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细细读

2015-05-30 22:01葛银珠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共鸣文本细读

葛银珠

【摘 要】文本细读的方法很多,但对于文本情感的掌握,尤其是细处情感的深入体会,也是细读文本的最基本的前提。教师应该关注文本中用情描写的细处,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文本细读;情感的掌握;共鸣

教学之余,我也常关注一些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动态。和以前的任何一次课改如出一辙的命运,此次新课标的施行渐渐也遇到了一些阻力甚至完全否定化的批评。到底是一个个解决小问题,最后解决根本问题,还是预先解决掉根本问题,再将小问题逐个击破,谁也说不清楚,争论不休。而新课标的推出也是极力想把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解决,然而事情的发展却难出乎人的预料,问题似乎是越扯越多。近来,大家在经历了新课标的一阵亢奋继而压抑后,又开始了对于以前没有解决的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文本细读作为其中的一种,尤其受人关注。大家也提了很多文本细读的方法,比如读者崇拜、文本崇拜、作者崇拜等多种阅读姿态的和平共处;多读、精读、细读,于精细中探寻文本的真义;脱离教参,投入身心进入到文本中去。其实说来说去,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文本都有深入的了解。只是这个说来简单,做起来困难繁琐得多。要了解文本当然你要有相当的文化基础和语言积累,对文章的周围背景有一定的认识,撇开这些因素不谈,对于文本情感的掌握,尤其是细处情感的深入体会,也是细读文本的最基本的前提。

任何一个文本,包括其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作者倾注感情而写就的,无论是主观地抒情,还是客观的叙述,都难免带入作者的一思一情。这些用情描写的细处尤不为人所关注,细读正是要关注这些细处。教师或学生面对一个文本,如果无法用自己的感情去与作者产生共鸣,那么这种阅读常常是无效的至少也是大打折扣的。而教师引领文本阅读,正是要深入浅出地去教学生读懂作者在文本所包含的深意。这种阅读的感情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抒情,甚至不等同于我们常常要激发学生说出的思想感情。诚然,有些感情强烈、趋向性明显的文本,比如像《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一些诗歌散文类的作品,饱含深情地读一读,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一方面这样的文本毕竟只算少数,其余大部分都是在表面上看来十分平淡。这种激烈的感情下所读出的体会也并不能算是文本细读的范围里。确切地说那是种全凭意气而为的诵读。细读下的感情是细水长流的,是冷静的、理性的与作者琢磨过的感情。就好像读《陈涉世家》要带点豪气;读《唐雎不辱使命》要带点侠气;读《出师表》要带点忠气。此气它气,正是一种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感情认识的前提,实际上也是在读文章前已经对作者有了较深的认识。带着这些个“气”去读文本,你才能发现文本中的一些重要却常常被人所忽视的细节。

我在教授《桃花源记》时,翻阅各种教学资料,也看了学生的所谓“参考书”,无一例外,都是参照教参所写。“《桃花源记》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答曰:表现了陶渊明对现实黑暗世界的不满和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题目本身来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历来都是《桃花源记》最正统的解读,我也无意也无法去推翻它。但是,如果问及千个学生总是只有一种答案,而且几乎连句式都没有稍加变化,那么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我们似乎总存在着这样一种弊病:教字词时,是一五一十不肯遗漏了一点,逼迫学生记住,实际上学生是学而不思;讨论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时,又是多些应付性的机械的问答或讨论,学生又是思而不学。因此,我们除了在考场上还能多少提供给学生一点答案,其余真是要无颜对学生的很了。就如上面这个问题,大家都在记忆这个“题目和答案”的时候这个问题即使正确也失去了它作为文本的意义了。如果教师学生真要去细读,就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桃花源记》要用什么“气”去读?当然是“隐”气。但是他的隐不同于一般的“隐”。有些人隐,是为了后日的“显”,如王维之流;有些人隐是对世界的失望和拒绝,宋人林和靖即此中人。而渊明先生虽是中国的第一大隐士,却是“猛志逸四海”,满胸抱着理天下的豪气的。他也曾三度为官,年轻时也曾有过“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颇有份侠气。所以陶渊明他写《桃花源记》的感情是复杂的,倘若你仅仅把他理解成一般意义上的隐,那么就会简单地以为这个桃花源只是他心中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是他隐居逃避社会的理想之所。于是乎,一个虚构的安乐世界就此诞生了。可是实际上,它的的确确是他现实理想的真实反映,而且绝不是批判,而是希望、无奈到绝望的复杂心情。这个桃花源还不仅仅是要他寄托于个人的愿望,而是他对全社会的人的一种共同绝望。何以见得?我们由于简单地或根本无意识去了解他的真正感情,所以往往只会关注他对桃花源记的一些正面描写,比如桃花源如何之美丽安详,其中的居民又如何的与世无争。但是实际上,文章中,这些只是次要的描写。真正的情感重点是对与渔人出来后的经过的叙述。如果仅仅是个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现实世界的痛恨,似乎不必再多此一举,再赘笔墨,只消一句“桃花源遂绝于世间”作结。然而并非如是。《桃花源记》中,那位偶入桃花源的渔人在离开后,并没有把村人们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放在心上,在归来的路上处处作了标记。这一个线索,也成了后来太守派人探路桃花源的铺垫。这件事情惊动了官方,一定也在士人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于是,在文章的末尾,陶渊明用整段叙述了刘子骥追索桃花源的经过和结果。我们该怎样看待它呢?仅仅是一种作者随意的加笔吗?上面也说了,如果我们真能了解陶渊明三度出仕,又三度归隐的心态,我们就能在这里读出,这个刘子骥实际上是陶渊明在这个社会中找到的最大希望,同时也是最大失望。面对这样一个桃花源,有这样一位“高尚士”去执着地追寻这块净土,这是多么让人欣慰啊,这个社会也不是黑暗得一无亮处。陶渊明在这里已经把他当作了对当时士子群体的一个楷模,他多么希望追求光明的人能再多一点啊。然而,刘子骥寻桃源未果,以致一病不起。这个桃源竟也落得个再“无人问津”的地步,可见陶渊明在看到希望的时候,又不得不陷入更大的痛苦中,环顾四周,自己竟是如此的孤独。要问文章哪里最是陶渊明感情的高潮,我说就是这一段看似与主题很不相干的文字,这是他对整个士人阶层彻底绝望的嗟叹啊!尤其是“后遂无问津者”这一句充满了多少绝望和凄凉,从作者的情感入手细读,又从细读中进一步认识作者的情感,这就是细读的前因和后果。

这样的重要而又常被人忽视的细读,正是由于我们对文章的作者的情感缺少主观意识上的了解的欲望,只单单从教参里获取一些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来当作自己的食物,又推销给学生吃,所以学完桃花源记,学生只能知道是谁写的,写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作者要表达什么感情。至于这种感情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寄托于哪些细部文字上,用几种方式表达出来,则是我们、学生包括考试所不关心也无从知道的。

不过,何事都不能矫枉过正。如何把握这个情去细读,做到恰到好处,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上文也谈到,我们并不是都反对大家去用教参中的情,只是不要将它僵化成具体的答案罢了。教参中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当然大多比我们要深刻的多,我们无妨利用好它们,作为我们进一步细读的情感基础。这个细读最好也不要成了牵强罗织的理由。有人读书,也愿意细读,但是却读的走火入魔,那就不美了。曾见有学生整日盘桓于文章之中,好问些让人苦笑不得的问题。比如,读《唐雎不辱使命》,便非要把秦王当作随机应变的正派人物,唐雎则是无赖扯皮的小人,偶尔为之,权当笑料也无不可,但是这样的问题在提出之前就脱离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尽管提出了自己的细读意见,但却是没有根基的。

所以,细读的工作,就是要在细读之前作大量的细读,没有大量的细读准备,一则搞不清楚那么多作者情感的来龙去脉,其次也缺乏细读的敏感。作为语文教师和走入社会时时要与语文打交道的学生而言,培养自己的细读欲望和感觉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猜你喜欢
共鸣文本细读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