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清明

2015-05-30 11:21赵明智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协和姐夫勺子

赵明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手捧鲜花,冒着蒙蒙细雨,随着祭扫的人群,走进花园公墓,来到姐夫墓前……

姐夫于上世纪30年代出生在杭州市郊区,大户人家。其父为早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母亲亦出身豪门,大家闺秀。他自幼受到极其严厉的家庭教育与熏陶。因父亲长期在外为官,母亲体弱多病,姐夫很早随阿公阿婆生活,是阿公阿婆将他抚养成人。

早年,姐夫是汽车修理工。宁夏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成立时,他作为技术骨干,随机械运输队由兰州迁至银川。作为“老三届”高中生,在工人阶级队伍里,是名副其实的高级知识分子。姐夫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正如悼词所讲:是党的好干部,优秀的共产党员。

姐夫心胸豁达,为人诚恳,从不嫌弃我们是山村农家。回的为数不多的几次老家,却留给他难忘的记忆。2008年8月,正当全国一片欢腾,为举办27届奥运会而欢呼雀跃时,姐夫正好在山东老家。他每天沿着通往山里的羊肠小道,步行十几里山路,赏风景,呼吸新鲜空气。在山东老家的那段时光,姐夫生活安排得充实、紧凑,井然有序,是姐夫退休后最开心的日子。

姐夫鄙视贪官污吏,理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一生清贫,直到临终前,还住着七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难忘姐夫的谆谆教诲,常对我们说:“权力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财富是子孙的,健康是自己的。”姐夫的一生虽谈不上辉煌,但他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姐夫生病后,到处求医问药。在协和住院十几天,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但最终结果是:一切生理指标正常,并建议定期复查。谈何容易?一个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行走全靠轮椅。当时姐夫还能坐轮椅,很快,轮椅也坐不了了。两年前,两人搀扶,姐夫还可以走进饭厅,坐在餐桌前,自己用勺子吃饭,后来,勺子也用不了了。

连协和这样的世界著名医院,都无能为力,姐夫彻底绝望了。他渴望重新站起来,走下楼梯,走出户外,沐浴明媚的阳光;渴望走进一路之隔的北塔公园,看一看湛蓝的湖水……渴望与年龄相仿者唠唠家常,聊聊天;与兴趣相同者杀几盘车马炮啊……这一切都不可能了,成为历史了。

7月29日,姐夫火化,遗体告别,瞻仰遗容。他安详的面容,透着红润,如同睡着了一般。这天,晴空万里,烈日当头。墓前,唢呐声声,催人泪下。长女婿抱着骨灰盒,双膝跪地:爸,您住新家了。我如梦初醒,是啊,这里才是永久的“家”呀。

清明前,不知是否心灵感应,大家轮番梦到姐夫。他的神态语气,是那样平静;仪容笑貌,是那样和善,犹如生前。

猜你喜欢
协和姐夫勺子
做木勺子
吃面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夹在杯子上的勺子等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喝醉的代价
姐夫是个十足无趣的人
你昨晚在哪
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