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

2015-05-30 10:48徐晓红
开心素质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情怀语文课堂人文

徐晓红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崛起和复兴,教育部对中学语文逐渐重视,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高效语文课堂就是用最有效和快捷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教育时间和知识空间的高效融合。

1.使学生高效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首先是学;其次是思。几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和思,也即对文本的记诵和理解,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比如,学生通过对唐诗宋词的学习,明白诗词的基本形态,并学会背诵一些重要篇章,进而形成自己对诗词的独特体会。而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语文知识。

2.使学生高效运用和实践语文知识。学习只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语文最后的目的仍然是能够正确地运用语文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写作能力,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比如,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属于学的范畴,但自己动手撰写文章则属于具体实践,这是语文教学的实用目标,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意义重大。良好的运用能力,能够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3.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语文本身就涉及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的使用水平可以展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修养;文化则更是具有“教化”作用,由“文”而生“化”,学习好语文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其更多地参与到人文精神领域,培养自己的高尚情操。

二、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上面已经论及初中语文教学的三个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教师转变理念,采取实际有效的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使得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取讲台授课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详细的解读,这样很难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发掘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力求能够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加深他们对语文的理解。比如,增加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的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人格和学术修养的基本要求,不仅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更加强调将知识融入实践。不然,知识永远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失去其现实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就中学语文而言,有很多是纯粹理论知识,和现实的关系并不紧密,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结合语文理论进行发挥。

3.发挥文化熏陶作用,提升学生人文情怀。语文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篇章,都是名家名作,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讯息。从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和分析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精神风貌和文人气节,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因此教师要注意到文化对人的感化作用,在讲解知识时结合文化背景,给学生更多的精神熏陶。比如,在讲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可以从文本拔高至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挖掘作者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修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接受和理解语文知识,并进而能够很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方面要转变教学方式,实行多样化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联系理论与实际,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教学中注重文化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情怀语文课堂人文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