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钱包

2015-05-30 01:18董莉
IT经理世界 2015年5期
关键词:银行卡钱包芯片

董莉

如今,很多人都把手机当成了24小时和世界在线连接的载体。现在出门不能忘带手机、钥匙和钱包,但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就可以替代钥匙和钱包,成为人们唯一需要带在身边的东西。不管是买咖啡,还是去麦当劳买汉堡,没有钱包也可以通过手机完成购买。

咨询公司Double Diamond高级分析师里克·奥格列斯比(Rick Oglesby)认为,苹果将消灭传统电子钱包,未来的钱包又回归到基于手机的服务,只有购买了特定手机才能拥有服务。在移动领域,这意味着银行会考虑放弃推出手机钱包的想法,更多的是跟手机系统商合作。

CFCA发布的《2014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移动支付用户比例成倍增长,逾五成月支付额300元~1000元,此外,近场支付习惯渐养成,月均百元,大多支付5次以内,NFC近场支付2013年的用户比例为3.6%,2014年达到8.5%。

不过调查也显示,受手机终端与卡片更换限制,近场支付虽然成倍增长、概念普及度高,但未达到质的突破,应用推广仍尚待时日。CFCA副总经理王梅表示,移动支付势不可挡,手机银行业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移动金融或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剪掉银行卡的梦

“手机+各行各业”的模式是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对于银行业而言,就是“手机+金融”,需要将更丰富更全面的金融应用都搭载到手机上,通过手机将银行业务与用户的需求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围绕“手机+金融”,招商银行近年来一直尝试各种花样。2010年,iPhone 3GS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招行推出“水泥+鼠标+拇指”的全新业务模式,发布了iPhone版手机银行。2011年,提出“剪掉银行卡”的战略,招行希望构建一个基于实时连接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移动金融解决方案。随后一年,招行推出业内第一家基于NFC手机的移动支付产品“招行手机钱包”,实现了手机与银行卡小额支付功能的合二为一。

但招商银行副行长刘建军认为,这仅仅是招行“剪掉银行卡”战略布局的第一步,“因为我们深知客户的金融需求远不限于移动支付,未来银行应该搬到手机上,除了到网点开户,其他都在手机上处理。”刘建军说,“我们的目标是用一部手机轻松搞定所有银行事。”

然而,现实中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是技术,如何将银行账户安全地与手机结合,并可以通过云端远程安全控制,这个技术难题招行已在两年前突破。二是标准,即手机与POS机之间安全通讯的金融行业标准,这个已在2012年由人民银行最终确立。三是模式,即安全芯片如何与手机结合,随着Apple Pay的风起云涌,全终端模式当前最被业内看好。在这三个先决条件之中,刘建军认为模式最难突破,因为需要整个产业链各方通力合作,实现跨界整合。

“一闪通”的推出可以说是让招商银行“剪掉银行卡”梦想成真,把银行卡所有功能集成到手机中,也是与银联、芯片厂商恩智浦、手机厂商华为、三星、OPPO等多方合作的结果。

传统的办业务模式是先掏出钱包,在钱包里找到银行卡;第三步刷卡;第四步输入密码或者签字;第五步再把卡塞回钱包和口袋。“一闪通”将繁琐的流程变成两步:拿出手机“嘀”一下,输入密码或者签名。还有一点不同于“手机钱包”的是,“一闪通”更大胆地开放了大额支付。

张瑶尝试过很多支付方式,这或许与他从事互联网行业有关,比较能接受和愿意去尝试新事物。通过电子钱包、芯片卡支付以及“银联随行”的方式在反斗城、711、麦当劳等地方进行过支付。相比较一些需要预存现金的方式,招行 “一闪通”让她觉得更方便——“不用圈存,设置一下就可以使用”。在太阳宫大厦的招行网点,ATM已经有非接模块,张瑶把手机放置在感应区就能顺畅的完成取款操作。

目前可以受理银联 “闪付”的POS终端接近400万台,使用“一闪通”手机消费将更加方便;另外,随着全国50多万台ATM逐步增加NFC功能,“一闪通”手机存取款也将由招行1万多台ATM扩展到所有ATM。

不要骨感但求丰满

在与招行合作的手机厂商中,相比华为、三星,成立于2004年的OPPO可谓是新人,但它们在移动支付上的尝试却不输于人。

OPPO从2013年8月就跟招行合作“手机钱包”。从移动钱包到“一闪通”, OPPO投资与战略合作副总裁王吉奎经历了整个过程。

对于双方一拍即合的原因,王吉奎觉得有三个方面:首先一点是招行和OPPO都是有创新的基因;另外,招行和OPPO用户人群都是天然的切合——他们都热爱新生事物,都在拥抱新兴科技,热爱新的生活方式;第三是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接近:重视用户体验,在产品研发,包括技术调试和服务方面,都能做到追求极致、快速。

OPPO尝鲜NFC是在2012年,彼时,谷歌和三星都出了带有NFC功能的手机,“我们也想加载这个功能,那时候还是用来传输和碰碰标签,没想到支付。”王吉奎回忆道,“后来才发现可以做支付,做跟用户日常生活相关的功能,于是在2013年上半年就开始研发新功能。”

由于移动金融产业链较长,银行、支付机构、运营商、手机厂商等参与者众多,任何一方单打独斗往往难以形成突破,所以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挑战。

在王吉奎看来,整合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硬件、软件、服务集成后,需要进行实地测试,机具的匹配度、标准协议、等候时间等影响用户体验的环节都需要精细打磨。

以前的安全芯片是加在SIM卡上,所以进行支付需要换SIM卡。合作初期,OPPO需要把手机拿到招行,把程序写到手机里面,但如此操作就不能进行空中发卡。“一闪通”实际上是把安全模块内置到手机里边,跟安全有关的计算不是在手机的主CPU里面进行,而是在一个专门的安全芯片里面进行。

“测试过程中耗费很大,由于我们有自己的经销商,线下渠道多,还能得到很多的实际操作的反馈。”王吉奎介绍,系统的整合也是一方面,招行是应用厂商,链条上还涉及手机上的硬件、驱动、操作系统、NFC芯片、安全管理系统等都整合在一起,“怎么协调好,要有耐心。”

目前“一闪通”支持的机型也仅仅是华为荣耀6 Plus、三星GALAXY Note 4(公开版和联通版)、OPPO N3、N1 mini等四款,除了支持手机的型号很少之外,线下应用场景的普及和员工的教育都是目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不光是产品,运营、标准、技术等复杂问题都解决了,现在的问题是市场教育。”刘建军举例说,“我到外面买咖啡时,第一个想到要掏钱包,并没有想到掏手机,这个是一个蛮大的门槛。怎么样让消费者买东西时候能够把手机掏出来用。说来简单,做起来却相当难。”

此前,“手机钱包”推出时,里面涉及很多专有名词,比如电子现金、“闪付”等,这些概念对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耳熟能详,但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却很陌生。为此,OPPO跟招行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通过官方微博,线下渠道的促销人员、售后人员各种方式给消费者指导。

不过,让王吉奎欣喜的是,他们遇到的很多问题也逐渐变得不是大问题,比如安全问题的改进。“我们经常会听到消费者问手机丢了怎么办,会不会被盗刷?”为了保障用户账户和资金安全,“一闪通”在系统技术和信息传递当中,使用令牌技术把真正的卡号用虚拟账号代替;通过安全芯片加密存储;以及实时“暂停”服务等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其中,令牌支付技术也是Visa和万事达卡今年在国内努力推广的安全支付技术。

“一闪通”只是开始,移动支付的发展还要整个国内银行业一起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未来我们希望不管谁的手机,不管谁家的卡都可以这样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先做了。”刘建军说。

王吉奎也发现,苹果支付出来之后,国内银行也更加积极,“开始觉得这是个趋势,会主动来找OPPO合作。我们也很愿意跟国内银行业一起,慢慢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猜你喜欢
银行卡钱包芯片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网上理财陷阱多 捂紧钱包别上当
银行卡被同学擅自透支,欠款谁偿还?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钱包
芯片测试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关于审稿专家及作者提供银行卡号的启事
74HC164芯片的应用
看好你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