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纸上的吟唱

2015-05-30 10:48邵维增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岳西罗敷荷锄

邵维增

夏日炎炎,成串的桑葚缀满枝问,闪着诱人的紫光。我从挂满桑葚的树下走过,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桑葚,甜美的影子闪出一汪清澈。

《陌上桑》那位荷锄的罗敷,盈盈浅浅,从东出的太阳底下缓缓走来,一直走进人们的心里。一同采桑的,还有西晋文学家傅玄《秋胡行》中的胡妻,在桑田遇到分别五年、忘了她音形的丈夫,竟把她当作野花随意摘取,一路上眉目传情,以致捧上黄金,百般挑逗,妻子不从。回家后妻子和丈夫相认,才认清原来是那个花心男人,于是投河而死。

远去的,还有造纸的祖师爷蔡伦。遥望汉代,桑皮纸通过七十二道工序:浸泡蒸煮、碾压捶捣、发酵过滤、人模晾晒、粗磨焙干,锻造了华丽的身价。整个造纸工艺流程一般二十多天,从数十张桑树皮成为一张桑皮纸,实在是来之不易。桑皮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色泽洁白,纹理美观,墨韵层次鲜明,绵韧而坚,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吸水性强,不腐蚀,耐折度更是高达九千多次,是人民币用纸的三倍,堪与乾隆年问的高丽纸相媲美。

2005年,岳西农民王柏林既解了故宫修缮缺少高丽纸的燃眉之急,也挽救了一个宝贝的传承。一张纸,借修缮之机,重登故宫大殿。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能全程手工生产桑皮纸的,以安徽岳西、新疆和田、山西柳林为主。

桑葚,一滴鲜亮的血色滴在黄土地上,湮没在桑皮纸上……

责任编辑:刘高亮

猜你喜欢
岳西罗敷荷锄
Traditional farm tools observed from an ecological and health perspective
老牛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清明种树
植树节(1)
有农夫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陌上桑
岳西炒青记
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