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结构体系构建

2015-05-30 05:13高剑峰
求知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教学

高剑峰

摘 要:为了科学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国目前广泛实施阳光体育教育方案,利用阳光体育内涵作为导向的高校体育生态教学环境,涉及的各类课外活动形式与学生管理体系都十分丰富,相对地为日后开展教师阳光体育创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在“阳光体育”文化背景下,提出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结构制备方案,最终为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广开方便之门。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教学;引导流程;规范体系;创新形态

我国传统国民教育体系始终将核心注意力投射在应试工作之中,对于高校学生体育课程改革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大面积缩减现象。实践调查表明,中国学生体质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身体肥胖以及力量素质下降。因此,主动强化体育锻炼认知力度,及时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极有必要。

1.阳光体育教学模式内涵以及相关背景内容论述

为了科学的贯彻党的教育理念,稳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国家体育局和共青团中央开始共同制定“阳光体育”规划方针。希望鼓动全员参与到健康运动中去,借助强有力的组织作为保障基础,透过单位学校体育课程课时安排作为量化指标,最终合理实现提升高校学生体育素质的目标。采取“阳光体育”教育方案,是为了将高等体育教育层次与质量合理地牵引到战略方向之中,这将是高等体育教育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以阳光体育教学项目作为跳板,任何高校内部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流程都将合理衔接,至于阶段引导指标就更加容易落实了,相对地为国家综合发展道路上人才供应机制完善提供了广泛而深刻的指导经验。

2.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管理状况研究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模式具体结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苏联模式进行调试,实践改造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有如下几点。

(1)有关体育健康教育认知力度不够深刻。在体育教育重要地位方面认识不足必将造成不同层面的负面影响结果,包括体育资源投入长效机制缺乏,基础设备供给不足与学生数量日益剧增的矛盾,体育设施供应条件失衡等现象。纵观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始终沿袭着竞技体育项目标准,即便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不断深入,但是始终不能将核心注意力从技术理论层面适当抽离;并且,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与习惯的全面培养。

(2)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实际布置高校体育创新结构期间,有关引导模式过于单一化,无法迎合学生趣味感知与长久研习需求,若想从中换取学生个性化发展结果更是现实的;学生主观能动性缺失必将无法与时俱进,为后期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积累更多适应实力。

(3)考评体系始终难以健全。高校体育课程成绩作为学生素质评估的关键线索,更是评估教师规范质量的依据。过往体育教学过程评价始终倾向于技能层面,实际上对于广大学生体育课评价力度有所缺失。最终会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下,严重时还会滋生逆反心理。另外,场地设施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保障,因为固有资源缺乏,有关女生锻炼项目全面缩减,这将直接限制其体育锻炼参与能度。

3.面向阳光体育的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结构体系构建措施解析

(1)树立全面教育观念。教师必须及时深入教学与课程本质之间,在尽量尊重学生主观适应地位的前提下,增强教师综合服务意识以及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意识。在较为民主的交流情境中,师生关系融洽,这对于完善个体身体素质的教学有辅助作用。

(2)创新整改教学引导方案。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有必要提前进行系统备课,做到及时依照教学目的与内容特征创造轻松交流环境;教学手段方面,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不断提升,不同的现代化视听工具已经在课堂之中广泛应用,实际教学信息传输途径得到更加深化的改造,教学现场显得更加生动。

(3)教学考评体系的创新。在考试内容上,除了考专项技术外,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没有现成标准的内容,既重视全面,又重视个性表现和特长,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形式上,要打破单一的终结评价模式,采用多种多样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和全方位的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这样既评价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评价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潜能。

4.结语

各类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全面拓展创新教学实践规划体系,争取满足学生合理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杜绝课堂之中出现任何认知模糊与沟通不畅的情况,同时在教学资源全面引用、使用的背景下,开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结构体系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欣悦.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66—69.

[2]龚 剑.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探索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3(05):72—74.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高校教学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