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2015-06-01 11:53喻霞罗双燕
学理论·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

喻霞 罗双燕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转型。而新的市场理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以及综合化,我国诸多的高等教育院校也应运而生,例如学术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等,由于各类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院校招收的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多的不同,就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而言,学术型院校的学生的教学效果会略高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这也是由于目前应用性高等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要强于思考能力所造成的。而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将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89-02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特别是在目前时代背景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处于失衡状态,而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也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而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对于生活和未来的规划都处于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缺乏有效的教学引导条件下,很容易由于现实的影响而发生扭曲,从而导致人格、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都受到了影响,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性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是院校发展的需求。实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的主要核心,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理论课程来说,如果仅仅是教师对理论进行单纯复述,很难让学生理解目前课程学习的重点和目的、就以“中国经济制度选择”的课程教学为例,教师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向学生分析,党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原因是社会生产力严重缺乏,当然它也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存在的较多问题。而学生通过结合当代背景对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解,从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应用性;其二,对党的思想贯彻。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深入,党的发展群众化、基础化,而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他们了解国情,同时激发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保证社会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发展;其三,是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需求,目前诸多社会现象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普遍的思想问题和素质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对学生思想进行指导和巩固,保证不会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而传统枯燥的教学手段以及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将很难达到目标,所以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将理论教学通过载体进行体现,从而保证课程教学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表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1]。

二、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任务是要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高地,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一)引导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门理论科目,相反,它也是一个引导性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有对社会思想潮流的引导性,也是社会共识的体现,而通过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可以让人民思想得到教育,党的发展得到巩固,从而保证理论知识通过思想感染的传播方式深入人心,所以引导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重要特性[2]。

(二)人文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道德人文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目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来看,服务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主流,所以无论是理论课程或者实践教学,都需要遵循学生的个体地位以及自主意识,而思想政治人文教育本身已经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却又高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时代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人文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理念。

(三)包容性原则

古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科学且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不但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同样也需要有广泛的包容性,而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其他课程中的适用性或者共同性,例如对于管理应用类型的科目来说,思想政治理论可以演变为人文教育的方式,比如企业文化的构建、员工职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员工关怀等等。当然,包容性也是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为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特色[3]。

三、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策略

(一)教研不分家,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的行为,同样也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革的一个过程。而对于广大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若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成功改革,就必须保证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同时加大对思想政治方面的学术研究。即推行教研不分家的理念,而在教学队伍的所有教师在完成教学计划之余,也可以通过学术研究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最后构建一个专业性、发展性以及技术性的科学师资队伍,提升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学效果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教师的素质非常重要,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对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相反,应该是言传身教的“引导者”。要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能力需要提高。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缺乏职业素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其一,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引进,通过社会招聘或者其他渠道,招收一批专业性教学人才,然后通过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带动,提升其他教师的教学素质;其二,完善现有教学人才的培训考核,通过专家讲座以及课余培训等手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堂实践考核的手段,例如:听课考核、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等。当然,也可以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金的评定标准,从而让教师形成自我发展的意识。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保证教学实用性

实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现的特点,虽然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基于理论研究的科目,但是同样可以结合实践展开教学,例如在“社会责任感”的课程教学扩展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将社会公益活动作为这一理念贯彻和体现的载体,让学生通过义务劳动,即敬老院送爱心、街道打扫以及为贫困山区募捐等活动,学生通过实践的切身体验以及社会尊重的获得,从而增强他们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地位的认定,促进思想道德感悟和思想道德教育,最后形成健康积极上进的思想。

(四)构建文化环境,体现人文特点

校园文化是一个校园学习风气、学校以及学生社会形象的重要体现,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以实用教育为目标,但是也需要校园文化的熏陶,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对思想道德人文性的重要追求。而构建校园文化环境的途径有很多种,例如:通过校园广播,播送一些社会先进的人与事,突出其精神以及思想;通过校园文化宣传栏,宣传近期校园内的活动或者校外的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以“服务”为中心的主题班会日,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助人为乐或者校内实践中获得思想道德感染,从而科学的价值观,保证他们积极向上的自我发展思想和生活态度。

(五)完善考核手段,推行实践考核

考核是体现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规范考核机制。传统的试卷考核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行为意识;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实践为目标的特色发展理念,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以及课堂情景模拟活动作为部分的考核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情景模拟活动中表现出符合场合的礼仪和素养;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自身主动服务他人的精神与价值观念[4]。

四、结语

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虽然以理论为核心,但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课程学习不够直观,很容易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抵制心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要通过抽象的理论教学,同样也要通过实践的情景模拟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进行教学,唯有以上的教学手段再配合专业的教学队伍以及特定的环境影响,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生活中,也深入到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张全福.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以差异化理念为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1):54-57.

[2]胡大伟.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型发展论[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09(3):94-96.

[3]张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2013,08(23):109-110.

[4]吴建兴.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改革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改革实践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0):65-67.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