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式教学“五步曲”

2015-05-30 10:48文峰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中华民族创设

文峰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体验活动或体验之思帮助学生获得与思想政治理性认识相关的情感体验和隐性知识经验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主体亲历性、过程情境性、情感生成性等基本特征。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体验式教学,务必谱好五步曲。

一、营造情境,启动体验

营造情境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的前提。为确保体验式教学顺利展、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教师务必营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释放学生的情感。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需做到:第一,要体验的价值,有能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的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达到体验的目的;其次,运用经典案例,也可大胆选用合适的新案例,能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对他人的经历或某些事物产生情感,提高价值认同感;第三,采用多种形式,可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故事等来增强情境的趣味性,孕育良好的课堂文化。

教师在教学必修三文化生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一框题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字经》儿歌视频,在PPT上展示《三字经》具体内容,依据情境,让学生自发齐读,激发浓浓的文化情,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二、创设问题,进入体验

营造情境是体验的第一步,教师创设问题是学生开始独立思想、产生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进入体验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到关重要,它是关系到学生体验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一步。把握好创设问题的环节,有利于开启学生心智,提高学生思考力,增强学生的体验度。教师在创设问题时,一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情境息息相关,是从情境中延伸出来的。二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尽量生活化,不要太抽象,必须准确、难易适中,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三要把握提问的技巧,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问题,抓隹稍纵即逝的提问机会。四要注重语言的表达,问题的表述要准确、简明、精练,易于学生理解。

如教师在教学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时,通过多媒体播放《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影片剪辑《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并提出问题:赵久富同志是怎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通过赵久富同志的事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该如何处理与学校、家庭、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紧扣教学内容,创设的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对以上问题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能比较顺利地产生自己的看法,畅谈自己的观点,开启自己的体验之旅。

三、互动交流,互享体验

在回答教师创设的问题时,每个学生的观点和体会一般都具有个性特征。因此,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就具有更大的意义,它不仅能让学生之间达成体验共识,而且能够弥补学生个体的不足,完善体验结果。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一般前后桌4人组成一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碰撞思维、激发思想、形成观点,使小组内学生达成体验共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加入到小组讨论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发,巧妙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体验交流活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作为组织者,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意见,在小组代表发表完各组的意见后,要加以引导和纠正,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创新观点。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学生合作探究体验互享的过程,是教师再认识学生的过程,也是实现平等交流、师生共学习同进步的过程。

如教师在教学必修三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框题时,可提出问题:“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梦有什么联系?”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分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学生甲:“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精神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乙:“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学生丙:“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通过互动交流、互享体验,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油然而生。

四、归纳总结,内化体验

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互动互享,更主要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体验结果的有效性,引导学生落实教学的知识点,内化学生产生的情感和体悟。在体验活动中,学生能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一定的观点和看法,但由于高中生存在认知能力、认识水平的差异,需要教师对零散的观点加以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总结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侧重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首先,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需引导学生落实教材中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体验后的知识结晶。其次,在情感方面,教师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感受、体悟情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情感的介入,将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道德品质以及对生活的体味、感悟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自觉将理论知识和情感吸收、利用。

如教师在教学必修二政治生活《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这一框题时,通过营造情境、创设问题、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最后做出归纳: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中应如何做出最佳选择?引导学生作为公民应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基本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做有文化、有素质的好公民。可见,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加以归纳总结,形成正确观点,内化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把知识落实到头脑中,帮助学生树立理性选择的意识,指导自己的政治生活。

五、运用反馈,深化体验

学生学习体验程度如何,是否体验成功,最终需要教师进行检验和确认。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师要以具体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过程,为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提供依据和建议。为检验体验式教学效果,教师可恰当运用课堂、课后练习或热点材料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达到反馈和深化作用。

如教师在教学必修一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题时,可以虚拟这样的材料题:“银海区银滩镇和兴村的王胜同志承包了村里的九亩地搞大棚蔬菜,妻子在镇上开了一家五金店,儿子是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女儿在富丽华酒店当电脑技术员,组成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和睦相处的家庭。问题:指出王胜一家存在的‘经济成分,说明‘多种经济成分和睦相处在一个家庭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通过答题,学生可以把知识能力反馈给教师,同时也能够实现自我检验,加深对教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从国家具体到每个家庭、每个人,增强学生对经济制度的情感认识,明确其不仅关系到国家,也影响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人,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在整个运用反馈的过程中,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对知识能力的再提高、人生感悟的再发展。

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式教学五步曲是一个有机整体,五步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不可缺失其中任何一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继续深入探索五步曲,令其效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猜你喜欢
体验式中华民族创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