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心使命分析
——基于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陈述稿的研究

2015-06-01 12:30陈斌
关键词:中心大学培训

陈斌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心使命分析
——基于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陈述稿的研究

陈斌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内容分析法;词频分析法;核心使命

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全世界大学共同关心的问题,成立服务于大学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也因此成为大学的普遍选择。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词频分析法对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心陈述稿进行分析后可知,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六大核心使命,即: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示范辐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源共享。为推动大学教师可持续发展,我国教师发展机构今后应注重倡导多元化的教学研究、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开展宽领域的区域服务等。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已从关注数量转为提高质量。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强有力的人员开发政策是非常重要的〔1〕。据统计,美国高校从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成立了教师发展机构,截至2010年,约有“75%的大学与学院设置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及组织机构”〔2〕。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高校教师发展问题,并出台相关措施推动高校教师发展,“2004年,75%的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都实施了不同形式的FD计划”〔3〕。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未来高等教育》法案,拟拨专款建立“卓越教学中心”,至今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大多已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4〕。克拉克等学者认为,“大学教师的发展活力虽没有处在极度危险状态,但组织需要持续主动地关注教师的活力需要”〔5〕。可见,建立大学教师发展机构以促进高校教师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对高校教师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以提升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和质量评价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以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成为大学教师的主体,51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较低。

表1 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年龄分布情况单位:万人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组织的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教师发展组织所需的内外部条件不尽成熟,且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6〕,大学教师发展仍处于“由外部主导和对外部依赖”的状态〔7〕。因此,从大学教师发展的外部组织机构着手已成为了解和研究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特征及其使命的应然之举。尽管我国高校新任教师中以取得博士学位者居多,但他们大多是刚毕业即走上教学岗位,缺乏实践训练,加之“科研漂移”①现象普遍盛行,我国大学亟需教师发展机构来“满足大学组织和教师发展的需求”。作为以教师培训、交流与咨询服务方式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教师发展机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为研究对象,以30个示范中心陈述稿内容和示范中心官方网站中与“核心使命”相关的表述为研究内容。30个示范中心所属的单位都是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高校,且每个中心都成立了专门网站,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公开性。

(二)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8〕。内容分析法旨在将非定量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定量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并作出判断和推论。“在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内容分析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新闻传播、图书情报、政治军事、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9〕。内容分析法的具体实施包括六个环节:(1)提出研究问题,(2)抽取文献样本,(3)确定分析单元,(4)制定类目系统,(5)内容编码与统计,(6)解释与检验〔9〕。通过对30个示范中心陈述稿内容的分析,发现“核心使命”存在“目标与使命”、“工作职责”、“建设目标”、“中心职能”以及“工作宗旨”等不同的表述,如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目标与使命为“激发教师潜能、追求卓越教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开展合作交流、服务区域”;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是“辅助指导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培训,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进行教学咨询与评价等”。

2.词频分析法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关键词一段时期内在某个领域出现的频次高低以及频次的变化来确定该领域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的文献计量方法”〔10〕。词频分析法通过量化的表示形式探究事物的本质内涵,相较于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词频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文献综述方法过于依赖定性的总结描述、难以摆脱个人经验和主观偏好、无法深入揭示文献隐含的深层次内容等弊端,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系统性、实用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揭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取得了丰硕成果”〔11〕。本文采用词频分析法对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能够反映“核心使命”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根据关键词的词频数量来分析和预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重点,“通过关键词所出现的频次,可以判别某一领域的热点概念、热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在学科发展动态方面得以广泛应用”〔1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查询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陈述稿②和相关网站,围绕与“核心使命”相关的陈述进行概括提炼,包括目标使命、工作职责、建设目标、中心职能以及工作宗旨等。以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为例,通过分析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陈述稿和查询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发现该中心的核心使命为“激发教师潜能、追求卓越教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开展合作交流、区域服务”③。据此,该中心的核心使命关键词可概括为教师潜能、卓越教学、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区域服务,其他教师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详见表2)。

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围绕“核心使命”进行二次细分、筛选,遴选出能够全面反映各示范中心核心使命和本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汇,并以此作为最终统计对象。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涉及六大核心使命,分别是教学研究、咨询服务、示范辐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源共享(见图1)。

表2 30个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核心使命陈述情况统计

续表230个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核心使命陈述情况统计

图1 我国30所教师发展中心关键词词频排列

(一)多元化的教学研究成为改革关键

本研究通过对30个示范中心陈述稿的分析,发现有25个示范中心的核心使命中含有教学研究,占全部示范中心的83.3%,为核心使命陈述频率之最。可见“教学研究”是示范中心最为关注的内容,也是高校不断推动现有组织变革、树立严谨教学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营造良性教学文化的直接动因。作为促进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具体而言,通过对30个教师教学示范中心的核心使命统计发现,教学研究既体现了以师生共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教学规律、营造教学氛围等为主的教学文化,又表现为重视人才培养和课程研究、鼓励研讨式教学、积极开发国际课程、努力倡导有效学习和提升教学技能以及提升执行力等的教学改革。如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新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和通识课程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研究和研究型教学研究等。北京理工大学注重依托大学生深度辅导模式研究、大学生学业困境研究、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学习科学研究等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山东大学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与研究”、“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影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等系列课题推动教师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在渐趋兴盛和日益多元的同时,大学教师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却不断走向单一,过分偏倚学术成果的产出,无视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工作,长此以往,将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严重时可能危及国家未来的发展”〔12〕。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围绕教学改革采取的系列举措正是对“培养人才”的大学根本的有效回应,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积极探索。

(二)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成为迫切需求

在30个示范中心的陈述稿中,涉及咨询服务的有18个,占全部示范中心的72%。有63%的示范中心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63%的示范中心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保障体系,33%的示范中心为在校教师提供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此外,也有部分示范中心采取教学方法指导、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激发教学动力等途径为广大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如清华大学依托校园网建立师生间、教师与专家之间、教师间的网络交互咨询平台,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咨询机制。同时,运用挑战性课程交流平台与示范基地,充分发挥教学顾问优势,组建文理兼顾、专业课与基础课并重、各年龄段全覆盖的专家组,并定期更新教学顾问组专家成员。西南财经大学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组成教学咨询专家团队和教学督导组,面向全校教师开展教学咨询,提供教育教学改革建议。组织各教学单位的教学院长、教学咨询专家、学科领域的带头人、课程学习与学习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教学运行系统的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学业咨询,并对全校教师免费提供教学录像、个别教学咨询、教研沙龙、微格诊断、课堂观察、评教结果深度分析、教学资料借阅等个性化服务。

根据统计发现,大多数示范中心的定位是为全校教师提供经常性咨询的服务性、支持性机构,也有部分示范中心在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兼具管理职能。如吉林大学在提出“通过建立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实施全方位服务”的同时,通过制定《吉林大学教师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加强对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明确将自身定位为“服务性的学术机构,学术机构与管理机构相互配合”,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环节管理。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指出该中心“要区别于其他行政机构,以‘教学服务、教学发展’”为根本宗旨,同时兼顾“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的工作职责。

然而,无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如何定位,都必须同时兼顾全方面地满足教师发展需要与符合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现实条件。如何有效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我国大学教师示范中心面临的一个难题。相比较而言,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更倾向于服务性导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开展以教师自身内部需要为前提,而非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推行。当然,也需要尽量与大学整体发展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发展中心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以适应新的需要,不断走向完善。

(三)宽领域的区域服务成为必然趋势

《通知》明确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应“承担促进区域内高校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相关任务……发挥‘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13〕。30个示范中心中,有17个示范中心不同程度地提出面向社会、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占全部示范中心的57%。如复旦大学通过举办全国教师发展培训工作坊、召开区域及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以及引领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等方式实现区域辐射作用。四川大学积极与该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密切配合,努力开展先进教学技术推广,同时定期开展对口支援活动,组织选派教师在受援高校举办各类交流、培训活动。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明确提出要根据地方教师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培训项目,致力于服务不同类型院校、教师,对大学教师发展目标内涵、教学方法技能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需求提供智力支持。

(四)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持续升温

在30个示范中心中,明确提出开展教师培训项目的示范中心有18个,占示范中心总数60%。尽管不同的示范中心围绕教师培训所开展的活动不尽相同,但示范中心核心使命的陈述主要涉及培训模式、培训团队和培训资源等三大方面。北京交通大学通过完善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围绕青年教师教学和管理组织高等教学理论、教师心理、职业规划、教学技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和教师教育教学出国等多项培训活动。西安交通大学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开展针对性培训,既有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培训,也有申报副教授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还有研究生助教教学培训,不断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陕西师范大学凭借三十多年的高校教师培训经验,开发了一批优质培训共享资源,包括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案例库、专题讲座资源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反响。

长期以来,尽管教师培训是我国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的主要途径,但传统的培训活动存在理论性太强、时间太短、形式化严重等突出问题,教师培训难以取得满意效果,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教学培训效果的研究,逐步提升教师培训的研究性、针对性、长效性和互动性。一方面,应针对大学教师群体开展调查,了解广大教师发展的意愿,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项目,以此促进教师培训制度的完善和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大学教师发展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丰富和拓展教师培训内容和策略。教师培训的根本在于实现教师全面、持续、动态的发展,因此培训的项目既要涵盖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的前沿信息,又要包括操作性的知识;既要有知识的传授,又要有科学的研究;既要有某一学科的专题研究,又要有多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此帮助大学教师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五)制度化的质量评估备受关注

在30个示范中心的核心使命陈述中,与“质量评估”直接相关的有15个,占全部示范中心的50%,包含“质量评估”、“质量监控”、“质量保障与监控”、“教学质量评价”、“质量控制”等。多数院校围绕“质量评估”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课堂评估、同行评估、过程评估、回顾评估、课题评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测评的教学评估体系,并积极探索建立全面的反馈机制和教学激励机制。厦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出“教学和学习质量评估计划”的建设计划,开展年度校内教学评估,为学校改进教学指明方向;开展课程教学评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教学诊断服务,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建立教师发展状态数据库,定期发布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报告;建立教学状态数据库,定期发布年度教学质量报告。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强调“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在推进教学改革力度上的激励作用和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辐射作用,调动地方、高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14〕。《通知》要求以提升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和基础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质量评价”就是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之一。

(六)有效的资源共享成为共同心声

在30个示范中心核心使命陈述中,涉及“资源共享”的示范中心有13个,占全部的43.33%,不同示范中心围绕“资源共享”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北京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围绕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进行了系列探索,包括每年投入1000万资助包括专业基础课、大类平台课和通选课在内的主干基础系列课程;在研究生中设立“才斋讲堂”,打破教学体系中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格局,为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利用新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新技术应用和共享。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围绕“资源共享”实施了优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计划,通过建立课程教学资源网,为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建立学科教学资源网,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策略帮助;设立教师教学讨论区,就教师关心或经常遇到的问题展开网络自由讨论,提供互相帮助。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实现长期有效的发展,必须具备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而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服务本校教师教学发展,其根本在于通过多方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语

作为新生事物,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备受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并承担着复杂的角色和任务,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核心使命的研究,即是对该机构形式、功能、责任和角色全方位的认识。关于使命的研究,以往多采用思辨的方式,本文突破了传统的路径依赖,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30所示范中心的陈述稿及其网站进行分析,探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使命陈述的有效性和内涵,以及使命陈述的实用性和简洁性,使得它成为运用实证方法来分析使命的有用的,合理的文献”〔15〕。

通过对我国30所示范中心陈述稿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量化地揭示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核心使命。研究结果显示,本文的统计结果与教育部等部门成立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宗旨基本吻合。此外,本研究所延伸的系列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思考,例如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如何将教学学术有机的引入大学教师发展之中,如何有效处理组织服务与管理之间的平衡关系,如何加强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如何防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内部机构的虚设,如何有效调动大学教师中心活动的积极性等等。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因其自身肩负复杂的使命,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必然面临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难题,因此需要认清自我核心使命,提升自我实现方式,不断寻求突破和改革创新。

注释:

①“科研漂移”一词源自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的著作,他认为大学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或事实),即大学中科研与教学呈严重的分离趋势。

②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申请陈述稿均通过查询教育部官方网站获得。

③相关信息来源于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官方网站:http://ctld.xmu.edu.cn/Item/Show.asp?m=1&d=950。

〔1〕世界高等教育宣言〔EB/OL〕.(1998-10-09)〔2014-05-10〕.http://course.bua.edu.cn/homepage/ 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0654.

〔2〕林杰.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50-52.

〔3〕施晓光,夏目達也.日本“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名古屋大学的个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79-85.

〔4〕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Educational and Staff Development Centres〔EB/OL〕.(2012-09-28)〔2014-05-01〕.http://www.londonmet.ac.uk/deliberations/ gateway/centres.cfm.

〔5〕李红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建设趋势研究——以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陈述稿为分析样本〔J〕.复旦教育论坛,2013,(1):29.

〔6〕周海涛,李虔.大学教师发展的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3,(4):61.

〔7〕阳泽,杨润勇.自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J〕.教育研究,2013,(10):95.

〔8〕邱均平,邹菲.我国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03,(4):5.

〔9〕邱均平,邹菲.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12,16.

〔10〕马玉慧,周越,郭炯.2002~2008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及其演进:基于词频统计的分析和讨论〔J〕.中国电化教育,2009,(6):14.

〔11〕张勤.词频分析法在学科发展动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1,(2):95-98.

〔12〕欧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

〔13〕关于启动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EB/OL〕.(2012-07-12)〔2014-05-3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les/ moe/A08_gggs/201207/139396.html.

〔1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2012-04-10)〔2014-05-07〕.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66/201109/ 125202.html.

〔15〕Stemler Steve Bebell Damian.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Analyzing the Mission Statements of Select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EB/OL〕.(2004-04-20)〔2014-05-07〕.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 ERICServlet?accno=ED442202.

(责任编辑:陈艳艳)

Analysis of Core Mission of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Statement Drafts of 30 National Centers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CHEN Bi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university teacher;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content analysis;word frequency analysis;core mission

Currently,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a common issue of universities worldwide,and setting up special agencies to serve the faculty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opular choice of universities.By using content analysis and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to study their presentation statements,we found that the 30 national centers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in China had six core missions including teaching research,consulting services,exemplary ramification,teacher training,quality assess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the agencies should propose diversified teaching research plans,provide targeted advisory services as well as carry out wide-ranging regional services.

G520;G523

A

1009-4474(2015)03-0036-07

2015-01-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4年度重大项目“大学教师发展的理念、内涵、方式与动力”(14JJD88003)

陈斌(1988-),男,江西南昌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和大学教师发展研究。E-mail:chenbin19880904@163.com。

猜你喜欢
中心大学培训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培训通知
大学求学的遗憾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