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品德的养成

2015-06-01 11:53邓竟红
学理论·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爱国主义

邓竟红

摘 要: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在当前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也要从小学抓起。小学数学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生动的事例和多样的方法,寓教于乐,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树立他们的爱国之志,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爱国主义;数学教学载体;人文内涵;动机激励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76-02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反映的是个人和祖国的关系,包括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归属感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荣誉感。“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1]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形成和凝聚中华民族,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既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在现阶段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主题。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加强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极其重要。以小学数学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小学阶段是形成爱国主义情感的关键时期

爱国主义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心理阶段,儿童心理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最容易受到影响,在各种积极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会形成一生受益的高尚情操,儿童之后的人生志向、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带着这个时期的感情烙印。小学是爱国朴素感情的培育期,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学抓起是非常科学的,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在健康人格塑造方面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对于一个人成年后的再社会化并最终具备理性爱国主义品质,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面对的是特殊的群体——儿童,他们的认知能力处于起步阶段,情感表达爱憎分明,儿童对于外界的刺激最为敏感,对爱国主义的激励作用反应也最为强烈,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做图画,是爱国主义纯真情感形成的最佳时期。

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的特点,科学地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切忌抽象,必须以具体、生动为原则,潜移默化为导向,渗透到各个学科和每个教学环节逐步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小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是爱国情感教育。对于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首先从认识自己祖国开始。要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国情有初步的认识,通过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他们的自豪感,通过介绍我国各项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在教学中利用直观的资料、图片、实物、幻灯、影视和艺术品,通过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爱国人士和爱国事例感染他们。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纳生动的故事和特点鲜明的人物,他们容易被榜样所激励。我们要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乡土教材、文物古迹、各类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二是爱国行为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活动,贯穿到各个学科,引导小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升华为爱国主义行动。教师要深入教学实际进行观察和总结,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懂得,只有认真学习、掌握高超的本领,才能为祖国的富强贡献力量,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通过由情感到行动的升华,还要让小学生懂得什么行为是热爱祖国,什么行为是损害祖国,并形成“热爱祖国为荣、损害祖国为耻”的认识,激发儿童对祖国真挚的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荣誉,以实际学习行动,掌握本领,做好将来为祖国强盛献身的准备。

二、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品质的重要载体

在过去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数学的教育作用常常被忽略。传统观念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依靠人文学科,如思想品德、语文、地理、历史、艺术等学科,这种观念不但是狭隘的而且是落伍的。作为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自然学科,它的人文价值被严重低估。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起到其他学科不能起到的作用。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既不是与数学课程无关的教育目标,也不是数学知识教学的‘副产品,其本身就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2]

首先,数学教育必然涉及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有辉煌的数学史,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数学贡献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能因为我们当前在自然学科方面落后于西方就轻视中华民族在数学领域创造的重要科学价值。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不能忘记和贬损自己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数学领域的探索及其成就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自豪的瑰宝,我国小学的数学教学,在思维启蒙和逻辑思维培养方面具有西方函数所不具备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师在将数学方法教给小学生的同时,也就等于把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传递给了他们。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数学史上,从大禹治水过程中利用数学原理制作工具,到春秋时期发明十进位制和东汉前期《九章算术》的诞生,以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乘法口诀,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张广厚、杨乐等人在数学领域的成就,都是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品质的生动事例。

其次,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了非常多的时间,数学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时间非常之长,除了传授数学知识之外,数学课堂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知识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要使小学生认识到,要为祖国强大出一份力,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所有重要学科如经济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机械学、电气学、计算机学科,都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无论将来从事哪个行业,要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实践爱国主义,学好小学数学就是最重要的爱国行动。数学教学不仅能培育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也能引导小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感变成爱国主义行动。

再次,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和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世界、理性爱国,这恰恰为爱国主义教育搭建了又一个平台,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爱国情感,还要引导民众理性爱国。非理性爱国,就是公民面对国际争端,在游行示威中打砸抢烧,宣泄情绪,非理想爱国损害的只能是祖国利益。理性爱国就是要把爱国主义感情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持久而坚韧,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时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尊重法律、维护秩序、诉求合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对培养小学生理性爱国行为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新的挑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而且它还是一种精神动力,是每一个公民奉献祖国、建设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精神支柱。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道路上离不开爱国主义,对于祖国的热爱既增加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求,同时又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奉献的愿望。只有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下,小学生才能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很多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

1.借鉴其他学科的有效方法,除了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增加人文内涵,使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渗透爱国主义人文精神,用我们民族优美的语言、简洁的表达、严密的逻辑,揭示数学王国的奥秘,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质,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

2.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教材中涉及的我国辉煌的数学成就,了解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数学家及其贡献,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引入中国历史上数学在各种伟大工程中的运用,以及巧夺天工的历史遗迹蕴含的数学原理。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教师讲解生动的故事和叙述课本的有关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3.教师通过课堂拓展和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地去了解中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硕果,了解算盘、罗盘、历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些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启蒙和促进作用。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地在班上组织中国古代数学知识讲故事比赛,举办适当的数学趣味竞赛活动,利用算法、算盘、乘法口诀等这些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工具完成计算,在小学生的心里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树立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4.教师通过动机激励法讲述数学对国家建设的特殊作用,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之情,树立小学生的爱国之志。“动机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也可以说是行动的内在心理原因。”[3]具体来说,就是告诉小学生数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懂得数学的重要性,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将学习数学的热情与爱国主义热情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爱国行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学习的优秀品质。

5.教师是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直接榜样,教师要言传身教,加强自身的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小学生做出表率。“高尚而富于魅力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4]教师要怀着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和诚挚之情,不传播有悖于爱国主义的言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热爱祖国方面和学生产生共鸣,形成师生共同爱国、共同忧国的良好氛围,在浓浓的爱国氛围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多方位、多角度地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主动和其他学科教师交流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实施各学科共同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配合其他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将爱国主义教育变成生动活泼的、有创造力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小学生的爱国主义修养将会逐步得到提高。

6.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要创新,要贴近生活、贴近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实际。小学阶段少年儿童在认知方面更多地表现为认识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学习和生活的自觉性与独立性还不够。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安排和活动形式要注意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教育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要在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直观化等方面下功夫。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小学高年级要逐步放手由学生干部带头,让学生自己组织爱国主义学习活动和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只要管理得当,这种自主的学习和活动往往比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和活动更投入更有效,取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也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常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

[2]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3]赵丽琴.怎样让学生爱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4]蔡亚平.教师与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2.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趣味英语听力 什么是爱国主义?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
台湾青春电影的审美品质与人文内涵
AR技术在传统民间家具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九百多万“五老”托起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