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老,生命

2015-05-30 10:48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米粉店青春

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中国首档青春分享节目《青年中国说》,让我们认识了21张青春面孔,倾听到21个青春故事。在一场场青春盛宴里,我们看到了青春的不同面目:有不走寻常路的“80、90后”创业者,有与命运搏斗的抗争者,有探索世界的少年科学家,有感念造物神奇的探险者,有奉献爱心的感恩者……他们用努力拼搏追逐自己的梦想,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的意义,只要内心燃烧着熊熊希望之火,青春必将永远不老。

“伏牛堂”米粉店CEO张天一:我的青春是用来试错的

青春语录:创业太难,一定要霸蛮!

考研成绩专业第一的北大法学硕士、北大“演讲十佳”、办过高校巡回演讲、写了两本书、知名律师事务所实习经历、上过多档电视节目……这样一份高大上的履历却仅仅属于一个小小米粉店的小老板——张天一。

2014年毕业的张天一,没有选择一份与他的履历相衬的金领职业,而是和3个小伙伴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地下室的一个拐角开起了一家30平方米、“比路边摊好一点”的牛肉米粉店“伏牛堂”。

看着同学们纷纷收到高大上的录取通知,张天一也迷惑也犹豫,也为此数夜不眠,可他的困惑,在看到一张宇宙星图时豁然开朗。当镜头拉远的时候,星图上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一个人心里的世界越大,他的思想就越开阔。在张天一看来,年轻人最重要的不是安稳的工作,也不是钱,而是能不能在精力最好、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以最快的方式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和积累。只有多多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条路。

开米粉店,张天一是经过精心“策划”的。2014年2月,他和小伙伴们回到故乡湖南常德,吃遍了大街小巷的米粉店,最后选了一家口味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他们买了一把小秤在无数个夜晚一勺一勺地称量每种配料,进行标准化提炼,然后去请当地最有名的几家米粉店主厨品尝,最终确定了几张配方。回到北京后,他们开始选址开张,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伏牛堂”便被外界视为与雕爷牛腩、黄太吉等齐名的互联网餐饮品牌,公司也获得了一批顶级投资机构的投资。

如今的张天一正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坚定地走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在文章中写下自己对青春的思考:“年轻的大学生逐梦者,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以为自己追求的最正确,以为投行证券、机关部委、出国留洋、奢侈品夜店豪车,是自己的梦想。可是在我的眼里,我宁愿去佩服那个大学毕业不顾周遭人异样的眼神,做了自己的选择去开了自己的小餐馆创业的男孩。同样是螺丝钉,我至少觉得那个来得踏实牢靠。”对他来说,无论成功对错都是青春所要必经的历程,正如他所说:青春不是用来试对的,而是用来试错的。

热议锐评:“90后”已经长大,他们正在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带着绝不从众的勇气,带着对理想生活的执着。张天一之所以独特,就在于他从不放过每个转瞬即逝的“点子”,在于他勇于“试错”的精神。

素材运用:不走寻常路;特立独行;勇于尝试;青年创业……

“国际义工”黎海森:找寻自我的旅程

青春语录:当今这个趋于疏离而冷漠的社会,人人爱着自己,像一片片孤岛。但只要每人拿出一点爱心,馈赠出去,就像搭起一道桥梁。更多的人学会爱了,岛屿便能互相联通。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是“在路上”的自由生活,是逃避现实的短暂狂欢,还是找寻自我的旅程?

1987年出生的黎海森,从国内考入新加坡最好的大学,毕业后在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做项目管理,刚毕业年薪就超过30万。那时的他一度沉迷于饭局应酬,夜夜笙歌,觉得自己仿佛步入了上流社会。然而,有一天揽镜自照,他突然开始讨厌自己,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城市里面的傀儡,表面光鲜,却没有心脏。于是,他果断辞去工作,踏上游历世界的道路,在行走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2013年6月,黎海森一路西行,穿越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苏丹、肯尼亚等许多贫穷、战乱的国家。他在印度的福利院为临终老人喂饭、扫地、做按摩,在粪水里洗衣服,陪伴他们走好人生的最后旅程。面对生死,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我感觉我跟这个世界连通了,我看到了这个世界是一面玻璃墙,你在这个玻璃墙里面看到的所有人都是你自己的影子。所以只要你向外付出爱,这个爱它就会汩汩地流回到你心里面。”

感恩或许是黎海森成为一名国际义工的初衷。黎海森出身于重庆一个贫寒家庭,升入重庆南开中学后,被免除学费;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是在全额奖学金的资助下才顺利完成学业。“我感恩曾得到的资助,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服务社会。”他说,人生的目的应该是爱别人、服务别人,并从中得到快乐和认同。

2014年,黎海森以众筹方式在肯尼亚第二大贫民窟翻建汉卡希望小学。他住在贫民区,跟底层工人一起吃饭干活,护照、现金,甚至牙膏都被小偷洗劫一空。可这些都无法阻止他修建学校的决心,这个名为“筑梦工程”的校舍建设项目在网上发出筹款文章仅一周,就不仅筹齐了工程款,还超额几千元。

如潮水般涌来的爱心捐款,让黎海森有了做好公益的底气。爱,就像一支蜡烛,即使光再微弱,也会温暖天地。这便是黎海森旅行的意义,也是他找寻的生命的意义。

热议锐评:迷惘或许是每个青年都会遇到的成长话题,一场说走就走、漫无目的的旅行未必能让人找到生活的力量,而黎海森用脚步丈量生命的宽度,用爱心唤醒行走的初心,不仅帮助自己走出迷茫,也为世界点燃了一支爱的烛火。

■素材运用:旅行的意义;行走的感悟;找寻自我;人间大爱……

“冯小刚御用剪辑师”肖洋:“金剪刀”是这样炼成的

青春语录:机会一旦来了,我就能抓住。

他大学学建筑设计却痴迷电影;他放弃稳定工作投身电影业;他从未剪过电影却一上手就剪了《非诚勿扰》;《风声》《唐山大地震》《私人定制》《中国合伙人》《后会无期》等知名电影后面都有他挥舞金剪刀的身影;冯小刚称他为“上帝送给我的一个礼物”,他是肖洋。

肖洋的成功颇有传奇色彩。29岁时他还是生活窘迫的北漂青年,靠剪辑电视购物广告生存。但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电影梦,他调侃自己那时“干的是行业最低端的事儿,但想的是行业最顶端的事情”。即使一个电视购物广告,他也要琢磨要用哪种电影剪辑手法。一次偶然机会,他剪辑的一个战争预告片被华谊兄弟金牌监制陈国富注意到,他找到肖洋,“冯小刚的电影你敢剪吗?”“你敢我就敢。” 当时毫无电影剪辑经验的肖洋就这样得到了一次梦寐以求的机会。

肖洋将“一夜成名”的原因总结为多年来对电影单纯的热爱和坚持,“可能不是因为雄心壮志,也不是征服世界的野心,也不是我要奋斗、我要成功的这种念头,我只是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单纯地感到快乐,我觉得人的一辈子一定要找到这么一件事儿。”

热议锐评:肖洋“一夜成名”背后是苦心孤诣的坚持与热爱,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否则即使机遇踩着五彩祥云飘到你的头顶,你也只能眼睁睁着着它越飘越远。

素材运用:一夜成名;坚守理想;机遇;兴趣与成功……

“少年霍金”刘大铭:命运之上的青春拼搏

青春语录:生命是最大的奥秘,每个生命都应该有自己的向往追求的精神,灵魂,远远凌驾在躯干之上。

1994年出生的刘大铭是一个成骨不全症患者,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疾病,发病率约10万分之3,得了这种病的孩子就像瓷娃娃一样,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过去的十多年中,刘大铭先后骨折十余次,接受大型手术11次。

生性顽强的刘大铭没有被病魔击倒,他选择勇敢面对,奋力抗争,和健康的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听课。初一那年,他的脊椎开始发生形变,病魔并不因为一个人的坚强斗志而退缩,它一次次挑战一个人的勇气和决心,最严重的时候,他的脊椎完全变成了S形,常常会感到头晕、恶心、视线模糊,每天晚上只能趴在小床上,用两条多次受伤、功能残废的手臂支撑身体,完成功课。

国内的医生判定他无法进行脊椎手术,可顽强的他不向命运屈服。他把自己的病情简历翻译成英文,向世界寻求手术的机会,终于获得了意大利都灵一家医院的回音——他可以去意大利接受手术治疗。经过长达10个半小时的脊椎手术,他活过来了,一切生理指标都正常了。

回到学校后的刘大铭一面备战高考,一面利用每天放学后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17.5万字的哲理自传体小说《命运之上》,在青年中国说的舞台上,他坐在轮椅上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大声说:“我认为啊,青春就好比一盏燃烧的蜡烛,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应该把最大的光和温度奉献给世界,如此,青春才是一场真正无怨无悔的青春!”

热议锐评:站立的是精神,是尊严,是信念。刘大铭用丰富的文字和弱小的身躯织出了挺拔的精神维度,使所有的碌碌无为者不得不黯然低头。

素材运用:与命运抗争;顽强的斗志;青春正能量……

(资料来源:新浪网、新华网、凤凰网、《南方都市报》等)

猜你喜欢
米粉店青春
故乡
青春睡不着
幻青春
老师的米粉店
守信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一条路的香樟
北大硕士卖米粉:创业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