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季的年华,丝丝的甜

2015-05-30 11:21朱平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桌子糖块安昌

朱平

是的,对于甜食,我向来没有抵抗力。一如我第一次见到金浅。

就是那个午后,温暖的阳光斜斜地照着老街,安静的安昌小镇,行人三三两两。刚入古镇,我又径直跑去看陈大师扯白糖。因为我要买最新鲜的扯白糖。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总是那么精神矍铄。我刚立定,陈大师正端出一团熬好的黄色糖浆,捏成了粗大的糖条,挂到木头钉子上。两边用力一扯,再回拢着交叉,再一扯,拉长了又交叉,套到钉子上,再拉。如此循环往复,糖条上下翻飞,没多久便像被扯出韧劲来,慢慢变白,然后透出光泽。一直要到糖条被拉得晶莹剔透,呈现均匀的条纹了,才可以趁着温热,均匀地剪成小块。热的时候,糖块是黏黏的,待到完全凉透了,便是松脆的。可是不管哪一种,含在嘴里,都是甜而不腻,清淡而有鲜味。每次我都爱趁着这种新鲜,一颗接一颗地将糖块丢进嘴里,甜丝丝的感觉,连绵不断,好吃到想哭。

我熟练地挤到摊位中间,大声地说:“大师,我还是买十包。”

“我要二十包”,身边的男生跟着说。

他就是金浅。我转过头,看到他好看的侧面,睫毛好长。男生的睫毛怎么可以那么长?他双手端着相机,长镜头分明是红圈白头,好专业。太帅了,我向来追求自由,最爱的就是背个镜头走天下,勾画自己眼里的世界。

“你一个男生,怎么买那么多扯白糖?”我随意地问,“还好是冬天,不然容易化。”

“难得来一次,多带点回去。”男生有些腼腆。

“你也喜欢吃这个啊,我帮你拿吧,你拿着相机还拍照呢!”

“没关系,我可以放包里。”

“我又不像是坏人!”我自己都奇怪,才刚一见面,怎么就对他说那么多话,连同学都惊讶于我的主动,“你是不是拍了陈大师的照片,可不可以让我看看?都过中午了,你吃饭没,我请你吃饭,就那边,河边小桌子,最有味道了。”

金浅后来说,他遇到过主动的女孩,但还真没遇到过那么主动的女孩。

“如果我不那么主动,你一个北方大男孩,到哪里还能遇到我这样甜甜的江南女子呢?”

“那就算是缘分啦,”金浅说,“后来在河边小桌子上吃饭,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美好。看着你眉飞色舞地介绍着安昌的风土人情,比画着老街里各式的商铺:打铁店、箍桶店、弹花店、锡店……微红的脸颊透着光彩,那么神采飞扬。在微醺的醉意里,我看到水光在酒碗里荡漾,阳光碎碎地洒过廊檐,闪烁在你的眉眼上,似乎飘过梦的气息,和着扯白糖甜甜的味道,我竟有种莫名的感动。”

是啊,我也很感动。时光流转那么多年,我和金浅各踞南北,没有再见过面,但却一直保持着联系,像老朋友一样熟捻,无话不说、无事不谈。他爱摄影,我爱文字,我还经常帮他写文配诗。他给我寄各种新作,而我只为他寄大包的扯白糖。

我还是会经常跑去看陈大师扯白糖,这么多年,他依然神采奕奕。据说扯白糖已经列入柯桥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大师就是代表性传承人。他13岁开始跟着父亲扯白糖,这一扯就是70多年。这位耄耋之年的“明星大师”还用自己的肖像注册了商标,成为古镇旅游的一张金名片。陈大师现在也收了徒弟,他说要把这门手艺保护起来、传承下去。

这些年我四处走访,也见过其他地方的扯白糖,但却始终没有安昌的味道:小巷依稀飘来的淡淡酒香,是冬日暖阳里散开的丝丝甜味,像乌篷划过……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小桌子糖块安昌
师爷故里 “五味”“枫”景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安昌派出所侧记(安昌派出所摄影 本刊编辑部报道)
TV的温度 思政的深度——安昌中心小学红领巾校园电视台建设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魔法小桌子
“糖块”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例谈
“糖块”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例谈
糖块
高斯分糖块
魔桌
小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