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2015-06-03 07:02王占虎
新课程·中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初中物理实验

王占虎

摘 要:学生接触、学习物理课程议案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因此,初中是学习物理非常重要的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实验学习与操作。探讨教师应该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现代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实验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互动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方式。所以如何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技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注重课本实验的演示

在物理教科书中,每一个概念、理论的提出,都会以实验的形式加以表述或是证明。因此,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教师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向学生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观察。通常,物理实验的演示有两种方式,虚拟演示和实地演示。对于虚拟演示,通常是指不能亲自操作的,只能通過其他手段模拟或类比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动画模拟。教师运用电化教学方式,将物理实验或者物理现象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不能实践操作的情况下了解物理现象和本质。实地演示则是教师直接用实验仪器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实时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

在实验课上,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发散思维,并让学生勤动手,自己做实验,加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其中,设计问题向学生提问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学生因此会引发思考,并尽力想解决方案。

例如,在讲浮力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先行提问:“如何将一个砝码放入水盆中而不下沉?”这个问题提出后,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想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还没有讲解,所以学生就处于一种想解决问题又没有方法的状态;学生的求知欲就被激发了出来,就会认真听讲。在教师讲完影响浮力的因素和浮力的利用之后,可以让学生再来回顾课前教师提出的问题,可想而知学生便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找到方法,同时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接着这节课,下节物理课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实验室里动手操作,证明自己方案的可行性。同时选出优秀的方案,让学生与其他学生分享,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互相分享,共同进步。

三、加强实验习题训练

实验课注重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也要紧紧与应试要求接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实力很好地以书面成绩的形式得到印证。所以,在课后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习题训练。每个习题都有它要考查的知识点。教师在选取习题时,应当挑选有实际应用背景或以真实的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从而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在习题训练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培养、训练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技能,还要注意习题解答的方法和过程训练,加强学生对物理解题规律的总结,使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相互合作、共同动手、动脑操作,加强课后习题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谢利民.现代教学论纲要[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朱铁成.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初中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