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专家华泽田的南繁故事

2015-06-01 12:25甘炳荣
种子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作贡献南繁米质

◇ 特约记者:吕 青 甘炳荣

杂交粳稻专家华泽田的南繁故事

◇ 特约记者:吕 青 甘炳荣

华泽田教授在南繁基地

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光照充足、热量充沛,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农作物,这个地方就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农作物生长天堂——海南岛。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像候鸟,听从季节的召唤,每年10月至翌年5月,义无反顾地从四面八方“飞”至海南。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华泽田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再苦也值得

20世纪80年代初,华泽田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年轻的他意气风发,一心想要为国家农业作贡献。南繁,成为他农业之路的起步点。

2015年1月16日下午,在三亚市田独镇田洋热带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一块水稻田里,华泽田正和助手一起为抽穗的秧苗套袋。他告诉我们,两株用来做试验的水稻必须用袋子套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杂交的纯度。

播种、插秧、护苗、套袋、杂交、记录……像这样的工作,华泽田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每一次都要确保成功。白驹过隙,岁月如梭。从1985年至今,华泽田从事南繁工作已有整整30年时光。说起这30年的南繁经历,华泽田感慨良多。

华泽田回忆,“刚开始南繁时,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艰苦。工作上,因为海南是个小岛,山地多、河流少,淡水资源紧缺,但水稻南繁需要大量淡水来灌溉,为了‘抢夺’水源,我们还跟当地菜农发生过小冲突。生活上,住的地方很简陋,连房子都没有,我们就在试验基地旁边自己搭个小草房,每天的吃住都在小草房里解决了,连床也只有3条腿,用石头垫平稳了才能安心睡下。”

华泽田明白,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只要是为国家作贡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那就是很光荣的工作,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优质米变“陈米”

“南繁是个锻炼年轻人的好地方,这么多年的南繁经历,使我成长了。”华泽田说的“成长”,与优质米变“陈米”的事情有关。原来,当时北方种植粳稻,其米质好、口感佳。华泽田突发奇想:海南的光热资源全国独有,把北方的优质粳稻拿到海南培育,会不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2007年,华泽田带着满满的期望直奔海南,希望北稻南育能够成功。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辛勤劳作,他成功培育出了“海南版”粳稻。粳稻优质不优质品尝了才知道,华泽田把稻米送给自己朋友、亲人品尝,不曾想,得到的反馈完全出乎华泽田预料。跟北方种植的粳米相比,优质米完全变成了劣质米,吃起来像是陈米,一点口感都没有。粳米变味儿,这对华泽田的打击可不小,但华泽田追求科学的科研者心态可没有“变味儿”。经过研究他发现,海南的光热资源太充沛,优质粳稻南栽,大米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使得大米口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了让北方的优质粳稻在海南种植也有同样的米质,华泽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辽优5218进行升级改良,终于培育出了适合在海南种植的热带优质粳稻品种,这一品种不仅米质好,而且产量很高,经济效益相当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提供了粮食上的支持。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供稿)

猜你喜欢
作贡献南繁米质
南繁基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①
山西惠亿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诚信为本 为“三农”作贡献
奉献南繁 讴歌南繁
管理利用好江苏南繁基地的再思考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我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