生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写同学时,引导学生对常犯小毛病的同学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相劝,用“不患人之不已之,患不知人也。”等句子。写某个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时,引导学生引用“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上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语句,使文章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奠基丰厚的智力背景和人生底蕴需要日积月累,只要把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在诵读中积累经典,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运用经典,学以致用就一定会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深度融合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