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风物

2015-05-30 11:21叶明镜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沙井竹器乡亲

叶明镜

天井

天井是房屋的聚宝盆。

天井空无一物,只有一段垂直空间。从天井看天,大不超过一间房。偶有云彩飘荡,有小鸟飞翔,有炊烟缭绕。雨掉下来湿了井底,阳光进来只红一块,乡亲们看多了,习以为常。

天井联结着一座房子,同时联结着一个家庭。爷爷、奶奶、孙子,几代同堂,其乐融融。在天井四周说话、走动、做事、吃饭、睡觉,还有鸡鸣狗叫,天井便充满人间烟火气。人在,烟火在,天井在。人走了,烟火绝了,天井就会衰败、坍塌。

有天井的房屋是乡亲的天堂,也是麻雀、燕子的天堂。麻雀知道,在天井周围的地板上有遗落的五谷杂粮或饭粒、菜渣,那是乡亲特意留给它们的佳肴。乡亲们的前脚刚迈出门槛,麻雀便三五成群从天井进来,享用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沙井

故乡有条小河,有小河就有沙滩,有沙滩就有沙井。

在沙滩上扒个坑,河水经过沙的过滤渗透进坑里便是沙井。简易的沙井不抗时间,不到一天的工夫便被夷为沙滩的一部分。合格的沙井用木桩围拢水,木桩外围覆盖着大块的缸瓦片,井沿铺上鹅卵石。合格的沙井不抗洪水。洪水夹带着泥沙将沙井掩没。但在洪水过后经过一番清理,沙井还是那个合格的沙井。

活水不停地渗进来,晃动着井水。井水晃动着故乡的蓝天白云、日月星辰,也晃动着故乡悠长的光阴。小河涨则沙井满,河水浅则沙井半。小河不枯,沙井便是永远的沙井。河在,沙井在,村庄在。沙井水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有多少乡亲喝了多少沙井水,喝腻了,走了。也不知有多少娃子接着来喝沙井水。沙井一直以这种方式来维系故乡的生命接力赛。

一早一晚,挑水的乡亲都前后脚来了,然后挑着满满的两桶水走了。他们只作短暂的停留,在井台构成不大不小的热闹。此时,井台俨然成了交流平台,有信息发布,有嘘寒问暖,有家长里短,也有欢歌笑语。

乡亲造出沙井,沙井便以涌泉相报。

竹林

竹子沿着河岸种植,竹林便与小河两两相望了。

河水的滋润让竹林愈发繁茂,盘根错节的根系紧紧地咬住两岸的泥土,让河堤坚如磐石。竹林不走水走,竹林将影子托付给小河流浪远方,去见识外面世界的奇妙。

竹林是麻雀的村庄。黄昏,忙了一天的麻雀回到村里,竹林顿时充满麻雀说话的声音。到了晚上,它们就睡在竹梢中。

竹林有数之不尽的竹子,有竹子就有竹器。竹器是竹林的化身。竹椅、竹席、竹帘、粪箕、竹篓、竹围……它们走进家家户户,走进日常生产生活。

竹器就是会走动的竹林。

责任编辑:刘高亮

猜你喜欢
沙井竹器乡亲
沙井蚝,与珠江共枕千年涛声
沙井蚝, 与珠江共枕千年涛声(组章)
紧握乡亲的手
南山赋
地域性设计文化的不懈探索
——读张宗登博士《潇湘竹韵: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研究》
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小郁竹器工艺发展分析
天下乡亲
深圳沙井蚝传承千年异地养殖续品牌辉煌
中国竹器史研究之二:汉代竹器
他们是我的乡亲(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