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版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研究

2015-05-30 23:18蔡伟凤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

蔡伟凤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英汉文化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文化教学;小学英语课堂;跨文化意识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及问题

通过调查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现状本次研究旨在找出现阶段小学英语的文化教学素材,文化教学的活动及教学技巧,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反思提出一系列提高文化教学效率的措施。

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抽取了来自我校四个年级的四个班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问卷调查选择了六年级,五年级各一个班(共78人)

3.研究方法

(1)文献法:对文献资料进行检索、评价、研究,了解国内外关于跨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为本研究收集比较丰富充实的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结合课堂观察和相关文献设计了一张问卷调查表(匿名)。调查表共含有6个问题。问题1大概了解了课堂文化教学的有效度。问题2-6着眼于课堂文化教学的两大要素:教师和素材(以PEP课本为主)。

(3)课堂观察法:作者观察了数节小学英语听说课和故事教学课,作了细致的课堂实录。这些实录为分析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研究素材。

二、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比较偏狭。文化作为语言教学的背景和语境是众多外语教材的主要特点。从目前看来,文化教学仍然还是语言教学的附属品,处于从属地位,因此文化教学内容在外语教材中往往不能得到详尽的描述,通常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片面、肤浅、狭隘地呈现异国文化,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材时常常会不自觉地获取对异国文化不准确甚至歪曲的理解。不仅如此,教材中大多选用的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日常生活层面作为文化教学的内容。以PEP教材为例,教材中的话题来源基本上全是围绕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展开。这种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教学内容编排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应让他们多了解真实的社会,引导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和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思考。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对一些具有争议的、涉及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提高的。

(2)内容呈现缺乏系统性。由于当前外语教学仍然是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任务,教材中所包括的文化信息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地位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共同成为外语教学的目标,这一思想体现在教材中就是要全面、系统地呈现和对待跨文化教学内容。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语言与文化应该有机结合,应该以文化主题为主线,语言系统为暗线。若有可能,跨文化教学最好能有独立的大纲、内容和实施细则,这才是系统的跨文化教学。当然,它不能与语言教学系统脱节,应该统一考虑,有机结合。

2.教师存在的问题

缺乏提高跨文化教育素养的新教育理念我们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另一种语言,必然会涉及双文化,而外语教学受到双语文化的制约,必定具有跨文化因素存在。

缺乏提高跨文化教育素养的主动性、自觉性从某种程度上讲,英语教师在提高跨文化教育素养的过程中,一方面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与跨文化教育相关文化的自觉性,对于积极主动地加强跨文化教育教学更是关注甚少,未能将跨文化教育素养的自我提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忽略提高跨文化教育素养的现实性、持久性现行的英语教材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取材,话题多是实用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就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学生熟悉这些话题,不用多讲他们就能理解。

三、对有效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

1.向学生不断地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拓宽渗透的渠道。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如在书写地址时,表现了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国人看问题喜欢从一般到个别,而英美人更注重个别,所以,中国人写地址从大到小,如:杭州江湾小学;而英语中则恰恰相反,从小到大,如:JiangwanPrimarySchoolHangzhou。

2.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挖掘教材,拓展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在教学teacher一词时,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时,也就相应地称“陈老师”为“TeacherChen”。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在中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不仅使一种职业,还是一种尊称。在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讲解,才能让学生避免在称呼上的错误。

3.挖掘对话和阅读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有关文化背景的知识和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增加对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而发展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PEPBook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nisEaster?单元教学时,教师可开展一系列与Easter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感受西方文化,做到先体验再理解。

4.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外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包括单词、句法、语法外,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在模拟语言环境、创设语言氛围方面,如何有机地与课堂结合,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调动学生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

5.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在情景中学习语言效果最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学习中尽可能多地因地制宜设置语境,营造英语文化氛围来配合学生的英语学习。例如校园标语、名言警句、哲人语录,均可用英语设计,用英语编写门牌、班牌,用“Keepoffthegrass!”,“Nosmoking!”等警示师生保护花草树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使学生无形中感受到英语文化,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

四、结语

课程的不断改革,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学把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做到有效的结合。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英语和他们交流以及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更要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Kramsch,Claire.”Theculturalcomponentoflanguageteaching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8(1995):83-92.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即时评价效果调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实践探索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课堂体态语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