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与工业4.0

2015-05-30 15:26陶俊杰
清华管理评论 2015年8期
关键词:牙床牙医房租

今早,遇到一个牙医,准确地说,是制牙工程师。去年拨掉一颗智齿的痛苦经历,让我对这个行业好奇、充满兴趣。

他们是北京最大的牙齿制造商,一个月制1万颗牙。造牙须严丝合缝,必须个性化,不存在库存。

他们的制牙工艺很先进,拿到病人牙床的精细数据,在电脑里仔细修改,机器按指令制造。制造分两种:3D打印式材料精密堆积,或者类似雕刻去掉模型多余材料。

拿数据分两种:用先进仪器直接扫描牙床,或者做出牙模送到工厂,前者正是工业4.0。公立大医院都是后者,他们须派人取送。

综合大医院牙科不大好,一是医生很老,技术落后,也不愿意学新东西;二是综合医院不愿意投资牙科,设备落后,因此很少医院可以无痛苦扫描病人牙床得出数据,都是让病人痛苦地做牙模。专科医院会更好,但很贵。一台扫描机器上百万,不算贵,但要做多少颗牙齿才能赚到钱呢?

他们利润很低,一颗牙出厂价低于300元,但镶牙通常要3000元,10倍空间,但诊所没怎么赚钱,利润不过10%。利润去哪儿了?房租水电约占60%,养医生等约占20%。

一个病人走进诊所,花上三千元带走一颗三百元的牙,谁都没怎么赚,这就是发生在牙齿界的故事。

为什么?一是房租和装修很贵,病人以为好门面=好服务+好技术,所以诊所要在紧要处租房,豪华装修,但这些钱会摊进每一颗牙。二是等待的成本很高,等了很久,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只能高价宰他的牙。

这个真相病人不知道。如果他知道,他会觉得好装修跟好牙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他还不知道,有些牙是他们生产的,有些牙是手工作坊式雕制。精密度有天壤之别。如果知道,他会点名要工业4.0的。但是很可惜,牙齿,没有品牌。

拔牙镶牙是刚需,谁疼谁知道。人到七十,牙齿基本掉光,人有28-32颗牙,就算人均更换5颗,全北京有一亿颗牙要换。假设人生百年,一年100万颗,一月10万颗。所以他们约占10%。这是老大的份额。市场极度分散。

美国牙医跟律师收入相当,中国却难以为继,为什么?中国人穷,因为穷所以忍,残缺的牙齿继续咀嚼。但我们正在富裕,人一富裕,首要就要装修门面,整容,化妆,时尚。再富一点,装修牙齿,舌头舔豁口,太不得劲。越老越富,越要换牙,这是老龄化受益行业。

有没有机会改变现状?有。思路:消灭房租,消灭等待,塑造品牌,工厂养医。怎么做?工厂养医+上门服务+采集数据+远程制作=工业4.0。

我愿意花1000元带着一颗1000元的牙走在街上,不愿意花3000元带着一颗300元的牙走出诊所。

你在家里要求一个工厂派来的牙医采集你的牙床数据。这就是工业4.0与牙齿该有的故事。会有人实现它吗?

陶俊杰:广州农商银行北京业务部副总经理兼风险财务总监

猜你喜欢
牙床牙医房租
今天我来当牙医
重阳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老屋
小小牙医我来当
买不如租
提前交房租
最好的牙医2
最好的牙医
假牙老掉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