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兰州市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5-30 11:09瞿艺伟胡晓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公示语对策研究问题

瞿艺伟 胡晓梅

【摘 要】作为了解城市的窗口,人们对于公示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就甘肃省兰州市而言,依然存在公示语翻译不规范等问题。本文通过列举实例,陈述了兰州市公示语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此同时,提出了规范兰州市公示语翻译的对策。

【关键词】公示语;公示语翻译;问题;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渐体现出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兰州这一甘肃省的省会城市,随着其服务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在这一过程中,公示语在城市服务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仍然存在着不规范的公示语,影响着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只有加强完善公示语翻译,才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公示语作为窗口对话城市的作用。

一、兰州市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公示语翻译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了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但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取证,对兰州市的公示语翻译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单词拼写错误

单词拼写错误是公示语翻译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形式,也是最不应该犯的一种错误。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在市区内发现了不少这种单词拼写有误的公示语。例如,在省博物馆中,“贵宾接待室”下面的英文翻译为HONORED GUEST RECEPTION ROON ,这里ROOM错误的拼写为ROON。电影院将“影城内请勿摄像或拍照”译为Do not take vdeo record or photograph,vdeo的正确拼写应该为video。类似于此的拼写错误的公示语在兰州市区并不少见,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该种错误,公示语翻译作为城市的服务窗口,出现这种低级性的拼写有误是实属不该的。

2.语法错误

公示语翻译存在语法错误在兰州市内也是层出不穷的。笔者在市区内的一家电影院内看到影院将“请勿食用非本影城出售的食品”,这一观众须知翻译为No any food not taken from the cinema。只要对英语有所了解的人,不免会发现其中的语法错误,food在这里作主语,应该用被动语态,在这里应该为No any food should not be taken from the cinema.

此外,某一辆公交车上“严禁站人”的贴士下标注着Prohibit stand,prohibit是动词,stand可以作为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但是这二者连用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笔者认为这里翻译为Prohibit standing比较准确。

3.一名多译

城市公示语中,景区内公示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但存在的错误也是最多的。笔者通过对景区内公示语的分析,发现一名多译是最为常见的,对同一地名的翻译可谓是花样百出。例如,某公园的一处景点指示牌上将“嘛呢寺”译为Mani Lamasery,而在距离此处不到一百米的另一块指示牌上却又将该地名翻译成为Mani Temple。类似于这种景点、地名的翻译不可能在全国都是同一个翻译版本,但在距离如此之近的地方,这种一名多译的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游客带来困惑与不便。

4.逐字翻译

为目的语受众提供方便是城市公示语翻译的一个最大目的。因此,在翻译公示语时应该注重目的语国家的用语规范,尊重其语言文化背景,但就兰州市而言,有很大一部分公示语翻译是没有严格按照目的语国家用词、语法等方面的用语规范。以下两则实例能够具体说明公示语存在逐字翻译的现象:

某路公交车上的小贴士“坐稳扶好”提醒乘客注意安全,该贴士译文为SEAT STEADLY HOLD WELL,这种逐字译出来的公示语不仅让市民感到文字的死板和生硬,也会将其所要体现出来的提示作用大打折扣。

二、存在公示语翻译问题的主要原因

公示语翻译不当、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且每个地域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我们只有不断地去找出这些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就目前兰州市而言,主要的原因具体如下:

1.规则标准不明确,监督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国并没有制定与公示语翻译相关的规则标准,相关部门对公示语翻译也没有进行定期的监督与检查,缺少一个有力的监督管理部门。其次,大部分公示语从翻译到制作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

2.译者语言功底不够,素质不高

译者专业水平不高,平时对于公示语翻译习惯用法的积累不多。其次,译者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公示语翻译的标准与否。

3.对于公示语的重视程度不高

公示语翻译作为人们了解城市的窗口,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兰州市而言,公示语从制作初期到最后的呈现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从侧面反映出,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市民,对公示语的重视程度其实并不高。

三、规范公示语翻译的对策

城市形象的树立与这个城市的一点一滴都息息相关。根据城市公示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管理措施、译者自身、当前的社会背景等几个方面来解决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公示语翻译水平以及建设良好的公示语环境做出保障,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具体解决对策如下:

1.增设专业机构,制定规范准则

语言是交际的媒介,标识语言有特殊的结构和表达用语,国外有专门的机构和人来做这项工作,比如交通部门就有专门的使用语言,同时下达使用手册,在商品类中也有特殊的标志语言。

国外这种专业的认真态度是值得国内学习与借鉴的。增设专业从事管理公示语翻译的机构,并且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公示语翻译才会从根本上有了保障。

2.加强监督与管理

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公示语翻译的监督与管理,成立检查小组,定期对市区内的公示语翻译进行检查。制定奖罚措施,鼓励市民发现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规范公示语。同时,对从事公示语翻译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提高译者的素质。

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人也有权利与义务维护城市形象。在日常生活当中,如遇到公示语翻译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问题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反映。

公示语翻译出现问题,除了译者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外,制作公示语标牌的相关企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在制作公示语标牌时应该本着负责的态度,并将制作好的公示语上交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在审核通过后再投入市场使用。

3.提高译者的素质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他面对的确实两大片文化。(王佐良,1997:1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城市语言的公示语不仅仅是服务于大家的窗口,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体现。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了解两国的文化,而且也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认真负责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译者所持有的态度。

4.改善目前的英语语言环境

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也将英语教育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但是尽管我国将英语纳入中小学学科,对于兰州这样的西北城市,学生还是仅仅将英语的学习停留在课本之中,无法从平时的生活中获取知识,这就更谈不到学以致用了。因此,注重学生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改善目前的英语语言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束语

公示语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维系人们与这座城市沟通的纽带,是组成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与国际化水平。兰州作为一个经济正在逐步发展的城市,应该从细小甚微之处做起,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公示语翻译的质量,确保翻译的正确性,才能将公示语这一城市名片展现给大家。

参考文献:

[1]田文菡,贺静.城市公示语翻译现状剖析及规范化研究[J].前言,2010,(14):176-178.

[2]蔡丽华.浅谈公示语翻译中的几点问题[D].2006,11.

作者简介:

瞿艺伟(1992~),女,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胡晓梅(1980~),女,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公示语对策研究问题
嘉峪关文物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