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体系构建

2015-06-01 10:05张海霞王东艳
学理论·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

张海霞 王东艳

摘 要: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大学生将来的就业,职场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发挥,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在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础上,从职业指导目标、职业指导内容和职业指导方法三方面构建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以期帮助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将来毕业之时能更好地就业,合理的就业,快乐地就业,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长,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目标;职业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58-02

职业指导指相关社会组织帮助个体依据自身的身心特点,结合社会需要选择最佳职业,并在职业道路上顺利发展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其目的是实现人职匹配[1]。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职业指导在我国高校越来越受学校所重视。近年来,国内对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等方面[2-5]。当前职业指导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职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缺乏全面性;缺少个性化指导。因此,本研究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构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

一、职业指导的目标

职业指导的目标是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职业,最终达到人职的最佳匹配。因此,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了解专业特点和职业特征,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其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并能够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和组织管理等领域的社会实践,有能力为个人与社会机构提供心理学专门性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培养目标决定了心理学专业学生需在工作中应对两种要求:运用程序化的手段高效率地解决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针对个别特殊性表现,要有敏锐的专业鉴别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来应对新的、特殊的问题。其中,前者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要求,而后者则是对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的要求[6]。

二、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

职业指导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达到人职的最佳匹配,围绕这一目标,职业指导应从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两方面来展开。

(一)自我认知

在自我认知方面,职业个性、气质特点、能力以及价值观是职业指导过程中重点考虑的方面。自我认知首先从职业个性开始,霍兰德认为应根据个性来选择相应的职业,如研究型的人更适合与物打交道的工作,如实验员、工程师等;气质类型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类型,如胆汁质的大学生适合从事开拓性的职业;多血质的大学生可以考虑困难性、灵活性较大的工作;黏液质的大学生更适合条理性要求高的职业;抑郁质的大学生适合较为细致、需要细心观察的职业[7]。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外向的大学生开朗、活泼,适合从事社交性的工作;内向的大学生安静、谨慎,适合从事稳定性的工作。因此职业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也应重视职业性格的塑造[8]。能力也是职业指导重点考虑的方面,了解自己的能力特点、能力水平以及优劣势能力,选择与能力相适宜的职业,有助于个体在相应的岗位上做出成就。价值观是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看法。

(二)职业探索

1.确定职业目标定位

职业目标以学科培养目标和特点为依据,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目前来说,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

第一,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心理辅导员以及婴幼儿发展指导教师。这是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随着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更新,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明显增多,教师、家长甚至学校领导的心理问题也在与日俱增。因此对心理学的专业人才的需要也相应增多。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都在陆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需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此外,经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婴幼儿早期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将对其后期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所以这也需要大批的心理学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测评与开发。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测评、人员选拔和训练等已真正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援助计划(EAP)日益受到重视。可以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具发展前景。

第三,职业心理咨询师。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日益显示其独特优势。目前,很多社会上的职业咨询机构中的咨询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教育,致使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受到质疑。这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培养和职业指导中应该重点考虑的一个内容。另外,诸如医院、司法部门、营销机构等也日趋重视心理学人才的输入。因此在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这些职业信息也应纳入指导内容中。

2.积累职业知识,拓展职业技能

在确定好职业目标之后,职业知识技能的累积就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积累职业知识和技能与职业目标相结合。比如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应熟练掌握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针对学生较强的学科,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从事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掌握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同时还要掌握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3.职业认知

职业认知指了解职业世界,包括岗位职责、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职业政策对大学生有独特的影响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规划。职业政策指导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大学生通过职业政策指导了解国家劳动人事制度,了解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了解行业发展前景等。对大学生进行广泛的政策引导和咨询,可以帮助他们纠正择业误区,较快树立专业意识,顺利实现学生角色转型。

三、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

(一)授课法

学院开设职业指导课,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向学生介绍职业政策、职业观念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体的实施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大一时,职业指导教师应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专业毕业流向等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帮助他们初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以确定自己今后学习、工作的具体努力方向;大二大三期间,教师的工作应着重落实在指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为就业和创业做准备上;大四时教师则以教授择业、就业和创业等实用战术为主,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或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

(二)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辅导

作为学校的专业辅导机构,也要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除了给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外,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自我分析。引导他们通过自评、他评、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职业指导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兴趣、职业个性等特征。同时,还应引导利用周围的线索来了解自我,可以通过师生的评价,以更加客观、准确、全面的方式认识自己。

(三)开展讲座

学校应定期举办一些职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知识。若条件允许,可邀请人力资源专家、毕业校友等人士来校为学生举办就业与创业辅导讲座;邀请社会成功人士做专题讲座,介绍自己职业生涯和职业规划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邀请人事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我国人事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职场情景模拟

创设一些有代表性的职场情景,引导大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了解这一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等。最常见的职场情景模拟是角色扮演法,该方法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于1960年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即使人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要求方式和态度处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9]。比如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职场布局格式,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职业角色去体会这一职业,以便在现实中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五)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在目前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所培养人才的应用性。对于本科专业学生来讲,实践技能是其关键素质[10]。因此在专业建设中都要把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如就心理学专业而言,义务心理咨询活动、精神病院见习、监狱见习、教学实习等活动均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确实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君芳.职业指导的概念与基本内涵[J].北京成人教育,2000(1):15-16.

[2]叶一舵.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4-38.

[3]王鲁黔.谈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J].高教论坛,2006(2):23.

[4]杨松.试论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J].衡水学院学报,2005(3):37-40.

[5]李进,朱丽娜.试论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6(4):217-219.

[6]蒋柯.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型培养模式探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40-43.

[7]王晓钧.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刘晓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分析[J].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5(6):51-53.

[9]杭荣华.角色扮演法在咨询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10]张冬梅.应用心理学专业咨询心理学课程建设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报,2007(1):25-28.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
教育部:中职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职业指导教师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试论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
浅谈职业指导推动高职动漫专业学生就业的作用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议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