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

2015-05-30 10:48王双菊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就感快乐学习师生关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的推出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数学课程自身的发展,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提高人们思维能力的推进器,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学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真正“快乐”起来,使他们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数学:一是趣味性可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二是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三是成就感是学习数学的驱动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快乐学习;师生关系;成就感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测量,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这是学生对数学的一种错误的认识。中学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走向现实生活中,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用数学知识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

一、趣味性可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这样可加速知识的接收、贮存、加工、组合及提取的进程,知识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达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进取,甚至创造奇迹的地步。

1.紧密配合教材,设置悬念,把数学课讲得生动有趣

教师应恰当地引用与教材内容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烘托教材,引起学生的思索,使课堂所氛活跃,使学生的注意集中或者设置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我对同学们说:“我有一件事想麻烦同学们帮我办一办。”学生纷纷举手,几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将手举的更高了。我亮出一块先前用过的胶合板制的三角板说:“我这块三角板断了一个角,需要照原样再做一块,但断掉的那个角不知丢哪了,可能被扫到垃圾箱去了,想请大家帮助去找,好再做一块。”有些学生想马上去找,但也有几个学生说不必,可以通过这块重画出原来的那个三角形。一时学生议论纷纷,这就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两角夹一边”的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学习中去。这样课堂上就能收到很理想的效果。

2.用口诀,提高记忆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知识的获得靠记忆,但遗忘是在所难免,所以保持记忆十分必要。一般我们把记忆的东西编成口诀来记,这样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小故事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

故事具有吸引人的情节,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生听完故事后能产生很多联想,并生出很多疑问。恰当的使用会对课堂产生易想不到的效果。

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向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不能千篇一律采用一个模式。主持人是学生或者老师。目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从理论研究层面逐步向实践操作层面转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所以对师生关系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已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实践也证明,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把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矫正学生对数学恐惧心理的突破口。课内多启迪多提问;课外辅之适当的数学讲座,开辟“数学角”,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在数学海洋中遨游,让他们看到数学天地的无限宽广。

2.数学教师的情感要真挚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或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这样,何愁学习没兴趣呢?因此,从情感因素入手,优化师生关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解学生所疑,解学生所难,乐学生所乐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而是常常因为喜欢某教师而去学习该课程。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得喜欢学生、关心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诱导每一位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和每一位学生交往,使学生从内心感到老师的可亲、可近。教育家捷尔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他才能教育孩子。”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蹲下身和学生交流和沟通,且多去班级各学生谈谈心,了解学生身边的事,和学生拉拉家常,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成为朋友,学生一定会喜欢你!

三、成就感是学习数学的驱动力

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对激发自我发展和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个学生由于自我获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积极向上的成功的情感的体验,那么它随之而来产生主动学习内驱力,而个人内驱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条件无法比拟的。因此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就是不断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内因,因为只有内因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依据。所以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综上所述,中学生需要活动,喜欢活动,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有权设计活动方案,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及活动材料,能够自己控制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他们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

王双菊(1977.8.6~),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200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于河北省清苑县张登中学,担任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一级教师。曾在教育教学中多次获得上级奖励,2008年9月和2012年分别获教学成绩优胜奖。在2006年8月和2011年,在清苑县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次一等奖和两次三等奖。在2011年、2013年、2015年曾三次获政府嘉奖。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成就感快乐学习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改中英语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改变
让数学学习焕发活力和光彩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浅析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