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5-05-30 10:48陈宏彦张惠琴梅朋森伍遇普李争艳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宜昌猕猴桃

陈宏彦 张惠琴 梅朋森 伍遇普 李争艳

摘 要: 宜昌是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为加强猕猴桃原产地保护,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座谈、走访,分析了宜昌市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优势条件,总结宜昌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建议,认为当前宜昌猕猴桃产业应因地制宜、科学适度发展,突出特色品牌优势,在宣传引导、政策扶持、科研投入、科技支撑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努力,做优做强宜昌猕猴桃产业。

关键词: 猕猴桃;产业调查;宜昌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5-0046-03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属于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是一种落叶藤蔓果树,是当今最年轻的栽培植物之一[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2-3]。

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前26种水果中,猕猴桃营养最为丰富全面,富含维生素C、A、E以及钾、镁、纤维素之外,还含有其他水果比较少见的营养成分,其钙含量是葡萄柚的2.6倍、苹果的17倍、香蕉的4倍。我国自唐代就有猕猴桃栽培记载,距今已有1 300多年历史。近代猕猴桃良种选育工作开始于1978年,1983年小规模建立示范园,1990年后大规模迅速发展[4]。三峡地区是国际公认的猕猴桃发源地,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占全国的508%,在猕猴桃野生资源中果实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美味系和中华系猕猴桃种类最多,猕猴桃是该地区重要的乡土经济林,宜昌夷陵区雾渡河是公认的猕猴桃原产地。为加强对猕猴桃原产地的保护,科学推进宜昌猕猴桃产业发展,2015年3~5月,宜昌市林业局组织由宜昌市林业学会牵头的调研专班,对宜昌市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组通过对全市猕猴桃原生分布、人工栽培及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针对宜昌的实际和猕猴桃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建议,供探讨。

1 调研工作方法

调研组首先认真查阅资料,分析了百多年来,宜昌雾渡河猕猴桃被引种到新西兰,经培育、改良后风靡全球的产业发展史,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猕猴桃产业发展座谈会,请宜昌市外侨办、宜昌市林业局部分退休职工和林业技术骨干等一起对猕猴桃起源、宜昌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到兴山龙门河、夷陵区雾渡河等地进行了现场调查,与猕猴桃种植大户谭国平、雾渡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刚、长阳中武当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明等探讨猕猴桃产业发展;并有针对性地到超市、马路市场采集猕猴桃销售及市场情况。对宜昌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2 宜昌发展猕猴桃的优势分析

宜昌气候温润,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水质纯净,非常适合猕猴桃生长。

2.1 生态环境适宜

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下才能完成,对温度、土壤、光照、水分、风、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有一定的要求。宜昌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夷陵区、长阳县、兴山县、五峰县等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质中pH值适宜,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发展猕猴桃,尤其是海拔700~1 300 m区间,栽植猕猴桃,具有根系发达、枝叶茂盛、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好、口味佳等特点。

2.2 种质资源丰富

宜昌是猕猴桃的故乡,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自然分布广泛,在夷陵区、兴山县、长阳县、秭归县、五峰县等山区县市分布较为集中。据初步调查约有031万hm2,总株数约55万株,其中挂果树约20万株,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优质品种资源。1995年,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研究院武汉植物所合作,推广金魁、三峡1号、武植3号、魁蜜等4个猕猴桃优良雌性品种(系)和硬毛雄、磨山四号2个雄性品种,并开展选育驯化研究工作,近20年来,宜昌规模化种植的优质猕猴桃品种已有10余个。米良1号、红阳等都已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加口感、更高抗性的三峡2号已做好推广应用准备。

2.3 市场需求旺盛

猕猴桃作为一种稀奇珍果,因其风味独特、果肉翠绿、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保健果品——猕猴桃的需求与日俱增。宜昌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拥有现代化的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港口,是全国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宜昌作为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社会上的著名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宜昌猕猴桃已陆续进入需求量较大的武汉、青岛、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市场,并深得消费者青睐。而本地市场上,宜昌猕猴桃供应量仅占全市猕猴桃消费市场的2成左右,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2.4 品牌优势突出

2002年,第五届国际猕猴桃学术研讨会首次确认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湖北宜昌雾渡河。2006年,在新西兰召开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来自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美国等19个国家的200余位猕猴桃专家再次确认: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2013年,新西兰猕猴桃专家、皇家学会院士罗斯菲格森博士一行专程到雾渡河考察原产地猕猴桃资源。宜昌市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老家”[5],其品牌影响力也正在不断显现。宜昌市夷陵区猕猴桃协会已成功申请注册了“雾渡河猕猴桃”地理标志商标。近年来,在雾渡河还大量发现猕猴桃“化石”(目前正在送有关部门鉴定),当地人称为“羊桃石”、“猕猴桃石”,一颗颗、大大小小的猕猴桃在石头中栩栩如生,夷陵区雾渡河猕猴桃正从一种特产逐步衍生成一种文化。“三峡1号”、“三峡2号”等一批以地域命名的优良品种正在大面积推广,这些都是宜昌发展猕猴桃的先天优势。

2.5 综合效益明显

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猕猴桃产业是一个投入较低产出较高的产业。据雾渡河镇观音堂村种植户谭国平介绍,建园成本约45 000元/hm2,苗期管理成本3 000 元/hm2,第5年,进入稳产后管理成本在4 500~7 500元/hm2,按稳产8年计,每千克成本约057元,建园成本及管理费用远低于新西兰、意大利等主产国。以夷陵区雾渡河观音堂村田启富为例,该户4口人,2001年通过退耕还林定植猕猴桃025 hm2,从2005年开始收益,亩产1 500 kg,每年可卖猕猴桃5 700 kg,收入28 500元左右,不含套种蔬菜、茶叶等及退耕还林3 450元/hm2的补贴,每亩收入7 500元,远高于种粮收入。观音堂村户均发展有013~02 hm2猕猴桃,进入盛果期,户平猕猴桃收入就有15 000~22 500元。同时,在宜昌已成功探索出的猕猴桃与茶叶套种模式,还可以带来亩平2 000元的茶叶收入。可见,猕猴桃产业是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的朝阳产业。

3 宜昌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宜昌猕猴桃产业化发展起于2000年,经过近15年的培育和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目前,全市累计人工栽培猕猴桃45653 hm2,产量3 256 t,产值约1 628万元。全市300多户从事猕猴桃种植,有800多农民季节或长年从事猕猴桃信息、技术、加工、贮运、销售等服务;全市已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2家(夷陵区雾渡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长阳中武当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协会1家,申请注册有“雾渡河猕猴桃”地理标志商标1件。

宜昌猕猴桃人工栽培基地主要集中在夷陵区雾渡河镇、长阳县鸭子口乡和兴山县龙门河林场等地。雾渡河镇抓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契机,积极引导农民规模发展猕猴桃产业,以雾渡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为龙头,连续五年在观音堂、龚家河2个村连片规模发展猕猴桃21167 hm2,形成了3个猕猴桃专业村。目前,宜昌市猕猴桃销售主要以路边市场销售为主,少量高端品种走特产店的渠道销售,主要的路边市场包括宜(昌)—兴(山)公路边建立的观音堂、大庙二个猕猴桃和水果、小商品批发零售路边市场和长阳中武当景区市场,精品礼盒单价最高达56元/kg,批量销售价5元/kg,一般零售价在3~10元/kg。宜昌规模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三峡1号、金魁、米良1号、红阳、华优、秦美等。

4 猕猴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宜昌猕猴桃产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宣传力度不够,作为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对猕猴桃的营养保健价值、栽培经济价值宣传不够;二是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猕猴桃专业技术队伍缺乏,农户、合作社反映的许多问题难以给予科学的指导;三是林农对果树管理认识不够,缺乏应有的修枝整形、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知识,直接影响了产量和品质;四是扶持力度不够。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猕猴桃产业发展中需要特别注意加以解决的。

当前,要尽快把宜昌猕猴桃的环境、资源、区位、品牌优势转化为商品、市场、经济优势,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4.1 明确发展定位

在全面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明确宜昌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宜昌作为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具有很高的科研及品牌价值,猕猴桃产业应立足资源优势,建立标准,树立品牌,形成特色;应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适度发展,重点突破,建立标准示范果园。

4.2 加强宣传引导

宜昌发展猕猴桃产业品牌优势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宣传活动,培育内部市场,拓展外部市场,增强林农发展信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猕猴桃产业链建设。建议加大对猕猴桃原产地、营养价值及其产业发展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认可度,扩大“原产地”品牌影响力。

4.3 加大扶持力度

除继续整合相关项目引导猕猴桃产业发展外,应设立猕猴桃发展专项。建议省级设立世界猕猴桃原产地保护项目,建设夷陵区雾渡河猕猴桃示范园、标准园;建议市级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猕猴桃产业发展大户给予奖励;建议夷陵区整合资源,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定价”的方式,做大做强“雾渡河猕猴桃”品牌。

4.4 加强科技支撑

依托两家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组建猕猴桃栽培技术专家团,加强猕猴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做到各主要乡镇有专家组,各村有专业户、技术骨干。只有走科研支撑产业,产业服务市场的路子,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健康地发展。

4.5 加大科研投入

一是大力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开发研究,依托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峡植物园,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合作建立三峡猕猴桃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开展野生猕猴桃的选育、驯化等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猕猴桃栽培模式和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猕猴桃有机栽培、绿色栽培、复合栽培技术。三是加强猕猴桃栽培标准化研究工作。

4.6 加强对外交流

宜昌是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在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物种资源保护等领域有很多值得与世界各国,尤其是猕猴桃主产国交流合作的地方。建议安排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到新西兰等地考察、学习,对接猕猴桃栽培技术、猕猴桃回归引种、猕猴桃储存保鲜等方面合作事宜,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5 结论

宜昌市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是积极加强猕猴桃原产地保护,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符合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产业调整。当前,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投入和对外交流,是破除问题、转化优势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宜昌猕猴桃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提取猕猴桃的DNA
湖北宜昌卷
摘猕猴桃
云雾缭绕宜昌城
把宜昌建成受人尊重的城市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养个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