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之于中国种业的发展
——专访山东圣丰农作物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洪杰

2015-06-01 12:25梁婷婷子萌
种子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众筹种业种质

◇梁婷婷 子萌

众筹之于中国种业的发展
——专访山东圣丰农作物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洪杰

◇梁婷婷 子萌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中国现代化农业必须有种业的支持。在这个大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种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但仅靠国家的支持不能实现中国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必须集合全体种业人的智慧和汗水,借鉴其他行业先进的发展思路,才能实现中国种业的改革、发展与腾飞。如果说国外大型种业公司做什么我们也跟着做什么,人家不做什么我们也不做什么,中国种业如何缩短与国外的差距?!更谈不上“超车”了。如何利用外行业的新思维研究农业的问题,这是一个创新的课题。近年来,众筹商业模式在诸多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那么,借助众筹理念能否对种业快速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将众筹理念引入种业并快速实施的第一人——山东圣丰农作物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洪杰。

记者:为什么要将众筹这个概念引入种业当中呢?

李洪杰:众筹模式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这种商业模式起源于美国,也是在美国发展得最为成熟。作家可以利用众筹平台出版一部著作,发明家可众筹一项发明或新产品,而歌手甚至可通过众筹网站来准备一场演唱会。我们把众筹的概念引入到种业领域,开展品种育种资源要素的众筹,就产生了一个“品种众筹”的概念,可以用crowdbreeding一词表示。

大家都知道,国外大型种业公司综合实力很强,掌握的资源也多,但在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他们也买品种、买基因、买好材料,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在众筹品种。目前大型的国际种业公司已经在信息化基础上建立起了全球的公共平台。比如先锋在新加坡建起了亚太服务区的网络平台,只要是他们体系内的专家,都可以利用平台上的资源,随意地进行组配,这是内部的众筹;而在体系外,只要看到好材料,比方说具有抗旱基因的材料,他们就会花重金去买。中国现在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将来一定是全球资源的大整合,适合哪个区域就可以进行交换,这就是市场化育种的实质。

中国种业目前的状况其实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实际上就是众筹的概念。中国互联网众筹始于2011年,截至2014年底,国内涉及种业的众筹项目已筹资金额超过1 000万元,内容涉及到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种质资源及育种技术转让等等,成功案例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记者:如何在种业界“玩转”众筹?

李洪杰:中国种业为什么发展得慢,就是因为中国的小育种家太多了,大家手里的种质资源你一块我一块地分散开来,又缺乏信息交流与资源流通,所以发展慢。如果实现资源共享,将会大大提高种业的发展速度。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型种子企业在国际种业舞台上实力仍然较弱,如果只是紧跟国际种业公司的步伐,他们研究什么我们就跟着研究什么,那只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中国农业大学有位老师说,中国育种15年后就能够赶上美国。事实上,我们国家分子育种水平也许可以赶上国外,但是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结合方面,特别是在我国育种资源分散在国内的各个事业单位,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建立起市场化的资源整合体系的情况下,与国外种业相比较还会有很大差距。

试想,一个品种从配组合、选单株、种株行、做鉴定到做品比,通常需要10年以上,这个过程太慢了。怎么能够快速地出品种?最好的方法,就是优势品种实现资源共享。比方说,你有优势自交系,我想使用,我可以付费,只要是大家认可的规则就可以。中国种子协会玉米分会有个商定,把销售额的6%~10%按3∶3∶4的比例分开,父本和母本各占三成,组配占四成。从销售来说,只要大家都遵循这个规则,就可以进行种质资源的交换。

记者:能否请您谈谈种业众筹的理念和目的?

李洪杰:我其实一直在考虑互联网思维下如何进行育种这个问题。有一次,我在微信上发布了《品种众筹将是目前国内种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这篇文章,在同行之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对作物育种工作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分工。事实上杂交育种自交系、常规作物又可以配组合、选单株,可以继续分下去。有的人适合做组配,做到五六代,2 000多个变异基本稳定了,可以卖出去;有的人适合选种,可以买别人做好组合的稳定变异的杂种材料,种在田间,一年一选就好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就是保护原创者的利益,买材料付费就可以实现利益兑现,这样把育种就转变为“市场化育种”。买卖育种材料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偷盗育种材料是不文明的违法行为。在这个概念下,我们注册了一个互联网平台——www.uniuo365.com。这个平台已于2015年 2月14日正式上线,平台上提供了各个育种单位和专家的种质资源信息、技术平台、实验站点和品种众筹项目等。

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做国内的种质资源众筹,更要把国际的资源,包括国外大型种业公司的资源拿到这个平台上来进行交易众筹,这样中国种业才有可能有一个快速发展。

记者:互联网对于育种工作的意义在哪里?

李洪杰:如果说从新石器时代到19世纪作物育种是主要凭经验和技巧的初级状态,称为“经验和遗传学为基础的育种1.0时代”,那么刚刚过去的20世纪则是“以分子育种技术为主流的育种2.0时代”。如今,新一代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作物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抗逆等数量性状紧密连锁的标记技术上,构建了庞大的分子信息数据库;依靠精密设施设备和长期的基础积累,采集包括光学、近红外、X射线在内的作物表观特征数据,形成了庞大的表型数据库;在发展生物信息学基础上,构建了表型数据和分子数据的有效衔接,架起了种质基因资源信息和庞大的表型数据的桥梁。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诞生,必将对农作物育种产生重大影响。一个借助云计算方式对各类育种相关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的“云育种3.0时代”即将来临。

时不我待。我认为,在当下要站稳脚跟,快速发展现代育种技术,守住中国种业安全的底线,采用众筹商业发展模式是当前历史时期下的最佳选择,也是实现中国种业“弯道超车”的唯一途径。基于这种理念,我国第一家农作物众筹育种公共服务平台“北京众筹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我希望,“种筹天下”能够建立育种家、农科院校、种子企业、种植大户之间的桥梁,建成国际上最大的围绕市场需求的育种资源、生物育种大数据、育种技术交流以及成果交易平台,发展成为育种家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17日,总部设在山东济宁,是以花生、大豆、小麦、棉花种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种业骨干企业,获国家“育繁推一体化”资质认定。公司下设研发中心、产品中心、运营中心、人资中心、财务中心、行政中心及五大事业部,有3家全资子公司;设有农业部种质创新与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技术工程中心,依托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成立了圣丰院士工作站(中国豆种唯一一家),与盖钧镒院士为首席专家的科研团队进行了紧密合作,成为产学研推进种业创新的典范。公司设有全球最大非转基因大豆种质资源库(企业),是全国首家利用大数据农技服务的种业公司。

猜你喜欢
众筹种业种质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众筹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中国式众筹升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