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攒竹穴防治胃镜检查副反应临床观察

2015-06-01 12:30赵静潘静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指压攒竹副反应

赵静,潘静

指压攒竹穴防治胃镜检查副反应临床观察

赵静1,潘静2

(1.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 441000;2.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黄冈 438000)

目的观察指压攒竹穴防治胃镜检查副反应疗效。方法将82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指压攒竹组41例与空白对照组41例,指压攒竹组胃镜检查时均予指压攒竹穴防治胃镜检查副反应,空白对照组胃镜检查时不予任何措施。观察两组胃镜检查副反应的缓解情况。结果指压攒竹组防治胃镜检查副反应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指压攒竹穴防治胃镜检查副反应效果更佳。

胃镜检查;副反应;指压;穴,攒竹

胃镜作为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诊断及治疗手段,不仅可以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采取组织活检明确诊断,还可以直接行内镜下肿瘤切除术,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医生及患者的重视。但在胃镜常规检查时副反应非常常见,几乎每个受检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涉及的人群相对较广,影响了胃镜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操作过程。目前防治胃镜检查副反应的主要方法是麻醉镇静[1],但因其存在费用昂贵及麻醉意外等情况,并未能在胃镜检查中普及应用。结合经络腧穴理论,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指压攒竹穴能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时的副反应,且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研究对象均为门诊和住院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指压攒竹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51岁。空白对照组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4~77岁,平均年龄5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1.2 防治方法

患者在胃镜检查前,无论指压攒竹组和空白对照组,均给予利多卡因胶浆常规进行咽部表面麻醉和去泡处理。

1.2.1 指压攒竹组

胃镜检查时,用指端(不能有长指甲)按压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攒竹穴,力量由轻到重,强度以患者穴位产生酸胀麻痛,且能够忍受为度,直至检查结束,两侧穴位交替按压。

1.2.2 空白对照组

胃镜检查时不予指压任何穴位处理。

完成胃镜检查后,当即询问患者在胃镜过程中的自我感觉,并由患者及医生进行VAS计分评定,并对其能否再次接受胃镜检查进行调查。

1.3 疗效标准

胃镜检查后,患者回想检查经历,完成一个空白调查表。症状不适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在临床观察表上采用一条长10 cm的直线标尺,两端标明有0分和10分字样,0分代表无不适,10分代表强烈不适不能忍受,让患者在标尺图上标出自己不适的相应位置。轻度不适平均值为(2.57±1.04)分;中度不适平均值为(5.18±1.41)分;重度不适平均值为(8.41±1.35)分。

轻中度不适视为临床有效,重度不适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适症状缓解情况,指压攒竹组患者缓解情况达87.8%,空白对照组不适症状缓解情况为70.7%。指压攒竹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适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高,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早期胃癌手术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但我国早期诊断还不到10%[2]。而进展期的胃癌手术后的5年存活率仅为30%左右[3],因此早期的明确诊断并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电子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最可靠的诊断手段,准确率可达95%~99%,而胃镜检查减少胃癌死亡率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患者是否能接受这一检查。但目前胃镜检查引发的诸多不适使许多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甚至因此一再拒绝检查,以致延误病情,所以如何减少胃镜检查带来的痛苦,让更多患者接受这项检查,一直是困扰消化科医师的难题。

胃镜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影响最大的副反应就是恶心、呕吐,用中医学理论可以解释为外邪(胃镜)入侵,胃气上逆,气机升降失调,病位在中焦。而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我们可以通过针刺穴位,行其气血,调和脏腑,使阴阳归于平衡,达到缓解胃镜检查中患者的不适。多项研究证实,针灸疗法对胃肠道蠕动、幽门括约肌有双向调节作用,且对疾病状态下紊乱的胃节律、异常胃电也有调整作用,还可以使体内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4]。既往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的研究以体针为主[5],临床取穴以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最多,研究也证实确实可以缓解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胃镜检查前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同时对针刺也存在恐惧,两者使患者更加紧张,容易出现喉头痉挛,全身肌肉紧张,影响进境和针刺。因此,本次临床观察我们采用指压方式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达到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以减轻患者胃镜检查的副反应。穴位选择较为表浅的攒竹穴,穴位表浅指压容易得气。攒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属鼻针的胸穴,可以调节人体气机、降逆止呕[6],故指压攒竹穴可以起到调节气机升降出入、宽胸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1] 岳鑫,崔立红,于兰,等.麻醉胃镜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 2013,19(6):1129-1131.

[2] 张澍田.重视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 27(9):449-450.

[3] 王江红,项颖.早期胃癌的筛查现状及诊断进展[J].重庆医学, 2009,38(20):2634-2636.

[4] 崔承斌,王京京,魏正岫,等.针灸治疗胃镜检查副反应的临床概况及针灸调节胃肠活动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05,30(4): 249-252.

[5] 陈虹,朱洪生.电针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6):19-20.

[6] 梁志敏.针刺攒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J].山东中医杂志,2003, 22(1):2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ressing Cuanzhu (BL2) in Preventing Adverse Reactions of Gastroscopy

ZHAO Jing1, PAN Jing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Xiangyang Hospital of TCM,Xiangyang 441000,China; 2.Huang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Huanggang, Hubei Province,Huanggang 438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pressing Cuanzhu (BL2) in preventing adverse reactions of gastroscopy. Method Eighty-two patients who were going to receive gastroscopy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41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was intervened by pressing Cuanzhu ahead of gastroscopy to prevent the plausible adverse reactions, while group B didn’t receive any interventions before gastroscopy.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gastroscopy were observed. Result Compared to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roduced a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preventing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gastroscopy. Conclusion Pressing Cuanzhu can produce a content efficacy in preventing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gastroscopy.

Gastroscopy; Adverse reactions; Digital pressing; Point, Cuanzhu (BL2)

R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2.0137

1005-0957(2015)02-0137-02

2014-06-30

赵静(1979 - ),女,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指压攒竹副反应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掐攒竹止打嗝
指压穴位治闪腰
掐攒竹止打嗝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指压穴位治闪腰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攒竹穴近三年以来在治疗呃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