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梅花山

2015-05-30 11:21郑立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梅花山张自忠将军

郑立

一缕初夏的阳光,穿越林荫的罅隙,洒成我身上的斑斑影影。

2015年5月19日下午,梅花山,就站在渝武高速路北碚出口处。而山上,张自忠将军在我的心头顶天立地。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在湖北宜城抗战前线殉国后,忠骸运抵北碚,权厝于此。墓茔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占地3267平方米,墓高2.64米,周长21米。墓以条石镶边,青石砌拱封顶,形成全封闭的半圆弧形。冯玉祥亲题墓碑隶书“张上将自忠之墓”。冯玉祥借用史可法扬州梅花岭殉国并葬衣冠墓于岭之义,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并题书“梅花山”三个大字,刻于墓前石栏。蒋介石题写的“英烈千秋”石碑,曾立于墓前方的公路旁,在“文革”时期被人捣毁。1986年10月,梅花山张自忠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87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修葺陵园并立碑保护。不足五亩的陵园,如今翠柏苍然,绿荫葳蕤。

进入陵园大门,迎面便是张自忠将军罡气凛凛的戎装全身铜像,铜像左边是事迹陈列馆,右边是纪念馆,铜像后翠柏簇拥的三十余石阶之外是林荫掩映的墓地。在毛泽东“尽忠报国”、周恩来“为国捐躯”、朱德“取义成仁”等题词前,我心潮澎湃,这是英雄的皈依;在蒋介石“英烈千秋”、李宗仁“英风不泯”、冯玉祥“荩忱不死”等题词前,我热血暗涌,这是英灵的大纛。目睹照片留存的俨然,咂味史料掩卷的墨痕,咀嚼国共领袖的题语,我为过去不知道这里埋着张自忠将军而羞愧,我为张自忠将军民族大义昭昭英烈而感慨。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农历七月七日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唐家园村。青年时代参加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在冯玉祥部队由士兵逐级升任到师长。“九一八”事变后,被任命为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1933年日军进逼长城,二十九军迎战喜峰口,他担任前线总指挥,血战喜峰口,歼日军两个联队,毙伤敌寇4000余人,威震中外。随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爆发,临危受命,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后任第五十九军军长。他带领第五十九军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一次又一次重创日寇。1938年10月晋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授上将衔,固守鄂西北,数次粉碎敌人强大进攻,与敌搏杀一年多。1940年5月,日军集中十余万兵力强攻枣阳,他亲笔写信给集团军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5000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寇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亡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5月6日晚,他率领仅有的特务营和七十四师两个团的兵力,东渡襄河,在湖北宜城县十里长山与日寇鏖战九昼夜。5月16日下午,在十里长山南瓜店杏儿山缸子口身中七弹,呼喊“杀敌报仇”,壮烈殉国。

在抗战的史料上,我看见张自忠将军慷慨殉国的身影。1940年5月15日,日军一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夹击湖北宜城县十里长山一带,一昼夜发起九次冲锋,激战至16日拂晓。张自忠被迫退入十里长山的南瓜店,指挥部队向数倍的敌人冲杀十多次,日军伤亡惨重。16日下午,以飞机、大炮助战的大股日军从东、南、西三方面向第三十三集团军的总部指挥所包围上来。在南瓜店东山岗上,一位身着将军服的将领用嘶哑了的喉咙对仅剩的十几名官兵喊道:“一定要死守阵地。没有子弹,用刺刀刺,用大刀砍,用石头打,最后用牙咬,要坚持与敌人拼!”不幸的是将军身中数弹,倒在了血泊中……5月16日晚,日军汉口广播电台突然中止正常广播,插播一则惊人消息: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的作战中,向敌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而将其消灭。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自忠总司令及其下属幕僚、团长等多人。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获此消息,极为震惊。18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证实张自忠确于16日战死在宜城南瓜店沟沿一带。当晚,奉命驰援的黄维纲师长得知张自忠将军战死,悲恸万分,率领数百人的敢死队夜袭陈家集,抢回了张自忠遗体。5月23日,张自忠将军灵柩由10万民众护送,在宜昌上船,日军飞机不断地侵袭,送灵的队伍仍镇定地缓缓前进。灵柩送到重庆后,在“七七事变”三周年纪念日,《中央日报》才对外公布了这个消息,国民政府颁布了褒恤令及追晋张自忠为陆军上将令。8月6日,延安军民才获悉张自忠殉国的消息,《新华日报》发表《悼张自忠将军》社论,称赞张自忠将军“抗战之功极大,今并以身殉国,将其最后一滴血献给了抗战,既成功又成仁,的确配称为炎黄的优秀子孙,模范的革命军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8月15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11月16日,国民政府在北碚雨台山给予国葬之礼。冯玉祥将军在墓地周围亲手栽种了许多梅花。张自忠将军夫人李敏慧闻悉噩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与丈夫合葬于梅花山。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后,他的部下悲愤地唱着复仇之歌:“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翌年5月,其部在当阳地区将围攻张自忠将军的日军酋首横山武彦击毙。

在张自忠将军墓前,我想起他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我不由联想起民族英雄岳飞的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张自忠是中国抗战中以上将衔集团军总司令之尊战死沙场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

我不知道一同参观的人他们心中的所想,在解说员动情的解说中,没有人提问,也没人喧闹,没有轻佻的举动,只有静穆的眼神,只有凝神地倾听,只有手机在不断地翻拍。我知道,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与我一样,不拘的思绪在穿越历史的围栏,在打捞灵魂的缺失,在弥补生命的短视。一个伟岸的民族英雄,在我们的心头起岸。

离开梅花山时,我忍不住频频回眸。在熠熠的阳光中,张自忠将军铜像巍然天地,犀利的眼神直刺苍穹。在我心头,滚流着金戈铁马的声音。

责任编辑:子非

猜你喜欢
梅花山张自忠将军
春梅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我家的“将军”
早春,与梅花山为伍
梅花山的美丽蜕变
将军
冰雪童话 梅花山国际滑雪场
将军驾到
周恩来巧劝张自忠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