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天地

2015-05-30 04:53陈熙
汽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老车敞篷版雾灯

陈熙

在STIG眼中,眼前的三辆宝马1系就犹如三个大玩具一般,它们有着国内最小的前置后驱车的身份。快看,坐进敞篷1系里的STIG仿佛得到了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艺术品,开始了自娱自乐的玩耍。

最小的BMW后驱

真车宝马1系于2004年9月20日在德国上市,这是宝马公司首次将车型系列下探扩展到紧凑级车,首款宝马1系车为5门版车型,排量有1.6L与2.0L两种,其中还有二款为柴油车。四年后,在国内消费者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宝马1系才以进口的方式被引入了中国。

对于模型来说,老玩家对于本期的三位主角一定不会陌生,它们均是出自于日本京商Kyosho模型代工厂之手。不同的是,红色的两厢120i为京商于2005年10月生产的早期作品,车型也是仿照2004年9月20日在德国上市的1系原型车所打造,虽年代较远,漆面略有起疹现象,但还原度却不打折扣。而敞篷版与三厢轿跑版1系模型则为京商于2010年9月生产的作品,由于两款车均为京商为宝马提供的原厂包装模型,固采用了欧盟牌照的车牌进行装饰。

五年之隔的差别

好了,介绍完真车与模型的背景,下面就跟着STIG一起来细品一下这哥儿三的外观及内饰细节吧。我们先从年代最老的红色两厢120i说起,亮红色的车漆,彰显运动美感的黑色进气格栅,通透感极强的前大灯组,让两厢1系的前脸显得精气神十足。而相比敞篷版与三厢版车型,2005年款1系的前大灯组并未设计天使眼,这一点倒是与实车一模一样,实车的两厢1系也是从2009款之后才引入天使眼的。两厢1系的双肾进气格栅与前保险杠上的进气口均与实车一致进行了镂空设计,而雾灯“死鱼眼式”的做工,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落伍,但在10年前的模型产品中,却十分常见。

硬朗的腰线、与侧裙上柔性的曲线将车身侧面勾勒出刚柔并济的效果。平直的窗框与水平的腰线足以突出京商的老车对细节上的严苛把控。硬朗平直的线条将车尾划分得很有层次感,尾灯组的内部分割虽然略显粗糙,但也没有出现掉档次的“死鱼眼式”设计。螺旋状车顶天线,独立的后雨刷,以及精致的排气管,都是该款模型可圈可点的细节。

从本质上,晚五年出世的三厢版轿跑版1系与敞篷版依然保持了两厢1系五门版的基因,只是在保险杠和雾灯区域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下进气口变得更加有棱有角,敞篷版增加了横条状雾灯,而轿跑版则是取消了雾灯设计,配合全镀铬的双肾进气格栅,让其看起来更加富有攻击性。此外,宝马经典的天使眼重新回到了两款车的大灯组内,这些是120i上所没有的。

更多的区别还是出现在尾部,两厢车固然让1系看起来更加紧凑,却缺少运动车的流线感,这种缺憾在轿跑版及敞篷版上得到了弥补。熏黑的尾灯组让两车看起来更有激情,而轿跑版行李箱盖上翘起的鸭翼,以及双五辐细条轮圈,将运动的美感烘托到了极致。

配色遵循原厂化

三款车的内饰配色做的十分讲究,红车黑内、银车黑内、以及黑车米内。都是严格遵循实车的配色原则。而就细节来看,仿缝线包边的真皮座椅,逼真的三点式安全带,细致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地板植绒等,都是内饰不折不扣的亮点。而相比两厢版车型,轿跑版与敞篷版的前排中央扶手箱还可以打开,为其在可活动件上加分不少。而敞篷版的可拆卸车顶棚,也是京商不少老车的一大特色。要知道,与现在不少敞篷车模型没有自带可拆卸顶棚相比,京商的老车做的还是相当的厚道。

在可活动件方面,除了刚才提到的中央扶手箱区别之外,三款车均为左右车门及前后盖可开。前后盖立起后均可以自行支撑住,两厢版行李箱盖翘起后,内部的遮物版也随之翘起,加上两边连接处的尼龙线,给人以十分逼真的感觉。而轿跑版与敞篷版行李箱开启后,后部的三角反光警示标志盒,也能作为一个可圈可点的小亮点。

除了车模外,此次“乱入”的STIG、油桶机油等均属于与汽车模型配套的周边模型。价格从几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此外还有更贵却又更好玩的模型周边场景,包括拖车架子、轮胎维修场景、发动机吊装场景、举升机,乃至地库、4S店等模型周边物件也是越来越多。配合车模玩起来不仅效果逼真,而且相当有趣,感兴趣的可以多关注一下。

猜你喜欢
老车敞篷版雾灯
太原老车文化博物馆
绘画作品
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2016年宝马525Li 开前雾灯时右前大灯闪烁
别人当宝贝我们等报废
法拉利敞篷版
兰博基尼Aventador LP 750-4 Superveloce敞篷版
MERCEDES-BENZ E-CLASS 奔驰E-Class敞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