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石头剪刀布”,获麻省理工奖

2015-05-30 10:48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三湘麻省理工法拉第

四年前,由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三位学者组成团队,开始了一项叫作“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研究,以期解释“剪刀石头布”的制胜原理。当这项研究在去年被媒体报道出来时,许多人吐槽是“吃饱了撑的”,研究人员可获“诺贝尔‘闲得扯淡奖”。可如今,这项研究却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这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原来,看似普通的常识背后,有着并不普通的科学。

但这样一项正常的科学实验为什么会遭到网友的戏谑?其实,就是实用主义在作祟。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时,就曾经有人问:“这有什么用处?”法拉第回答:“一个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处呢?”如今,这个“婴儿”已成长为不可或缺的“巨人”。可见,单纯地用“有没有用”的标准,来评价科学研究的结果,是短视的,而这种短视背后则是浮躁。(资料来源:光明网、《三湘都市报》等)

微言大义:科学研究有无价值不能只看表面,虽然有些研究与现实生活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也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不能轻易否认它的价值。否则,大学里数学、物理这些基础课程就可以全部取消了。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颜竞《三湘都市报》)

适用话题:有用与无用;价值;浮躁与短视;实用主义……

猜你喜欢
三湘麻省理工法拉第
麻省理工团队研发新型“可编程纤维”
电学家法拉第
戴在手指上的朗读器
思想
十年NO和一个YES
声东击西
法拉第笼在光伏发电防雷系统中的应用
坚持就有希望
我眼中的周新平和大三湘
情系基层医疗 惠及三湘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