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五节芒防除试验

2015-05-30 10:48孙拥康汤景明冯祥成陈文武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孙拥康 汤景明 冯祥成 陈文武

摘 要: 为筛选出防除五节芒效果较好的除草剂,利用农达(41%草甘膦)、百草枯、精喹禾灵三种除草剂,开展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五节芒防除试验,结果表明:三种除草剂除草效果与施药剂量、施药时间呈正比时,三种除草剂均可有效控制五节芒生长;但综合施药和成本情况,确定出农达(41%草甘膦)为防治五节芒优选除草剂,施药剂量以3 000 mL·hm-2为宜。

关键词: 五节芒;;百草枯;精喹禾灵

中图分类号:S451.2;S543;S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5-0024-03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区,湖北省为其最适生区之一[1]。五节芒作为先锋植物,其根茎萌发迅速、生长快、水肥争夺能力强等特点,极大危害着新造林地林木幼苗的生长和丰产,严重地区年年造林不见林现象屡见不鲜[2,3]。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为五节芒高发区,如何有效防除五节芒,减少其对新造林的危害,一直是当地林业工作者重视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往五节芒防治主要靠人工挖除,该方法虽然有一定的除草效果,但费时费力、除草不彻底,投入成本高、收获效益低,还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有机质损失,破坏生态平衡[4-7]。而化学除草成本低、见效快,已成为当前林业生产普遍使用和推广的方法[8,9]。为筛选出防除五节芒效果较好的除草剂,于2013~2014年进行三种除草剂防除五节芒试验,以期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生产实践中五节芒防除提供科学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咸宁市咸安区东南部桂花镇国营小岭林场,东经114°19′10″,北纬29°39′21″。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同季,自然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pH值45~55。年平均气温为168 ℃,年均降水量为1 5083 mm,无霜期长,年均为258 d,相对湿度为78%[10]。试验区宜林荒山地基本以五节芒为优势群落,覆盖度90%以上。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药剂

农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江苏恒大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百草枯,浙江绿野农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精喹禾灵,青岛丰邦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2.1.2 杂草处理和施药方法

2013年12月先刈割试验区五节芒地上部分,然后进行火烧清理试验地,2014年3月五节芒萌生枝叶高度为20~40 cm时,施药试验;全林施药,第1次施药后,需对表绿五节芒进行补施,施药时应注意幼树保护。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三种药剂,每种药剂个处理水平要求同一处理(小区)尽可能在同一水平带和同一坡向,不同的重复(区组)可以间隔较远距离或立地条件有一定的差异,每种药剂每个处理水平3次重复。面积6667 m2,间5 m,1 m×1 m,样方平均结果。

2.2.2 效果调查

施药后详细观察并记录五节芒5,10,15,20,30 d的生长情况和形态变化,90 d除莠效果和持效期调查。除草效果计算方法:除草株数效果(%)=(枯死株数/区总株数)×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药对五节芒生长形态影响调查

表2为三种处理水平下喷施三种药剂5,10,15,20,30 d后五节芒形态变化和效果观察,由表2可以看出:同一药剂,除草效果与施药剂量、施药呈正比关系;从各药剂防除五节芒综合效率看,农达(41%草甘膦)和百草枯除草效率,短期内均表现出良好的除草效果,而精喹禾灵综合除草效率则明显劣于前两种药剂;从各药剂持效期看,三种药剂持效期由大到小依次为:农达(41%草甘膦)、百草枯、精喹禾灵,农达(41%草甘膦)持效期最长,可达45 d。

3.2 三种药剂对五节芒防除效果

由表3可以看出:三种药剂不同处理水平下对五节芒防除效果表现为:随着药剂使用量的增加,五节芒防治效果越明显;药剂使用量取时,基本均可有效控制五节芒生长;从除草效果看,精喹禾灵除草效果明显劣于其他两种药剂,农达(41%草甘膦)时,五节芒防除效果可达945%~986%,百草枯时,五节芒防除效果可达918%~964%,这两种药剂五节芒防治率均达90%以上,而精喹禾灵时,五节芒防除效果为866%~903%,防治率略低;同时,表3不同除草剂除草效果显著性差异SSR测验表明:在005水平下,农达(41%草甘膦)与百草枯平均除草效果差异性不显著,二者与精喹禾灵平均除草效果均呈显著性差异;而在001水平下,农达(41%草甘膦)与百草枯平均除草效果差异性不显著,与精喹禾灵呈显著性差异,而精喹禾灵与其他两种药剂平均除草效果差异性不显著。综合考虑三种药剂除草效果、使用情况等,农达(41%草甘膦)除草效果最好,为防除五节芒优选药剂,药剂使用量以为宜。

3.3 不同措施防除五节芒成本分析

表4以各除草剂的处理水平为例,列出五节芒不同防除措施的成本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五节芒不同防除措施成本主要为用工和农药成本;三种化学药剂防除五节芒成本由低到高依次为:农达(41%草甘膦)<百草枯<精喹禾灵,同时,三种化学药剂成本均明显低于人工挖除成本,采用农达(41%草甘膦)和百草枯防治五节芒的成本分别为2 160元/hm2、2 220元/hm2,除草效果均达90%以上,采用10%的精喹禾灵防治五节芒的成本为2 675元/hm2,除草效果在85%以上,而采用人工挖除五节芒成本为7 750元/hm2;从化学药剂与人工挖除费用比例看,在有效控制五节芒的前提下,采用化学除草剂比纯人工控制五节芒成本降低425%~536%(每公顷节资1 975~2 490元)。

4 结论与讨论

(1)三种化学药剂对五节芒生长形态影响调查表明:除草效果与药剂用量、施药成正比关系;三种药剂中农达(41%草甘膦)除草效率及持效期优于其他两种药剂。

(2)三种化学药剂对五节芒除草效果表明:三种药剂时,五节芒均可得到有效控制,除草效果在85%以上;综合三种药剂除草效果及施药情况,确定出农达(41%草甘膦)为防治五节芒优选化学药剂,药剂使用量以为宜,防治率达94.5%。

(3)不同措施防除五节芒成本分析表明:五节芒防除成本主要源于用工和用药成本;化学药剂除草成本均明显低于人工除草成本,农达(41%草甘膦)防治五节芒成本最低,同时,在有效控制五节芒前提下,化学药剂除五节芒比人工成本降低425%~536%。

(4)研究表明,林业化学除草技术要大面积使用,不仅需要有严格的符合实际的推广方案和管理质量技术,还要综合考虑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生态学特性[11,12]。因此,如何将化学药剂防除五节芒与其他营林技术措施综合应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五节芒生态控制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周婧,李巧云,肖亮,等.芒和五节芒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植物生态学报,2012,36(6):504510.

[2]周俊宏,毛斌,舒骏,等.新造林地五节芒防治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4,34(5):5356.

[3]周建群,覃桂聪,刘宏东,等.草舒对五节芒和芦苇的除草效果初报[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3):5152.

[4]郁庆君,高大海,高浩杰,等.湿地松幼林地五节芒防除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13,33(6):7780.

[5]蔡劲松.乳源木莲幼林中恶性杂草的化学防除试验[J].武夷科学,2008,24(1):131134.

[6]程良绥.杉木、马尾松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J].防护林科技,2005,(5):2425,29.

[7]李彩云.茶树、果树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4,24(1):4951.

[8]田晓华.化学除草剂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1,24(3):4848,50.

[9]张芝芳.化学除草剂在林业方面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5):217219.

[10]兰晶.咸宁市桂花镇生态旅游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9,(36):9798.

[11]洪长福.幼林地化学除草推广与质量管理技术[J].华东森林经理,2001,15(1):78.

[12]徐志文,钟荣,李园华.人工幼林化学除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14115.

(责任编辑:郑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