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活到通透,才是大美

2015-06-01 09:13美圻
女友·家园 2015年6期
关键词:徐静蕾工作

美圻

四大花旦中,赵薇率先结婚生女,寻得富足踏实的归宿;接着是周迅与高圣远牵手走进婚姻殿堂;在遥控飞机的帮助下,章子怡也被汪峰求婚成功——三个花旦终于可以在微博或媒体上,将幸福摊在阳光下,接受大家的祝福。只有徐静蕾,以“与自己另一半达成不结婚生子的共识”终结了所有人的期待,并将自己的私生活与大众保持了安全距离。

敢于违背主流思维模式的人,通常内心足够强大和充实。徐静蕾背着一只朴素的布袋子,在美国的街头漫步、旅行,学习新事物……无论时代如何加速,周遭如何更迭,她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女人四十,不疾不徐。与恋人五年没红过脸吵过架,有时间抢不走的恋人,不需要再向外求那些光环荣誉和名气。对一个没有执念的女人来说,活得通透,才是大美。

红不红,是外界给予的定义,而这些,从未被徐静蕾列入她的愿望清单。所以,她与娱乐圈渐行渐远,即使交出自己的导演新“作业”《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也会在密集出席发布会之后,悄无声息地消失。

“回顾青春”的电影浪潮中,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虽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可以看出徐静蕾不再纠结于爱情,也不再纠结观众的评论,她修炼到了可以全身心享受创作的程度。

当演员是“天上掉馅饼”

当下的娱乐圈,已经不是徐静蕾出道时的娱乐圈了。那时的北京天蓝云白,还没有四五六环路。这个“四九城”里长大的地道北京女孩,从小接受父亲严苛的教育,比如放学回家后,她必须练习书法,写完几页成功的书帖,往往要花上几个小时。“童子功”练下来,除了一手好字,还练就了徐静蕾的耐力和心理素质,让她可以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辗转腾挪,自如变换角度。如今,连输入法字体里都有“静蕾体”了,而这份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功夫”二字。

因为书法屡屡获奖,徐静蕾被保送进北京朝阳区最好的中学。其后,一直以美术院校为目标的她,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却没有被录取。没想到最后却误打误撞地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徐静蕾说,考上电影学院是她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我最该感谢的是刘汁子老师,很多次我都想问问他为什么要我这个什么都不会的学生。上了电影学院,我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徐静蕾觉得自己能被录取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电影学院给徐静蕾最大的帮助是她终于学会展现自我,能和周围的人自如交流,沟通让她更加自信。虽然不是最漂亮的,但她却一直备受关注。一张看了就舒服的脸,笑起来清纯明朗,徐静蕾是那个时代“蛋白质女孩”的典范。

1994年,20岁的徐静蕾接连主演了两部都市清纯题材电视剧《同桌的你》和《新言情时代》,她身上那股子超凡脱俗的文艺气质,很快被更多的导演所看到,从而得以主演《将爱情进行到底》,这是一部让徐静蕾成为耀眼明星的作品。

《将爱情进行到底》改变了中国青春剧的叙事风格,唯美的画面,轻盈的表达,当然还有徐静蕾、李亚鹏、王渝文、王学兵等俊男美女,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在年轻人当中引发了轰动效应,也让几个男女主角迅速红遍中国。可以说,主演《将爱》是徐静蕾成长的第一个分水岭,在毕业后不久便登上一线女星的位置,和章子怡、赵薇、周迅并称当时的中国四小花旦。

在徐静蕾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王朔是不能缺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才子配佳人的故事,自小熟稔唐诗宋词的徐静蕾,对大作家的欣赏合情合理。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女演员,从与王朔的交往就可以看出,徐静蕾的格局不会是“演员”这么小了。在主演了大量电影、电视剧,又捧回一座座奖杯后,她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如期而至。

请叫我“徐导”

虽然现在赵薇等女明星,都开始转型导演了,但其实是徐静蕾开了女明星当导演的先河。

《我和爸爸》是徐静蕾转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看到姜文和叶大鹰、张元的演员名单,就能想到这是一部“教学片”。一向喜欢插手导演工作的姜文,自然不会放过指导徐静蕾的机会。而著名导演叶大鹰和张元,则手把手地带徐静蕾走进导演队伍。徐静蕾的智慧,是大部分女明星永远不能企及的,从《我和爸爸》开始,她逐渐从纷乱畸形的娱乐圈全身而退,华丽转身“女导演”,完成了事业和人生的重要晋级。

让大家觉得徐静蕾当导演是“玩真的”了,是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的,这是一部让人过目不忘的电影,故事讲得干净利落,演员个个情绪饱满,徐静蕾和姜文在电影里碰撞出很多火花。《梦想照进现实》则是徐静蕾最文艺的一部作品,全片是她和饰演导演的韩童生的对话组成。围绕一个罢演的起因,两人就做人的技巧、人生的困惑、现实对梦想的凌驾等方面展开辩论。这种极具实验性的电影,至今中国还没有第二部。《梦想照进现实》也算是徐静蕾在艺术层面追求的最高境界了。

36岁这一年,徐静蕾导演并主演了《杜拉拉升职记》,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纯粹商业片。电影里的植入广告就已经平衡了前期制作成本,过亿的票房让投资方赚得不亦乐乎。当初张一白拿出《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小说的时候跟她说:“你就随便看看,不喜欢也没关系。”因为徐静蕾并没有在职场打拼过,所以里面的东西对她而言,都挺新鲜的。“很早我就想好,我的新作要拍时尚生活,都市感比较强的那种。当然从文字上来说它不是个好小说,但它可能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一个女孩从一个小白领到一个大白领这样的故事。小说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底子,一个画板,这个画板不是很满,但是有空间够我画上其他的东西。”

在采访中,能感觉到这个文艺女神在精神上完全松弛,不拧巴了。“我不会排斥商业电影,中国电影还没有其他类似艺术院线这样的形式出来,进电影院的电影可以商业一些,不然不如拍点网络电影。当然这是目前中国的状况决定的,未来应该会有变化吧。而且我个人也越来越爱看商业片了,休假的时候只是把电影当娱乐,所以更爱看商业片。”从那时开始,无论是《亲密敌人》,还是《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徐静蕾的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商业”。

对于下一部戏,徐静蕾只透露了“还在想故事阶段,还很不成熟所以就先不说了,应该是一部类型和以前很不一样的片子”。直觉上,徐静蕾在40岁后,在一段旅美生活后,或许又将给观众带来一次新的惊喜。

爱情是药

徐静蕾最新的微博里,放了一张缝纫机的照片,和很多自己新做的花布袋子、裙子甚至打底裤,并说“除了鞋子,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她还在微博里笑言自己接到了女神舒淇的订单。“我目前在休假状态,学缝纫,试着画画,然后就是吃饭、看电影之类的……”徐静蕾在洛杉矶,取下明星光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开车去超市,买菜,回家做饭,穿着牛仔裤和匡威球鞋,阳光下的她没有40岁的沧桑,却保持了《将爱》时的率真。

从出道不久的全民梦中情人到博客女王,老徐从来不乏粉丝,但她却从不刻意经营自己的粉丝群,在徐静蕾看来,多少人喜欢自己都没用,只要自己喜欢的人喜欢自己,就行了。很多人觉得徐静蕾演的杜拉拉就是她自己,不过徐静蕾觉得自己比她强。“我觉得这个小说吸引我的地方,是这个人还挺具有点所谓的时代精神。一般来说,以前女人在工作当中其实更多想的是找对象,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女性把工作看得挺重,这不意味着她感情就不行,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但我平衡得还挺好。你看我很忙,但我什么也没耽误,我不觉得我有什么生活方面的遗憾。我一向觉得工作第二位,生活第一,主要为了生活有意思。”

和男朋友达成“不结婚不生子”的共识,这是对主流婚姻观的直接挑战。“年纪小时恋爱什么都不想,干什么先以结婚为前提。后来就发现,工作是可以计划的,生活是不能计划的。什么时候你才知道这辈子最适合你?只有你死的那天可能才知道。我觉得人的变数太大,永远都在变化当中,你可能现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但是过几年才发现不是。”现在,因为成长,徐静蕾的心态也更豁达,“婚姻和孩子不是爱情的保障。”能真心真意和爱的人在一起,哪怕一天,都是珍贵的。

对 话

拍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部电影的收获有哪些?拍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补充或积累的?

这是我自己拍的很感动的一个电影,我第一次在片场流眼泪,剪片子的时候也是,这个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对我意义挺大的。缺点当然有,我没有拍过一个自认为完美的电影,可能我自己的不满意程度都会比一般观众高,因为总是眼高手低吧:)

中国电影的发展很迅速,但在品质和故事上仍有进步空间。在你看来,怎样才是一个好故事?好电影?

我看电影的标准很简单,第一不喜欢和我价值观很不同的,第二感觉能在某方面触动我的就觉得挺好的。我个人相对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原创的故事,要自己比较有感受才会拍,毕竟我不觉得自己是靠拍电影为生的。

近几年你逐渐淡出大众视线,除了创作电影,你还去了什么有趣的地方?做了哪些有趣的事?遇到什么有趣的人?

这几年是把休假和旅行、谈恋爱看得更重要了,也觉得还是要有真正的生活才能拍电影,不能只是在“电影圈”里面待着,毕竟电影故事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好吧,其实我也是有点懒:)

从青春偶像到成功导演,感觉你有一部分是在成长着,一部分又保持住了最初的模样,对你来说,什么是不可以被时间改变的?什么是需要不断成熟的?

在工作上我是比较成熟的,因为毕竟也做了那么多年的工作了,但是人保持一部分小孩子的心理我觉得很好,对世界还是充满好奇心比较好吧,不然太老气横秋了,会觉得什么都没意思,那样不好吧?

你是一个有计划的人么?新一年会要求自己做到哪些事?2015年的愿望清单完成得如何?

我没有很具体的计划,除非已经在某一个具体工作当中,也没有什么愿望清单,休假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没有日程,随心所欲,只有工作中才必须要有计划。

有句话说:30岁前的女人,美丽是老天给的;30岁之后,美丽是自己给的。30岁之后的女人,美丽应该如何自己给?

平静,有爱,懂得爱自己爱别人,就会美,无论什么年龄,因为各个年龄都会有不同的美,这个我觉得是大家都需要知道的事情,完全不必要为此纠结。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活在压力之下,焦虑不安时刻伴随着大家,而你给人的感觉就像个散仙,有自己的节奏,这样的好心态或者说心理素质,如何形成?

正因为我工作的时候非常容易焦虑,所以才会给自己留更多私人自由的空间,我是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得很开的人,这样才能获得平衡,如果觉得平衡的不够,就不工作。很多时候我不太喜欢工作中的自己,太较劲,太细节,太没有耐心了,而且经常觉得脑子不够用,比较容易贬低自己,可能是因为之前说的眼高手低的原因。我会比较注意不要让自己过度陷入某种不健康的情绪,应该说非常注意,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家人朋友爱人才是最重要的,不然,拥有什么都不会开心,那样很不值得。

在情绪管理上,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现在还有没有让你特别执着的事?

情绪管理上,我在生活中给自己95分至少,不过,可能因为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导致情绪不好的事情,除了家人的身体问题,但是这个也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尽量做到最好就行了。工作中,85分吧,有偶尔失控的时候。

你现在的爱情观是怎样的?对于大家对你们爱情的祝福和期许,为什么一直保持沉默?

我希望生活和工作分开,给自己留更多的私人空间,别人怎么说我不在意,在意的话有点笨,毕竟在“娱乐圈”这么多年了。但是我自己选择少说私人事情。

最近一次和家人深谈的话题?

健康问题,爸妈在哪里养老的问题,弟弟的孩子将来在哪里读书的问题。

猜你喜欢
徐静蕾工作
徐静蕾:我时常有病,他永远有药
不工作,爽飞了?
徐静蕾和黄立行:为何他们的七年一点都不痒
徐静蕾:40岁也可以很美
有一种友谊叫前任
选工作
李冰冰徐静蕾众明星,评评你们代言的广告
李冰冰徐静蕾众明星,评评你们代言的广告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