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广播节目发展新态势

2015-05-30 01:05孔建民
中国广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社会资源

孔建民

【摘—要】江苏省“少年儿童广播电视精品节目评选”迄今已经六年,对少儿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少儿广播节目较之数年前也有了长足进步。主持人与少年儿童共同成长,动员社会力量,挖掘社会资源,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使得少儿广播节目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关键词】少儿广播节目 社会资源 政府支持 校际广播平台 多媒体手段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广电局等单位联合举办,旨在推进江苏省少年儿童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少儿广播电视精品节目评选”迄今已有六个年头。六年来,江苏省少儿广播电视节目在这一项目推进下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一度不被看好的少儿广播节目从低谷走向了新的繁荣。从2014年的评选中更看到了几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预示着少儿广播节目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做好少儿广播节目的社会基础有了巨大变化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电视少儿节目图文并茂,特别是大量优秀动漫节目的播出,吸引了少年儿童的注意,加之平板电脑等现代通信手段提供的丰富节目,挤压了少儿广播节目的生存空间。使少儿广播节目收听率下降,人才流失严重,社会关注度下滑。少儿广播电视精品节目评选活动的开展,对扭转这一颓势发挥了作用。纵观2014年度少儿广播节目,无论是省级台、市级台,还是县级台,与前些年相比,在选题上主旋律更加突出,题材涉及面更为广阔,主持人节目策划的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一般来说,省级台因为平台较高,主持人的选拔招聘更为严格,做节目的水平也相应会高一些。现在情形有了变化,县级台少儿节目主持人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如果不听题头,不听开始曲,仅从节目中主持人的主持能力来判断,市、县级台与省及台几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基本判断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在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少儿广播电视精品生产越来越受到各级播出机构的重视,节目质量不断提高,进而得到广大受众、各地中小学校、家长和孩子们的普遍欢迎;其次是各市、县台领导高度重视,给予少儿节目多方面的支持,开始高起点地招聘少儿节目主持人;第三个原因是江苏省县级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各市、县台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大为改善,传媒学院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开始愿意到市、县级台工作。“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节目提高有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另一个让人欣喜的现象是,参与少儿节目的孩子们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地电台的少儿节目,普遍招聘了小主持人、小记者,组织了少儿合唱、朗诵等业余团体,孩子们直接参与节目已经成为少儿广播节目的普遍做法。在以往的节目中,明显感受到孩子们说的话是老师一句一句教出来的,语言表达上较为生涩。如今,孩子们在参与节目的时候思维敏捷,说出的话出自内心,自然顺畅,稚嫩中带着自信和真诚。这与近两年《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变形记》等电视节目的巨大影响有关,也与各地电台开门办节目有关。如今,在江苏省的大部分县城甚至乡镇,都可以看到少儿早期教育机构的身影。小主持人培训班、故事班、舞蹈班、英语班吸引了很多孩子。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收入增加了,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也增加了,父母愿意带孩子参与少儿培训和电台举办的各种活动。孩子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开阔了眼界,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这是少儿广播节目发展最可靠的社会基础。

二、少儿广播节目与社会生活贴得更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概念深入人心。少年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少年强,中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纵观2014年全省各级电台的少儿节目,都能紧贴时代,拓展少儿节目选题,让少儿广播节目与社会生活贴得更紧。

如江苏省电台《亲亲宝贝》送评的节目《跟着书本走天下》,孩子在节目中说:

一年级学习了课文《东方明珠》我就和妈妈去了上海,二年级学习了《恐龙》一文,我们就去了常州中华恐龙园;学习了《天安门广场》,我们就去了北京;三年级学习《赶海》一课,我们就去了日照;学习课文《庐山的云雾》,我们就去了庐山;四年级学习《老残游记》,我们就去了济南;学习《雾凇》,我们便踏上了去东北的旅程……

孩子通过身临其境的旅游,感受课文中提到的风景名胜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做到知行合一,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大丰(县)台的节目《想飞的孩子》,把孩子的理想与“神舟号”飞船发射联系起来。老师组织孩子们收看“神舟十号”科普教育活动“太空授课”。孩子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当宇航员,我也要飞到太空去。”仪征(县)台的《跟着妈妈去采访》记录了孩子跟着当记者的妈妈到基层去采访,看到了许多在课本上看不到的真实的社会场景和普通人的感人故事。海门(县)台的《追风少年》,介绍的是海门县“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少年足球运动员刻苦训练,并夺得全国U12锦标赛冠军的感人事迹,这也是江苏的少儿足球队首次赢得全国足球比赛的冠军。也有孩子对成人世界的批评,新沂(县)台的《爸爸妈妈,请放下手机》,从孩子的视角看成人世界。孩子们希望爸爸妈妈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能放下手中的手机,专心听他们讲话。连云港(市)台的《东方女孩》讲到“享受青春的纯美,与少男少女谈青春期的异性交往”,给孩子们如何看待友谊与爱情提供了有益的帮助。镇江(市)台的《人生的一次特殊高考》,说的是身患白血病的高三年级女孩如何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乐观对抗病魔。如皋(县)台的《花朵奇奇谷》则记述了12岁女孩赵梓淳创作童话小说的过程和根据她的童话小说改编的儿童广播剧。省台的《小小京剧王国,探访京剧夏令营》、吴江(县)台的《海水的颜色》、张家港(县)台的《礼仪星球之旅》等节目,也以多种题材反映了孩子们的多彩生活。

2014年度选送的作品表现出少年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追求、理想、困惑、欢乐都浓缩在优秀少儿广播节目中,体现出江苏省广播工作者,特别是少儿广播节目的编导和主持人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反映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所取得的成绩。实践证明,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贴近孩子真实生活的内容,是可以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与欢迎的,特别是把孩子们请进直播室或把话筒带进孩子们的生活中的少儿广播节目,更能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三、借助社会资源把少儿广播办成少儿教育的大课堂

近年来,各级电台都十分重视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把少儿节目搬进课堂、搬进校园、搬进孩子们的家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江苏省电台《亲亲宝贝》多次获得省级优秀少儿广播栏目奖项,节目开办十几年来,已经与几十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结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有许多家长自愿结成《亲亲宝贝》后援团,积极参与节目组织的各项活动。连云港(市)台的《东方女孩》始终坚持开门办节目,从听众中来,到听众中去。每周坚持推出一期节目,由主持人与青少年代表共同主持。2014年更是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全市中学生文明成果文艺精品展演”“中华经典群体诵读大赛”等面向当地中学生的大型活动,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常熟(县)台《小伙伴》节目密切配合全市少先队活动安排播出内容,按照团市委、市少工委月度工作安排参与内容选题,有计划地请学校组织孩子们走进节目。《小伙伴》节目进校园、《常熟童谣作品集》的出版,以及“小主持人故事大赛”“全市红领巾广播大赛”等活动得到了市文明办、团市委学少部、市教育局、市少工委的大力支持。吴江(县)台的《七色花》节目受到各方好评,中央文明办、团省委、省文明办和苏州市文明办、团市委等领导先后来节目考察调研,对《七色花》创建的“江村娃”校际广播互动平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七色花》栏目创新传播模式、制作模式、节目形式,联合学校,深入广大学生群体,为学生与学校和社会交流提供了平台,对广大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辅导和引导作用。

借助政府资源和社会力量办好节目,是一种成功的尝试,也揭示了办好少儿广播节目的发展方向。少年儿童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事,也不仅仅是广播电台少儿节目的事。青少年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其中广播电视以其大众传媒的优势,可以起到很好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少儿广播节目主动参与其中,推进社会事业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四、借助媒体融合大趋势把少儿节目办得更加生动活泼

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级广播电视台都在探索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把节目传递给更多的受众。江苏省各级电台的少儿广播节目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常熟(县)台《小伙伴》节目考虑到广播设备难于做到统一配备,以及各学校统一收听有困难的现实状况,从2010年开始制作节目“校园版”。节目组在每周三之前把本周“校园版”节目以音频文件方式上传到全市少先队总辅导员的QQ群,各校分别下载后自定时间在本校广播中播放。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微信和微博等方式,参与节目互动。吴江(县)台《七色花》节目组建了“江村娃”通讯社,在各校成立了“江村娃”通讯站,并专门建立了“江村娃和和”网和QQ群,及时发布各种活动信息,倾听辅导员和江村娃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与学生、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无锡(市)台《宝贝听听,睡前故事》策划实施了“无锡市首届童话之星讲故事大赛”,全市近30家幼儿园的800名小朋友参加了比赛。节目辟出专栏对参赛小朋友的表演进行展播,并利用微信平台的微网站每天进行精选推送。新媒体平台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力,节目收听率得到提高。大赛得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全程支持,历时4个月的比赛,通过节目播出平台、落地交流比赛、微信视频、语音展播等形式得以立体展现。大赛结束后,无锡台微网站“声音保管箱”同步正式启用,用声音记录成长。新媒体平台的成功拓展克服了传统广播无法留存音响的缺憾。大赛一开始就尝试使用新媒体,请家长将小选手的信息和1分钟的故事音频发送至微信平台,出乎意料的是一周时间内就新增了1000多个用户,上传音频近千条。节目组整理后将音频在微信中展播,小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吸引了微信客户端的听众。节目组在总结经验时提出:“新媒体的运用规避了广播单一传播的缺憾,实现了多角度呈现声音,随时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进行回听和转载,增加了参与者与听众的互动,新媒体的碎片化制作也更容易被小孩子和年轻父母们所接受。”

新媒体融合正在广播电视系统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时代,传统媒体如果不能紧紧跟上,就会被受众所抛弃。所幸少儿节目跟进很快,做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系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收听收看中心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传媒中心总编室原主任)

(本文编辑:吕晓虹)

猜你喜欢
多媒体手段社会资源
资源依赖理论与乡村草根组织的健康发展
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运用多媒体,学生轻松学英语
多媒体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历史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科学运用多媒体,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效率
山区经济开发如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思品课的外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