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调查及现状分析

2015-06-01 10:05傅杨
学理论·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忧患意识调查分析现状

傅杨

摘 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问卷调查,更全面了解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及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缺失的表现,从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促使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60-03

引言

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设计制作了关于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调查的问卷。目的是为了更全面了解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及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问卷调查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不同区域的在校大学生中发放了问卷,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93.8%。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从总体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对忧患意识的认识情况较为乐观。

在“您了解什么是忧患意识”这一问题中,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如表1.1所示。

在“您认为自己是否有忧患意识”这一问题中,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如表1.2所示。

在“您能自觉遵守各项社会道德规范吗”这一问题中,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如表1.3所示。

从上面的表1.1结果可以看出,近49.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了解忧患意识的,仅有0.7%的大学生对忧患意识这一概念不清楚或者其他;表1.2结果表明有56.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基本有忧患意识。表1.3结果表明有62.4%的大学生基本上严格遵守各项社会道德规范,32.4%的大学生完全能严格遵守。这说明,大学生的忧患意识状况基本情况是较好的。

作为青年中佼佼者的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更是与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关。当代大学生整体表现出较强的时代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背负着个人与民族复兴的双重使命下,他们忧患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同时系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于己任,他们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代青年从小接受正面教育,积极关注国内外时事,对涉及国家主权、命运和民族利益、尊严的问题上,他们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能够较客观、理性地观察分析问题,同党和人民齐呼吸、共命运、齐欣喜、共忧虑。例如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数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大事件、2001年4月美国侦察机侵犯我国领空事件等,大学生们义愤填膺,爱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当我国北京申奥成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伦敦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喜获佳绩等等的喜讯传出时,大学生们欣喜若狂,报国情绪急剧高涨。还有些大学生心系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毕业选择支援贫困乡村教育,参与学校援藏计划,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都能有书读,有学上;有的投身军营,用知识和智慧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从这些先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身上昂扬向上、不懈进取的主流精神风貌。

在“您认为自己经常关心国内外时事吗”这一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在表1.4中。

在问题“您有没有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感到牵挂和忧虑”中,调查结果的数据展示在表1.5中。

在“您认为忧患意识形成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吗”的问题中,大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如表1.7所示。

从图表结果可以看出,忧患意识形成与受教育程度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约有91.1%的大学生认为忧患意识的形成与受教育程度有关。通过数据显示得知,从某种层面反映了大学生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是有忧患意识的,但是在当今扩大化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方面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表1.5结果表示,有52.0%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在发生重大事件时才会有所忧虑,有19.3%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已经很强大了,无须担忧,有自信是好事,但是,我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不能骄傲、自满,仍然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保持忧患意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另外,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1.6结果表明有53.6%的大学生认为多元文化对他们的发展有好处,有25.3%认为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发展非常有益处。在与之相关的生活领域,如他们的学习、就业等方面,如表1.8结果表示有44.7%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感到一般明确,有26.0%的大学生感到自己对未来的目标不太明确,还有3.5%的大学生甚至对自己的目标不明确。表1.9的结果表示有47.8%的大学生对就业有所忧患,认为自己找工作或多或少会面临就业压力。有33.3%的大学生会选择考研来继续完善自己的学习生涯,他们的忧患表现在这些方面会体现得较明显。(如表1.10所示)

二、大学生忧患意识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在他们的成长、长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调查的数据,我们不难分析到目前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总体上是健康、积极的,忧患意识的树立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出现的自然环境污染、社会道德滑坡、国家民族前途等方面,有些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表现得并不明显,感觉这些事情离自己甚远,感受不到危机,往往不以为然。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忧患意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大学生立足于社会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存在忧患意识缺失现象严重,总体来说,忧患意识缺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明确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西方发达国家任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将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方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纷纷涌入国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片面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盲目追求西方的议会、政党、选举等政治制度,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缺乏信心;部分大学生不能历史地、全面地看待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还有部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了解甚少,以非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甚至持怀疑态度。因此,高校大学生普遍都出现了民族忧患意识淡薄等现象,大学生则难以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社会责任感淡化,道德意识淡薄

根据之前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以自己能基本遵守道德规范,其实不然,当一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问题往往就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地受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极其推崇外国文化,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在张扬着自己的“个性”,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实质上带有很强的私利性。有些大学生丧失了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忽略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而没有对社会、集体、国家乃至我们全人类的生存环境尽自己一份应有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习惯于索取和自由,而对奉献和责任视而不见。在利益关系上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价值,漠视社会价值。这种责任感的丧失,反映在道德的行为上就是出现意识淡薄,公众道德伦理规范的遵守意识缺乏等现象。会出现不遵守社会公德规范,道德意识淡薄等现象。在平时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则表现为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推卸自己的责任,不守纪律等。

3.学习紧迫感不强,学习态度懈怠

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普遍缺乏紧迫感,学习态度懈怠令人担忧。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生活不愁吃穿的部分大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更缺乏学习的动力,他们心浮气躁,不能脚踏实地地刻苦钻研、学习。有的甚至临近考试才想起来要临时抱佛脚的通宵学习,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课下又没有好好复习,于是抱着侥幸心理采取考试作弊这一愚钝的举措,给其他同学带来了极其负面的不良影响;还有不少大学生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宁愿购买娱乐消遣杂志而不去选择精神食粮上的投资。此外,大学生学习态度懈怠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逃课现象猖狂,大学生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在大学生课堂中,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所以,在部分大学生眼中只有“选逃课”和“必逃课”,这样的恶劣风气我们应该及时的制止,这种情况显然同我国的科教兴国长远战略相悖而行了。

4.易患得患失,心理应对能力较弱

随着90后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体,他们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其容易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容易患得患失,难以从全局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有的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其消极的心理反应是不自信,对待忧患采取逃避方式,甚至选择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以逃避现实。还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当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受到挫折的时候就容易导致自尊心受挫,产生极端行为。一种是采取结束自己生命的自杀行为;另一种极端行为是通过犯罪的方式来报复他人。少数大学生由于极端自卑、绝望,久而久之就会把这种怨恨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目前,刚刚步入大学的青少年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应对能力,心理素质极其不稳定,不能很好地将紧迫感调适到一个特定的范围,反而使焦虑因素迅速扩大,导致一些生理、心理疾病的出现,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焦虑症和恐惧症等。有调查显示,在全国22个省市中,大学生严重心理障碍问题包括一些极度焦虑、恐惧、抑郁和神经衰弱等情绪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从走势来看,未来几年还会有上升的趋势。卫生部门在2006年的报告中也揭露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许多大学生深受抑郁症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张虎.90后大学生忧患意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刘绮婷.从突发事件看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契机[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3]郝文清.大学生忧患心理的现状分析与忧患意识的培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刘绮婷.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原则[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

[5]高风华.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论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7(85).

猜你喜欢
忧患意识调查分析现状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