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亲情

2015-05-30 10:48李建正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娘家外婆家操场

李建正

和一些亲人音信相失久了,总想找一找,联系一下,把亲情系接上。

我生长在魅力怡人的茶乡竹海安吉,心生自豪。而母亲的老家却是江苏的,她的娘家亲人大部分都在江苏。母亲曾经多次提起她娘家的一些事情,提起她娘家的一些亲人……今年五月中旬,我有个去南京学习的机会,参加安吉县地税局地税业务的培训学习。当收拾完学习必要用品时,总觉得好像还有点事情没有考虑进去。梳理心情后,就决定应该替母亲寻找一个她娘家的亲戚——顺便找一找在南京工作的表哥。我想,母亲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从安吉到南京虽然只有四个小时的车程,在这之前我却从没去过南京,尽管我还知道,我有个姨表哥在南京某国税局上班。

点点滴滴,片片断断……路上,我使劲儿地在记忆中搜寻。表哥茂林是大姨的儿子。外婆生了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母亲排行老四,姐妹当中是唯一一位外嫁到浙江来的。记得我小时候那年放暑假了,我带着妹妹拿着母亲写的路线图前往江苏兴化外婆家。当时我就想,到了外婆家,有谁会和我们玩耍,让我们在外婆家度过一个很有趣的暑假呢?

那个时候交通没有现在方便,要在路上三天两个晚上才能到达外婆家。让我吃惊的是,表哥茂林来了……表哥大我两岁,听说我们来兴化了,也从江苏东台家里赶到外婆那里……我们都是中学生,自然就有一种大人们不太熟知的相处方式了。很快,表哥和我们姐妹自然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记得外婆给我们零钱时,我们三个就会立即高高兴兴地往村里唯一的商店跑,买到饼干或者小糖后三个人就高高兴兴地你一口我一口地分着吃。那个高兴劲儿,甭提有多么惬意喽!更有趣的是,表哥不仅分给我们好吃的,还给我们讲故事,讲他们学校的事情,还教我和妹妹玩弹珠,玩泥土,玩各种游戏,那种欢笑声,那种愉快,至今也难以忘怀……

外婆家,乡村夏季的晚上,村里的小学校操场,那里乘凉的人特别多。那个时代,乡下经常放映电影《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越剧片子,那种旋律来自我们家乡浙江。大家说,来自浙江的姑娘肯定会唱越剧,就叫我们唱越剧给他们听。中学时代的我,没有那么多的矜持或是羞涩,就和妹妹我一段她一段地唱了起来,歌声引来了好多村民,都拍手称好!

表哥也不示弱,也唱起了江苏的淮剧,把个夏夜唱得热热闹闹的,整个村子的夜晚,被我们几个孩子给沸腾了……村里的人们都在夸奖外婆,用现在的话说,“点赞率”特高!外婆也乐得合不拢嘴,拿着大蒲扇轮流为我们兄妹三人驱赶着蚊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除了下雨天几乎每天晚上村民都要叫我们表兄妹三人去操场唱歌,唱戏。那个年代里没有电视,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很少见。白天“双抢”,晚上操场是村民纳凉、侃大山唯一的好去处。就这样,我们在外婆家开心地度过了一个假期。走的时候,表哥跟我们依依不舍……还相互留了地址。回到家后陆续地通了几封信,等到上初三了,慢慢地书信来往就少了。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每每想起那个快乐的暑假,那些快乐的夏夜,那种感觉真的特别好!

四年前外婆重病卧床,我随父母去看过外婆,直到外婆去世,我也没看到我的表哥。听舅舅说表哥在南京上班比较忙,抽不出时间来奔丧……当时我想,现在这人是怎么了啊,外婆生病期间你不来探望,难道死了最后一面也不来见吗?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表哥仅存的一点美好回忆,也随着岁月流逝慢慢地淡化了。

这次来南京培训,我答应母亲去看看表哥的。母亲说,大姨父跟大姨都去世了,这亲戚再不走动,就断了……可到了南京我始终不想去找他。时隔三十多年了,表哥也许就站在我面前我也认不出来了,就是认出来了我们又从何说起呢?在这三十多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难道……我真的很纠结。

一起来南京培训的同事知道了我的心事,就告诉我,亲情是需要用心去呵护的。平常生活中或是工作上,不管发生什么,不管是阳光绚丽还是风雨苦楚,都需要多联系,多沟通,多牵挂,多问候。毕竟,亲情是永远割舍不掉的啊!我知道,平时大家都忙于生计、忙于工作,但只要有机会就要聚一聚,聊聊家常,把亲情延续。殊不知,相隔时间久了,再近的亲人之间也会淡漠的。

纠结了三个晚上,我决定还是拿起母亲留给的电话号码,打通表哥的电话。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知止

猜你喜欢
娘家外婆家操场
我在外婆家
江畔独步寻花
回外婆家过年
我们的操场
去外婆家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下课了
婚姻好不好,回趟娘家就知道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