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

2015-05-30 10:48王明洪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阿姐红裙爸妈

王明洪

在我老家习惯管姐叫阿姐。我也有一个阿姐,但我更喜欢喊她姐。

姐仅比我长四岁,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高我一头,能够名正言顺地教育我。孩提的记忆里姐是火暴脾气,我私下里和友人说我姐是属火药桶的一点就着。朋友瞅着我将信将疑,我坚定地说:“我说的是真的!”上小学时,姐和我同在一所学校念书,由于我天生木讷又加上体弱多病身材瘦小,自热而然地成了校内几个富家子弟欺侮的对象。每每受了委屈,我都会哭哭啼啼来到姐的班级,径直走到她的座位旁向其展示我的狼狈。姐看着满身泥污的我,问明事由后,火冒三丈,二话不说拉着我找到那几个肇事者,三下五除二将他们一一打倒在地。我小心翼翼躲在姐的身后,待这惊心动魄的一幕风平浪静后方敢探出头来。临别时姐落下句狠话:“以后胆敢再动我弟一个手指头,就把你们扔进水里喂鱼!”

或许是那几个子弟怕真的被我姐扔进水里喂鱼,或许是他们改邪归正、弃恶扬善了,打那以后,姐的威名大震,再也没有人来找我麻烦了。

高二时,姐公然提出要辍学去南方打工。理由是自己脑子笨,不是上学的料,供我这个弟读书希望尚大。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言辞背后,蕴藏的心酸是外人所不能体会的,照她的成绩来看,将来考个像样的大学不成问题。在那个读书上学都是一种奢望的年月里,她深知父母的困境和不易,她给我这个弟留下了一线希望啊!后来,我辗转考入了南方一所军事院校,心头总是莫名的痛,这种痛是无以名状的!

姐还有一个来月就要出嫁了,作为她唯一的弟,我一直寻思送个得体的礼物以表心意。送什么好呢,一时拿不定主意。当我得知其正在攒钱欲买一款心仪已久的红裙时,我的心头就有了眉目。在我变戏法般从身后拿出那款红裙的一刹那,姐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俄而,她恢复了平静:“多少钱,这?”我满不在乎:“不贵,也就是我两个月的工资多点吧。”姐的嘴变成了大写“O”字形:“这么贵,太奢侈啦!”我淡淡一笑:“姐弟一场,手足情深,这样的感情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姐不再言语,不多时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里灌满晶莹的泪水。

姐的婆家我是去过的,和我家同属一个县城,从地图上看不远。那时各个乡镇还没有通公路,更很少有机动车辆往来,就是这段不远的路程骑单车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第一次去姐家是在休假归队的前几日,姐为我的到来显得格外高兴,张罗了一大桌子饭菜。姐家生活也是捉襟见肘,姐夫在外地打工,公公婆婆年事已高,为挣些外快补贴家用她不得不到村头的砖场打临时工。姐的日子举步维艰,暗淡得如她身上穿的衣衫。临别时我对姐说:“你现在是人家的人了,居家过日子难免会磕磕绊绊,你要管住自己,万不可由着性子来!”姐看着我张张嘴欲言又止,终是沉默不语。

我的部队在离家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单位任务繁重,有时赶上战备一年里也难有回家的时日,父母来信嘘寒问暖的同时更多的是提到姐,姐的日子过得苦,可她从来不言苦。一大家子里里外外全凭他一人支撑。农闲时她常回来看望爸妈,姐是闲不住的,一来我家就是屋里屋外忙得飞飞,挑水,打柴,洗衣,收拾卫生。爸妈让她休息,她说一点也不累。年底看到别人的弟妹陆续而归,她会禁不住地问道:“我弟何时回来呢?”今年初她又成了两个子女的母亲,上要赡养公婆,下要哺育儿女,姐一下子憔悴了许多。生活的残酷磨平了她锋利的棱角,她变得安于天命逆来顺受。

姐回家一趟不容易,要翻过一座山,再过一条河。当姐得知我确切的归期后总提前把她家的蔬菜鸡禽成袋成袋送来。她是下午来的,过不了多久就返回。爸妈留她过一宿再回去,可她总能找到充分的理由:“家里忙,孩子太小也分不开身!”我和她提到那些菜,她呵呵一笑:“都是自家产的,不金贵,再说是给自个弟吃又不是给别人!”我鼻子酸酸的。脑海里浮现出儿时的美好画面:每回我摸得面目全非,如泥猴般从外面风风火火回来,姐总是为我备好毛巾、清水和香皂。每回我玩得鼻青脸肿站在她面前,她都会一边摇头一边轻轻为我上药酒。时光荏苒,那个处处护着我的小女孩,那个牵着我的手徜徉在春天的田野里挖野菜的小女孩,现在早已为人妇为人母,可依然对我这个不肖的弟疼爱有加,一如往昔。看着姐的背影匆匆消散在暮霭里,我的眼角渗出了泪珠,心中五味杂陈。

姐家装了电话,第一次打电话过去,姐的声音很轻很近,就像隔着一扇门。小时候和姐隔着门吵架,姐在门外,我在门内。姐要进屋我堵着门不让,姐在门口急得直跺脚。现在长大懂事了,离得远了极想推开这扇门,却不知门在哪……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阿姐红裙爸妈
红裙
爸妈的约法三章
因为爸妈只有你
龙潭湖
鉴赏
兔阿姐的礼物
我爱爸妈
听爸妈的话
阿姐减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