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培养学生乐学数学的心理素质

2015-05-30 11:09颜金来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乐学兴趣数学

颜金来

【摘 要】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心理素质,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乐学;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素质,是人们对事物感觉到喜爱的情绪,是一种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心理素质,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向纵深推进,我们的教学仍不同程度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培养,要针对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增强乐学数学的心理素质,不断迸发学习数学的动力,从而增强数学教学的双边效果。

一、努力展现知识背景,激起学生乐学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年代,每一个数学概念的诞生和发展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展现所教内容的历史背景,恰当的穿插一些数学史料,让学生沿着数学发展的足迹,认识理解数学的内涵和真谛,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发现学好数学的用处。这无疑会激起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心理欲望。

例如,在引入实数概念时,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数”的概念的发展史。从远古的“结绳”和“堆石”记数法。逐渐产生了“自然数”概念;在丈量土地、计算长度和产量以及分配劳动成果的过程中,有了“正分数”的概念,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又产生了“负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产生了“有理数”、“无理数”等。并向学生指出,我国是最早使用分数运算法则和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的国家。学生听完数学史故事后,精神振奋兴趣倍增,从中体会到数学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实践探索,战胜困难的奋斗史。由此,学生学习实数这一部分知识,自然兴趣盎然,求知欲强,不再枯燥,学得津津有味。可想学习效果自是不同。

二、用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的渴求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渴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体验和理解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氛围中探索、发现、获得知识。初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的开始,初中代数用字母表示数,从特殊到一般,提高了抽象性,增加了理解的难度。用心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渴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

例如,在讲“幂的知识”时,可以拿一张只有0.01mm厚的白纸对学生说:“这张白纸经过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有多少?有我们的教学楼这么高吗?”停顿片刻后说:“要超过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学生惊讶,教师乘势指出“学习了幂之后,我们可算出其厚度为约10737m。”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满足学生学好数学的渴求。

三、精心选择课堂练习,巩固学生乐学数学的意识

课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适当地练习,才能打牢基础。设计课堂练习时,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培养能力、一题多解等的练习,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同时控制习题的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难倒学生,让学生在平淡的练习中体会无穷乐趣,在轻松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巩固学生乐学数学的心理意识。

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时,可以这样出题: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有32支足球队参加小组赛,每小组4支队伍,问一共要举行几场小组赛?这种题的设计趣味性强,难度不大,又符合当前中学生喜欢足球的心理,通过讨论即可解决问题。学生能从解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巩固了乐学数学的心理意识。

四、多方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乐学数学的动力

一位教育学家说:“一个数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得喜欢学数学。”因此,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老师和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从多方面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乐学数学的心理动力。

例如,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民主和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妙趣横生地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运用。定期收集同学们对数学课的意见、看法,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不破坏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的微调。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从多方面融洽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数学老师,对数学这门课程倍感兴趣,进而调动出学生乐学数学的心理动力。

总之,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心理素质,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有力增强学生乐学数学的心理意识。

猜你喜欢
乐学兴趣数学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