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日记中感受生活与写作的乐趣

2015-05-30 02:44陈建忠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突破兴趣能力

陈建忠

【摘 要】千篇一律或者无病呻吟,在中学生语文作文中较为普遍存在,中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认为作文无材料可写。以日记教学为突破口,用好、用活日记教学是一种有效率、有质量的途径,让学生在多写日记的过程中,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体会多视角下的人生,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从而达到积累素材、锻炼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日记教学;突破;兴趣;能力

日记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载道”作用,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思维教育,推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怎样指导中学生写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在探讨解决的一个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从日记教学入手,浅谈一些体会与感受。

一、让学生在写日记中点燃生活与写作的双重激情

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既是求学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承启与开拓,也意味着从思想思维、学习学业,到眼界视野、心灵理想等方面的全新开始。就写作而言,中学生要摆脱看图写话、只写流水式的记叙文的阶段,而开始进入记叙文、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甚至诗歌、小说等多体裁的过程。

从何而始?日记不失为一个有效又有针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我新带的七年级班级时,我的第一篇布置给学生的日记题目是《告别小学六年生活——回忆我小学中的几件有趣的事》。一周后,交上来的日记令我眼前一亮,在日记中,学生们过去六年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点点滴滴组成了一个各个乡镇风貌、习俗习惯、教师长辈殊同教育方式等大包容的万花筒,在随机让同学上台朗读介绍的过程中,台下掌声一潮接着一潮。课后,一位同学这么跟我说:“没想到,我的日记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这真是同学互相认识的一个好方式,作文的魅力真大!”

让同学们感受到日记的魅力,这正是我煞费苦心的一个目的。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学生们很自然的过渡到掌握更多写作方法、写作体裁的“我要写、我要学”的阶段。我认为在布置日记题目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1.集中而又多样的关系

集中是指主题方向的同一指向性,多样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该主题的不同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目的。比如在开始几次的日记写作中,我都是采取命题的方式,规定一个总体的方向,同时又可散发出不同学生的差异体验。我的第二次的日记命题是《我要这样迎接新的学习生涯——初中学习的几个愿望》。

2.功底与思想的关系

没有人天生就是天才,也没有人注定就是庸才。这是我处理功底与思想关系的一个理念。我认为,写作的功底会有高与低之别,但在思想思维上,每个人都具有不可限量的潜力与后劲。功底好的学生,写作日记过程中在表达、过渡、转折、承上启下等方面会更流畅、自然,对这部分作品,我更多的从发散思维、冰点思维等思维方面去鼓励与提高要求;而对功底相对较弱但日记中同样不失新鲜与亮点的日记,我更多的从写作文从字顺、字词运用、表达能力等基础方面去鞭策学生,这样既保持了学生的激情,同时又使学生们都朝补齐自身的短板方向努力。

3.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作文如做人,要讲真情实感、要求真务实、要脚踏实地;做人如作文,要有理想、有信念、有行动。这是我在处理这个关系时给学生们反复强调的要求。正如杜甫所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日记开始,我就要求同学们处理好这个关系,作真的文章,要求有生活的体验、日常的积累,要有真情实感流露而非无病呻吟的吟诉;做真的人,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讲公德、讲诚信,同时要有自己的梦想与理想,要有社会担当。在这方面,我曾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以命题加体裁限定的日记题目《医患关系解决之我见——我谈怎样当好医生和求医者》,目的就从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中,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以日记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点评中又从客观、理性等总体价值观和总体方向上去引导正能量,达到作文与做人相互紧密联结的目的。

二、让写日记成为每位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

“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我认为,这是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牢记的一种教育思维。当点燃了中学生的写作激情后,关键的第二步就是如何让写日记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从而在这种习惯力量的带动下,潜移默化地或者在不自觉间,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写作的能力与水平。

在我的从教过程中,我让写日记成为每个学生的终生朋友。如何培育与这位“日记朋友”的感情。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让学生全方位认识全能的“日记朋友”

日记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我抛出这个问题给学生后,在学生中激起了千层浪,尽管答案五花八门,但这也不吝为给学生接受日记的一个特别方式。接着我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里名仁志士、到近现代知名作家诸如冰心等名家的日记着手,向同学们充分展示日记的由来已久和深远影响。日记纵贯古今,带给学生们时间维度的魅力;与此同时,我结合实际向学生们介绍日记多样形式的横向维度,激起学生们对日记的浓厚兴趣。

2.让学生在写日记中心灵自省和静悟

日记可以是惊涛骇浪式的告白,也可以是春雨绵绵的低诉。我把日记紧紧地与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联系一起。通过日记,让他们欣赏和关照自己;通过日记,在他们身边铺开一张全新的时空画卷。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对文科特别苦恼而对日记情有独钟的例子:在他的日记里,分成了几种鲜明的类型,听、说、读、写、看。听即亲耳听到的新鲜事,他认为以前没接触过的事;说是他记下了他与人交流时迸发出灵感式的“把自己都吓到”的话语;读即他的一些简明清新的读后感;写则是他的随意之作,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看就是展现了他眼中不一般的世界。他说,日记对他而言就是一个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世界。

3.让学生日记有一个亮相的“舞台”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日记如果是“养在深闺无人识”,那么日记的魅力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的消退。在我的从教过程中,我总能在一些恰当的时机搭建一个精美的舞台,让学生们的日记亮相,走出自我,进入学生们的中间。比如,在我任九年级班主任时的一次家长会上,我让5位因家里忙而家长来不了会的学生,把记述他们家里风情风貌的日记文章在家长会上作了朗读。他们家里忙碌的场景、他们一人在城里寄宿读书自理自立、刻苦发奋的行为,他们对未来改变人生的愿望,引得来参会的家长们起立为他们鼓掌加油。会后,一位家长跟我说:“在这个班级里,我看到了同学们掌握知识、努力学习的那种深入‘骨子的爱,对我、对我的孩子都是一个教育和启发。”正是如此,也让其他学生对日记产生了充分的兴趣。

三、让日记成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来。”杨万里的《小池》常常被我拿来点评学生日记。正如《小池》里所描述的意境,日记这一写作形式,只要长期坚持下来,如地下之泉水,汩汩外冒,终究会使小荷绽放,异彩纷呈。

在我的从教生涯中,我把日记教学作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对接的纽带和桥梁,充分发挥日记这一独特写作形式的功能。如何让日记不仅是纯粹的日记,而是学生通过这个载体,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纽带,我着重从三个方面着手:

1.通过日记的碰撞,使学生之间“生生相吸”

如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多一些交流?我所采取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学生日记的碰撞而“生生相吸”。大同世界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仅因为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乡镇,更因为他们都有着飞翔的翅膀和未来憧憬。在每个学生日记里,这样的“学生梦”特别丰富,通过定期开展“日记佳作赏析会”“我来读我的日记”“我的那一天”等日记主题交流会,学生们将埋藏在心里而呈现于自己里的故事,相互分享,大家打开心扉,相互了解,从而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交往,也在相互交流中拓宽视野、提高技能、放飞思想。

2.通过日记的评改,使学生与老师之间良性互动

日记教学不是一个新手段,它的功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运用。我的做法是,通过日记的独特评改,使日记成为学生与老师良性互动的重要桥梁。我始终强调,日记作为每个学生私密性质的习作,带有隐私的含义,我的评改要求是让学生自愿将认为需要老师来认定的作品,交至我处,并且我向学生们保证,为他们保守私密。因此,对日记的评改,我没有篇篇俱到,而是提一些一篇好文章应当具有的几个要素:比如真实性、情感性、差异性。我提出这三个基本要求,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作品打分,也就是让学生自己评改自己的日记作品来提高其习作水品。如果学生自己认为有必要,他们可以拿出日记作品交由我来评看,我会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如此一来,学生对自己的日记水平心中有一把尺子,而与老师的沟通也就自然顺畅、水道渠成。通过这个以自评为主、老师评为辅的评改办法,我在教学过程中,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3.通过日记的渗透,开启学生认识社会的“天窗”

我在教学中,通过日记对社会现象、社会焦点等的渗透,打开了学生时代认识社会、主动融入社会的一扇“天窗”。我经常将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包括传统文化、热点话题等,都作为命题日记的一个内容,让学生主动地搜集相关社会知识,并从个人的理解出发,去看待社会现象、参与讨论。我创新的教学方法,将社会热点的写文撰记与亲身体验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学生到当地红色教育基地、文化实验园地去体验,组织学生到光荣院、福利院去当义工做好事,然后再布置一篇日记任务,这样学生思想有想法、行动有实施,写出来的日记文章自然更加体现出较浓郁的社会性。

点燃激情、养成习惯、搭建桥梁,是我多年日记教学中的一点粗浅体会。无论怎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鼓励学生激情生活、奉献社会、成就自我,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日记来源于现实生活,因生活多彩而日记丰富异常。通过对日记这一手段适时、适当、巧妙地应用,确实能提高写作者的写作水平,甚至影响一生。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M].漓江出版社,2005.

[2]胡根林.《情境作文:走向真实的写作和写作的真实》.《语文学习》,2014年5月总第427期.

[3]钟真祥.《作文创新教学与学生人格教育》[J].现代语文,2007,2.

[4]赵飞,徐飞.《作文教学:回归内心》.《新作文》,2014年5月总第274期.

[5]王贺玲.《作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思考》[J].语文教学,2006,6.

猜你喜欢
突破兴趣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